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灰色年代》第三章、第二节(2)/作者:邵明

小说《灰色年代》第三章、第二节(2)/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07:00 被阅读0次

——第三章、第二节、科举与国考(2)

目前我国与公务员制度有关的法规是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个条例与西方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相比,不仅在数量上不够,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加快与公务员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公务员管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的内在需要。

早在1989年,最早的公务员考试就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开始举行,那时,公务员考试叫做“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主要是针对个别部、委、办、局举办,不是全国统一考试。1989-1993,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占10%)和公共基础知识(占90%),当时,对于能力的考查还在其次,而死记硬背式的公共基础占据90%的分数(主要含哲学、毛概、邓论、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行政管理、文秘知识等)。1997年底,最初的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开始采取了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同时,也拟定了考试的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知识》,2000年再次调整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申论》。一些地方,根据工作职别的划分,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科目。但是,其它两科,却被一直延续保留下来。阿拉国家的国考(公务员招聘考)从1997年开始执行至今,效果不错一大进步。

从恢复国考就说明中国的传统有很强的生命力,反过来也说明了阿拉的体制创新也不够,为了防止寻阻也只能采取科举这一手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阿拉又回到100多年前的科举时代,玩穿越。人家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阿拉到了而立之年又讲,唯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文革结束后,要重用知识分子;要让作为领导阶级而没有文化水平的领导让位,提出了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说法。学历,文凭,专业职称就成了最好的工具。八十年代好像有个文件,24级(最低级别)的国家干部要高中文凭,没有高中文凭的回到工人队伍中去,一刀切下来受伤额人可不少。

我读夜校的数学老师,文革前师专(中专)毕业生,在市八中学教数学,好了到八十年代讲文凭了,日校老师木有大学文凭待不下去了,只好到夜校做老师了,侬讲伊想得通伐。冒五十岁额人叫人家去考大学文凭,想出来额人真叫脑子进水了,吃饱饭木有事体做了。还有我朋友额小囡师范中专毕业做小学老师。好了,也要叫伊去考大专文凭,还要专业对口侬混也勿好混(否则到业余夜大去混一只文凭),考不出只好辞职改行。侬要“复辟”也要有个过程额,像现在搞改革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文革额损失那能好搞一刀切,让老百姓来承担呢。侬像阿拉卫生学校(卫校属中专)毕业生,工作后要去考初中文凭,文革中读额书不算额,朋友帮帮忙好伐!

我是外科医生,急诊间要翻三班,病房直班要一天半(28额小时,晚上好困一些额),门诊八额钟头看下来人也差不多了(很累了),夜里还要读夜校。像我“早恋”“早婚”还要带小囡,侬讲读得好书伐。所以阿拉卫校毕业的,据我晓得恢复高考后考入全日制大学额基本木有,包送读医院办的“七二一”大学有额,后来学历又不承认。读电大和夜大的学历都承认额,在区级医院还好混混,在教学医院“日节”就难混了,除非侬再去考研究生,否则侬只好离开临床工作(那怕侬考出医师资格证书都没有用,调离内外科或者改行)。迪额辰光讲文凭讲学历结棍了。听讲,市九医院外科姓顾额主任开刀木有闲话了,尤其直肠肿瘤开了特别好,就是大专文凭木有升到教授,只好跑路到纺织医院去了。因木有相对应额文凭而离开自己爱好的专业不计其数,这也是对人才的浪费。

所以讲,现在“科举”起来比一百年前还要不讲道理。弄到后头来,高中老师最好是研究生,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最好是博士生。医科大学毕业生在新世纪初木有关系是进不了上海的三级甲等医院。这是学历讲过头,还是上海医生太多,如果坐个门诊也要研究生和博士生,“迪能介”(这么样)真是中国病人的“福音”。结果学医额学生大量减少,十年后的今天许多医院招不到医生,造成上海各级医院看病难,医患矛盾激化。“文革产”额中专生(伊拉通过自学都通过了执业医师额资格考试,获得了资格证书),教学医院勿要还有点道理(中专生不能带大学生),但区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也勿要这可就没有道理了。

没有高中文凭国家干部就木有做了,所以我读夜校额辰光,夜校生意特别好常常一个班级坐满。最有名额夜校是农工民主党办额前进夜校,拉米拉了不少。迪额辰光管了比效松,有些大年龄额公务员叫小囡或者朋友代考的也有额,老师看看伊拉也作孽放水也有额。

有些人家文革中参军入党提干,复员做额科级干部侬叫人家去拿高中文凭,人家三代码头工人出生,本来就看不惯知识分子,对读书也勿感兴趣,哪能考的出。拿勿到文凭只好享受干部待遇(叫以工代干)科长额位子木有了。科长也算一方诸侯权力不大,油水可不少,考不出侬也木有办法只好让位。我有额朋友在大宾馆里做厨师,烧得一手好菜结果伊三级厨师资格证书木有考出,只好调到后勤做采购。侬讲有毛病伐做厨师也要考试,侬考考应为(实践操作烧菜)也就算了,还要考应知(理论笔试),哪一天领结婚证书也要考应知应为了。

到后来不对了,厂长、经理、院长、科长,业余大学文凭不吃香了,到社科院去混研究生了。部省级领导清华,北大在职博士也多起来了。各大学额夜大,在职研究生班,生源滚滚,大家懂额财源也滚滚(听说领导都好报销额,十几万也无所谓额)。有铜铀额民企老板也要搞额MBA、EMBA。国内不来赛弄个美国、英国额给侬看看。老早基辛格博士来中国访问听到博士老希奇额,现在侬听到博士侬会讲有啥希奇,人家是博士后比侬还吃格。

人家讲:要管好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额朋友,最好额办法就是考试。因为侬是铁饭碗有不好硬来,要侬听闲话“那能办”(就是怎么办)就是通过考试给侬压力,题目都是领导出额要侬不及格不要太便当。侬考试考不好也就不管“老卵”了,只好老老实实听领导额闲话了,这也是一种领导方法。所以讲,迪额辰光公务员和事业意单位额朋友也蛮“吃酸”额,为了应付考试工作也木有心相了,混得着文凭额“日节”好过额,升官发财,混不着辞职下海也蛮多额。

这里我引用一段陈丹青对文凭的看法:“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凡·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拿个文凭。  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一事无成的人,也太多了。“学历”与“成就”应是正比,不是这样的。”

风水轮流转,一转就穿越到一千多年前额“科举制”上去了。迪额辰光“国考”老重要额,有张文凭也老重要额,就像当年考上进士一样,文凭能换黄金屋,文凭能招颜如玉。

相关文章

  • 小说《灰色年代》序/邵明

    ——小说《灰色年代》序 ——序 邵明海派故事的寻常与不寻常。 沈惠民 邵明兄将这本《灰色年代》书稿交给我,并嘱我继...

  • 《灰色年代》读后感

    读小说《灰色的年代》手稿随笔——记忆中的邵明和那个年代 继《房老虎》一书出版后,我有幸又看到了作者邵明先生所写《灰...

  • 焦虑《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焦虑症——“是以担心、恐惧、不安、紧张为主的,它是以我们对未来发生的,不在当下的危险。或者说担心和害怕的一种内心感...

  • 读诗《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翻了三年还没有读完,许多诗确实读不懂,好在书中有注解;许多字确实不认识,好在有百度可查,我已...

  • 江湖《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矮大紧”多有金句:你心里有江湖,江湖心里就会有你。诚哉斯言!这是我的一位总编朋友发微文的导语。引起了我对“矮大紧...

  • 祥子《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今天才理解衪的含意。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能够过上好...

  • 不懂《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由陈丹青忆高仓健一文引岀的话题——高仓临终说:“转告丹青,他是个画家,还是尽量不要谈论政治。”。他是日本电影明星,...

  • 高仓健《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陈丹青忆高仓健 近来在网上看到陈丹青忆日本影星高仓健的一篇散文,除了叙述与高仓健一段友情外,还提到了中日两国的微妙...

  • 麻将《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中国的麻地成都、广州、湖北为前三甲。有网友说,夏天C929飞过成都上空驾驶员都能听到下面的麻将声,湖北封城宅家,麻...

  • 风波《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双黄连的抢购风波 上海双黄连抢购风波的内幕是利益勾对的结果。双黄连是否能治W飞碘,这个问题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灰色年代》第三章、第二节(2)/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o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