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7:30准时出发,8:30—9点左右能到达单位。这样有规矩的生活,反而比过去不用坐班,晚睡晚起没有规矩好。早点起来能见着早晨的样子,反而比睡到自然醒晨昏颠倒感到舒服。人的身体还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好。
北京的拥堵,路上要花个一个多小时也是正常事,一般路上边开车边听听历史节目也是很不错的,拥堵也就不会让人心焦。
今天刚走到单位门口,就收到快递电话,朋友邀请我写书评的书到了。打开一看,除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村上龙《寄物柜婴儿》比较厚一点外,其他的书《难民》《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作家与他们的猫》《艺术家与他们的猫》都比较薄,我喜欢,薄一点看起来比较轻松,花的时间不会太长。一周内搞定一本并写出书评来问题不大。其中只有前三本需要写书评,后面两本可以可不写,应该是一个系列书。不管好坏先动起来再说。
村上龙这个日本作家我只是听说过名,并没有看他任何作品,也不了解。书名昨天朋友告诉我,我还以为是关于婴儿文化的社会文化呢,今天封面一看,原来是根据上世纪轰动日本社会的“寄物柜弃婴案”所创作的小说。日本人有创作小说的传统,估计应该超不出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等的路数。等看了再说吧。
《难民》我一听名字还以为是写难民文化的学术性著作,今天拿到手一看,原来是作为越南难民出身的一个越南裔学者和作家阮清越写的关于母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小说。这让我有点小鸡冻,也觉得比较好入手,因为我曾与一些以难民身份从越南到北美的越南人在北美供过一段时间事,对于他们有一些亲身的体验。所以很有兴趣看看这本小说,看看同样背景的人对自己母国人的看法与我一个外域人有什么区别。这正如外国人搞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中国人自己搞自己的研究一样,两种视角的不同,得出的文化答题肯定也不一样。
不过我得按耐住我的阅读冲动,因为这周我必须写出一篇早已承诺的带点学术性的论文,这周我必须完成,不能再拖拉了。完成后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关于书评的阅读和写作中。集中精力一事成一事吧,书籍和信息的海洋一不小心就要淹死人。弱水三千也只能取一瓢饮。
以后争取每日早晨把日更先做了,以免拖拉到一日最后,拖拖拉拉反而成负担了。
写什么不拘,也没法成文章,就是个保持写的状态。早上起来开开嗓子,拉拉弓。关键是坚持。
因为拉杂没有主题,也就无法取名字,就叫生活流水账吧。
错别字和文句就不检查了,手机打字经常焉马不分、鲁鱼亥豕难免,检查太浪费时间了,尽量输入时认真一点。
是为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