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

作者: 淅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22:36 被阅读0次

    1.老窦点香拍了几下手,说日本人拜神拍两下。拍手的作用是引起神明的注意,告诉神我接下来要祈祷了,有些神社面前还会有个大铃铛,在拍手前还要前先摇铃铛,目的也是一样,让神明注意。

    2.余世存《家世》

    3.马老师私约,公约

    4.马,珍珠翡翠白玉汤典故出处

        相传,朱元璋少时家贫,从没吃饱过肚子,17岁那年他又因父母双死于瘟疫,无家可归,被迫到家乡黄觉寺当了一名小和尚,以图有口饭吃。但是,不久家乡就闹了灾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缘。在这其间他历尽人问沧桑,常常一整天讨不到一口饭吃。有一次,他一连三日没讨到东西,又饿又气,在街上昏倒了,后为一位路过的老婆婆救起带回家,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红根绿叶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粥一煮,喂给朱元津吃了。朱元璋食后,精神大振,问老婆婆刚才吃的是什么,那老婆婆苦中求乐,开玩笑说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当上了皇帝,尝尽了天下美味佳肴。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么也吃不下,于是便想起了当年在家乡乞讨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津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我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因此,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朱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当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携随身侍从被迫西逃。途径京西怀来县时,由于众人疲于奔波饥渴难耐,只好拐进路旁一平民家里歇脚。热情好客的平民夫妻二人见来客当中年岁最大的老太太神色惶惶、灰头土脸,顿生恻隐之心,忙打水让各位洗涮,进屋上炕休息。

    就在丈夫热情招待客人,妻子准备饭菜的时候,夫妻二人遇到了难题:兵荒马乱的年月,穷苦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不高。菜准备好了,是菠菜、豆腐;饭却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米倒是有,根本就不够做这么多人吃的一顿饭,白面也还有,只够做一锅面糊糊。这饭,怎么做?去买?没有银子。尽管客人们进门时说过走时会给留下饭钱,可那是后事。总不能让客人们吃饭前先付钱吧!

    聪明的妻子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她把小米煮成八成熟时捞出来,拌上少量白面后金黄的小米就变成了又匀又圆的面颗粒,然后倒入调好味的菠菜、豆腐汤内,几分钟后,一大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面汤就展现在众人面前。

    丈夫看了喜笑颜开,一边招呼客人们吃汤,一边惊叹妻子的聪明。锅内,又白又匀的面粒犹如珍珠般地散落在白玉如匣的方块豆腐和翡翠般碧绿的菠菜之间,尤其是菠菜根茎结合的部位,翡翠绿配上一丁点浅红淡粉色的菠菜根,更像一只只红嘴碧首的鹦鹉般的可爱。丈夫随口吟道:珍珠白玉匣,翡翠绿鹦鹉。正想再往下说时,正巧被慈嬉老太太听到了。慈禧太后问:“你懂诗?”丈夫答:“不懂。”慈禧太后又问:“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丈夫答:“我说的是汤,就咱们吃的这个汤。”慈禧太后说:“这个汤?味道不错。这汤叫什么名呀?”丈夫答:“这汤是我们本地一绝,叫‘珍珠翡翠白玉汤’”。慈禧太后听了龙颜大悦,连眼皮都没抬,就拉着长声说了一个字:“赏!”

    饭后,众人休息。凌晨时,慈禧太后一行便起程继续向西逃去。后来,这种汤的做法就在当地流行开了,几乎家喻户晓,只是平民百姓都通俗形象地称这种汤叫“蚂蚁蛋儿汤”。“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高雅的名称只用于宫廷御宴,因为慈禧太后回宫后,想起西逃时吃的那次美味的汤总觉得意犹未尽,专门派御厨学做此汤,再次吃上时,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初在荒郊村野的平民家里那个香味了。

    PS:白岩松的演讲里也曾提过这个典故,当时的话题是饥饿与温饱,当此时此刻你还有饥饿感吗,你还有精神层面的饥饿感吗?恢复饥饿感极其重要,他认为每顿饭应该吃的量为下顿饭前半小时应该有饿意

    5.梁文道,藏传佛教,在找到“根本上师”之前,花功夫,从旁观察相处学习,是否心心相印,同样师傅还得认为你也是他的徒弟才可以。

    6.阿城,记得在阿城的一篇文章里看到过一个小故事。故事说,有个技艺高超的老铁匠,一手绝活。有一年轻人跟他学手艺多年,总想把师傅的真经学到手。但老铁匠总是说,不要慌,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有一天,老铁匠病了。病情每况愈下,眼看着要撒手归西,年轻人忍不住了,便去向师傅请求传授真经。这回,师傅没拒绝,让他俯耳过来:热铁别摸。

    7.老窦问徐浩峰,李小龙这么厉害为何不出来比赛,徐举例说,当年叶问要开武馆,当师傅的不会出去踢馆,只会教出一个徒弟代替他出去比试,这就是中国武行的规则。徒弟打赢了才可以开武馆

    8.五行八作,是杭州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泛指各行各业,具体来说,五行是指:车行、船行、脚行、商铺行以及衙役行;八作是指: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和石匠。

    9.二祖求达摩替他安心的典故。

     慧可(公元487~593年),俗姓姬,名光,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县西北)人。慧可自幼志气不凡,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后来接触了佛典,慧可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向不可改移,便听许了他的选择。于是,慧可来到洛阳龙门香山永穆寺出家为僧,师从宝静禅师学佛,取法名神光。

      立雪断臂

      慧可(神光)与初祖达摩的因缘要追溯到当年达摩在建业(今南京)与梁武帝萧衍论佛之时。当年,达摩在建业和慧可会见时,慧可傲气十足,极不谦虚。而当他在神人的点拨之下,识破达摩的祖师身份后,历尽千辛万苦,追随达摩到长江边,并最终想方设法渡过长江,追随达摩到达少林寺。达摩在嵩山五乳峰上的洞里面壁坐禅,慧可合十侍立其后,精心照料,形影不离。

      面对慧可的此番行为,达摩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予理睬,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不但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达摩离开面壁洞,走下五乳峰,回到少林寺料理日常的佛事活动时,慧可亦跟随其后。

      时值寒冬,达摩在洞内坐禅,慧可依旧站立在洞外,合十以待。半夜时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很快,大雪淹没了慧可的双膝,慧可浑身上下好似披了一条厚厚的雪毯,但是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地里。

      第二天一早,达摩开定了,走到洞口一看,慧可似雪人般在雪地里站着。达摩顿生怜悯之心,终于开口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慧可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意思是向佛祖求法)。”

      达摩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长时间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达摩的教诲,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诚意和决心,慧可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随后,慧可放下手里的戒刀,弯腰拿起自己鲜血淋漓的左臂,围绕达摩面壁洞转了一圈后,仍侍立于被鲜血染红的雪中。

      达摩被慧可的虔诚举动所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也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求法,必定能成)。”于是传衣钵、法器予他,并为其取法名慧可。

      安心开悟

      慧可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道:“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弟子心不安,求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把心拿来,我为你安心)。”

      慧可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弟子找不到心)。”

      达摩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慧可听了达摩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慧可开悟后,继续留在达摩的身边,时间长达6年之久(亦有9年一说),后遂成为禅宗二祖。

      因初祖达摩乃天竺(古印度)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评价说:“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

    10.匠人精神,文道,学成后要开店,师傅不会不同意,但需要师傅写一个匾是哪个流派,行内是认可的

    11.马爷,叙述日本尊重师长,为尊者讳。全句:为长者讳, 为逝者讳, 为尊者讳。古代避讳的一种,是指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能代表长者、死去亲人、贤者的字或号。当时语境马爷想要表达虽然我们推崇古代贤德,但做的事情却在违背他们

    12.老窦,现代化的社会像河水,但是有些存在着的一些传统和规矩是井水,本可以河水不犯井水,可你入了我的会道门便要受我的规矩,入不入是你的自由。马爷,艺术院校进校给老师磕头,你进的时候进的是河却严守井的规矩

    13.王世襄,“京城第一玩家”一生珍藏无数,赏鉴著述,被称为“最不丧志的玩物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lo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