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给四弟的信中有几段话,看了很是受用。内容如下: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最震撼我的心灵的是这句话“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这句话使我想到自己,有梦想而没有具体的目标,做什么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为此我深深的自责,这种迷茫缠绕着我的心灵,让我不能自拔。
反观我的两个孩子,则比我要强百倍。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他们对待学业就像玩一样轻松愉快。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于国家有用的人才是我的志向。尽管我没有详细的育儿计划,但是从孩子们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把日常生活中用到和看到的实物写下来告诉孩子。
就这样,两个孩子是在我有意识的教育中“泡”大的,与书为伍的他们自小就让梦想在心灵深处安了家。
女儿在学业方面进行的不错,关键是孩子的生命状态很好,依然像孩童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女儿如果听从导师的安排,27岁就可以拿到双博士证书,然后留校做学术研究工作。在我看来,这是梦寐以求的美好事情,但女儿不想走这条路,她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的梦想,而尊重孩子是我必做的事情。
我真的佩服女儿,她从小热爱读书,自信、阳光、梦想让她的生命熠熠生辉。
儿子今年13岁,明年读高中,成为物理科学家是他的梦想。对物理,他不仅仅是表现出来的兴趣,而且还常常看一些物理方面的书,并思考物理方面的问题。
为了让儿子能更好地实现他的梦想,他高中三年,我已经做好了做“候鸟”的思想准备。
是的,为国家培养两个人才是我终生追求的事情。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尤其是我如此普通之人,奋力才有可能将孩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
就像刚开始曾国藩所说那样,如果一个人有了真志向,读书学习就不会选择环境,可以适应任何一处环境,即便是放着猪、坎着柴等,都不影响学习。
犹如黄国平,母亲在他12岁时离家出走,父亲17岁时又离世,同年,奶奶也去世了。就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只因为心中一个梦,那就是读书。为此,他一路追逐梦想,身无分文的他,为了有口饭吃,常常白天上学,晚上则拿着手电筒去河里逮黄鳝,好卖点钱当作必需的费用。尽管他特别特别的能吃苦、能干,可是他毕竟是个孩子,每学期的学费成了最大难题。
于是成年后,他最痛苦的记忆画面就是,正当他上着课,班主任把他“赶”出教室,让他回家拿钱交学费。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常常光着脚、挽着裤腿,然后自信满满走向讲台领奖状。
真志向!对!黄国平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我愿意为国家培养两个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才,我想这也是我的真志向。
在个人的发展上,我还是欠缺一些的。
就像鲁迅说的那样,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我想自己只要用心博览群书、坚持书写文字,渐渐的,会找到一条路。加油!亲爱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