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句俗话,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多年来对腊八感触算不上深刻,在我心中不过是个节气,而不是节日,于是在我的生活中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恍惚间,又是一年腊八日,看了台历才发现,原来,腊八在古代是个非常郑重的节日。据传在古代民间腊八节地位还是蛮重要的,每逢腊八都要举行仪式,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当然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之外,腊八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逐疫。在古代医疗水平有限,对疫病的认知不充分,遇到疾病时常用的治病方法就是巫术活动驱鬼治疾,腊八节也正是举行这活动的日子。
扒一扒浩瀚的华夏历史,据记载自夏代已有腊八节的雏形,中华历法分为十二月,第十二个月即为腊月,会有祭祖敬神的活动。夏朝称腊日为嘉平,至商朝称之为清祀,到了周代名字又有所变化称大蜡,因活动在十二月举行,即称之为腊月,腊祭具体的日子称之为腊日。据记载先秦时代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日,《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皇家需要祭的神多些,民间主要是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
到了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中原传播,受其影响腊祭这天改在了腊月初八。
每年的第十二个月称为腊依据在哪?《隋书·礼仪志》记载:腊者,接也。即新旧交替的意思。又云腊者同猎, 从像形字来说腊是肉字旁,即为猎获禽兽用肉祭祖敬神,还有记载腊者,逐疫迎春。佛教在中土传播,中国文化与其融合,据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期间,在深山打座六年,饿其体肤意志渐不支时,突然出现了一个牧羊女见其可怜送了他一碗粥,他得以饱腹,终于在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这一天即为佛成道节,故寺院在腊八日都有放粥的行为。故此,佛成道节在中国与传统的腊日融合在一起,渐渐形成了今天的腊八节。
而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一些习俗已渐渐消失,但在我国喝腊八粥的民间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包括我,今天一早也喝了一碗。大师傅说腊八喝粥驱鬼,还是穷鬼。喝碗粥一年穷鬼不上身,何乐而不喝呢?
祭祀祖先和神灵古已为之,腊八节喝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再扒扒历史,并非佛教盛行腊八就有了喝粥的习俗,腊八节喝粥始于宋代,宋朝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至于为什么要喝粥呢?有几个传说,归纳起来,还真有一个和宋有关的。
腊八吃粥除了和佛教有关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有传说记载的,先说说赤豆打鬼的传说。远古的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每逢腊月会出来祸害人间。他们三个有个弱点,就是怕赤豆。在腊月初八时, 民间开始用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驱除恶鬼。
再说说大宋朝的传说,当年抗金英雄岳飞北伐,直捣朱仙镇时正是严冬季节,岳家军饥寒交迫,当地百姓听闻大宋朝的岳家军来了,纷纷自发煮粥相送,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后来民间为了纪念他,每年腊月初八煮粥相食。
其它一些如秦修长城吃粥,晋朝饥民等传说缺乏佐证,不一一述之。
制作腊八粥的食材五花八门,品类丰富,各地并不相同,那么关于腊八粥有没有标准的食谱呢?
可以肯定地说,很难说有,关于制作方法和食材选用,古代就已经充分发挥想像力了,下面辑录下几处有根有据的记载:
《鸡肋篇》:宁州腊月八日,人家竟作白粥,于上以林栗之类,染以众色,为花鸟象,更相送遗。
《金瓶梅》: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
《明宫史》:明宫内前几日将红枣捣破泡汤,至初八早,再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于佛圣前,并于房牖、园树、 井灶之上,各分布所煮之粥。
《清嘉录》:苏州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调之腊八粥;或有债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红楼梦》: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即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
到了现代,腊八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今天,你喝腊八粥了吗?
一定要喝,驱穷鬼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