美文网首页管理实践
不要低估做好一件事的时间

不要低估做好一件事的时间

作者: 管理顾问王荣增 | 来源:发表于2024-01-07 22:14 被阅读0次

上周三,我接到一个任务,要在当周内修改完一份调研分析报告,在此之前,我手头还有两篇专业文章要写,我做了一下计划:大概是半天写一篇专业文章(构思和素材基本上都准备差不多了),然后用一天时间来修改调研分析报告,这样也算对得起2024年的第一年周末——好好休息下。

结果是,写第一篇专业文章我就花了大概一天半的时间,因为报告比较急,所以我又急忙地着手修改调研分析报告,仔细修改下来,又花了我两天时间,到现在我的第二篇专业文章还没有成文(和任务安排人沟通了节点延后),而显然我2024年的第一个周末也泡汤了……

在和同事们日常分享时,我讲过一个观点,面对一项工作,我们通常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低估工作的难度,认为是分分钟的事,二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既快又好的完成。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尽管我知道并且相信这一人性的弱点,但是我依然还是在不断的“重蹈覆辙”,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想要少投入,都想要“多快好省”,投入很少,回报极多,速度很快,质量还很好,自欺欺人。

前年8月份,我在长沙,有位和我同龄的领导者和我说,他花了3年时间,把《德川家康》大全集通常读了一篇,大概550万字,他说很有收获,推荐我也读一读,我想去读,电子书都下载好了,但是一想那么多字,而且是13本,最后是读了个前言就放弃了……

2021年起,我重拾阅读习惯,每读一本书就做好记录,最近3年我的年阅读书量大概在100本书左右,但是我发现没怎么读大部头的书,基本上都是每本10万字左右的书,通常一周能读两本,偶尔读一本大部头,也基本上是长篇小说……仔细想来,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读大部头的书累,而且没有成就感。

渐渐地,我发现,还是要读一些大部头的书,只要不抱着“速成”的心态就好。大概在1个月前,我就决定要通读一遍《资治通鉴》,我比较了市面上已有的白话文版本,最终选择了《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这套书19册,大概360万字,我计划是每天读12万字左右,这样300天能读完。实际上,我已经坚持了差不多40天,目前读完2.5册。当我愿意花300天来读这本书时,我似乎从来没有像过去一样“浮躁”,总想着一周要读两本书,这样一来,我的阅读数量可能少了,但实际上我读了一些大部头的书,我打算读完《资治通鉴》再去读《德四家康》,再去读《荣光与梦想》……如此,几年下来,大概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常说“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但可以肯定的是,胖子几乎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几乎所有的“胖子”都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的嘴。当有一段时间有“食欲”特别好的时候,我知道,又是要长肉的时候了……

上周,我听了好几场“跨年演讲”。整体来讲,我觉得演讲者的水平都蛮高,他们的演讲中有很多内容能够带给我启发和思考。我去网上浏览了一下关于2023年跨年演讲的话题,我发现很多人在唱衰,很多人认为这些演讲都是宏观的、空洞的、鸡汤的,对听者没有什么好处……我和我的同事去讨论这一现象,他说,他感觉现在人们普遍变得非常的浮躁和焦虑,只愿意接受立竿见影的东西,至于那些长远的东西,统统归为“画饼”,都不具有可信度……

今天下午我在广州一家企业,和客户汇报战略对标方案,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一个和董事长过去在企业内部一直宣讲的不一致的结论,董事长听完我们的汇报后,他并没有生气,而是拿起白板笔和我们讲了一遍他的愿景,他说他当前在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个事短期内可能觉得很难、甚至是不可能,但是他们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才有可能撑到“后天”,当然,他也不忘很务实地和我们讲,当务之急也要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工作,这是战术的问题,不然很可能企业就死在明天晚上了……但是他作为董事长,依然要花精力去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跨年演讲里讲到一个观点—相信企业家会办企业,我当时听到这个观点时,很受感动,很深有同感,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很多企业家,他们中有国企的,也有民企的,有大企业的,也有小企业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日思夜想”的确实都是如何把企业办好,今天下午在现场我似乎又一次感受到了这样的体会。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很有趣的新闻——马斯克建议他公司的经理们不要读MBA,理由是MBA都是教一些“四两博千金”“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内容,这样的课学多了,只会让自己更浮躁,根本不会踏实做事。实际上,在我的工作中,我也认识一些这样的“讲师”,他们讲课内容的核心就是——不劳而获。大学时,我的管理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他说——我不建议你们去读《XX文摘》,因为里面充斥着大多一夜暴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读多了会让你们变得浮躁,现实中一夜暴富的故事太少太少了。

相比我的一些同龄的项目经理,我似乎比他们有着更好的沟通技巧,因为通常我能够通过沟通解决很多问题,公司新来的很多实习生都非常喜欢和我做项目,一个最大的理由是——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回顾起来,倒并不是我有多厉害,我想有一段时间,大概大半年时间,我每天读一本商业方面的、管理方面的书,然后写一篇管理类文章,那个时候真是本着“日拱一卒”的精神,积累了很多管理案例。

前段时间和一位年长的前辈沟通,他说,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遍人来讲,用可以控制下限的投入去搏一个可能没有上限的未来,应该是值得我们去日积月累的投入的。刚开始,我还不太明白,但是后来我一想,我每周写一篇公众号文章,大概也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所以,尽管阅读量少得可怜,我还是可以坚持写下去,而且是“真写”。2023年一共码了128381个字。

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不低估做好一件事的时间呢?一是当我们面对投入问题的时候,不管是投入时间还是金钱,我们要问自己的是,我能不能再多投入一点,而不是能不能少投入一点,要尽可能多投入,投入越大,风险越小;二是我们应始终相信日积月累的结果,相信日拱一卒的力量;三是尽早投入具体的工作中去(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关注)。

作者简介

王荣增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师(CMC)、管理培训师、商业作者。专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咨询及培训,著有《精进管理: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相关文章

  • 把握好点滴

    低估了做好一件事情、弄懂一道题目所需要用的时间和付出的精力,也轻视了做好一件事情、弄懂一道题目所产生的「触类旁通」...

  • 2021-05-04

    学无止境。 不要低估做一件事的难度。

  • 读书笔记0511②《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努力却一事无成,原因:低估时间;分散精力 重要的事情放前面,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提前预估时间,把所有发生的情况考虑...

  • 小思

    不要着急,不要慌乱,一件事一件事的来,多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慢慢做好了。

  • 当傲慢遇上偏见

    《傲慢与偏见》 1.急躁的结果只会使得应该要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 2.对不要脸的人,决不能低估了其不要脸的程度。 ...

  • 蹉跎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时间没有大把,不要低估了它。

  • 2023-01-26

    杨绛先生说: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更不低估人性的逐利规则做好自己,亲疏随缘,时间会沉淀最真挚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

  • 读《华杉讲孙子兵法——七大商业思维模式》有感

    01.人生的成本就是时间,我们不要低估了成就一件事的时间。 比如一个公司当它觉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太激烈的时候,就觉得...

  • 晨思录 Day 392:积累的力量

    要在一件事情或一个领域做出一些结果要依靠积累。不要妄想短时间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短时间能够做好的事情,其工作量必然...

  • 3

    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不要着急,让一切顺其自然,不要管其他人怎样,做好你自己,不抛弃,不放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低估做好一件事的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kn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