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女儿小Y念初一,上次她数学考得不好,不安地告诉妈妈:“这次我太大意,几道题失误没做对,其实这些题目我都会做。”结果,朋友生气地回应说:“没有偶然,不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你就是能力不行!”这让小A很受打击,渐渐失去了学习动力。
小A学习动力的丧失,一定程度上源于妈妈使用了错误的归因模式,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与学业效能感。为人父母,学会乐观和积极归因的方法,会成为自己和孩子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1、归因模式影响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动机,就是要对周围环境形成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其次,人们还有对控制拥有掌控的需要,就是要拥有说了算的自发性。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我们都会自然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并且用归因来预测他人的行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满足“理解环境和控制环境”的需要。因此,普通人和科学家一样,都试图解释行为并且从中发现因果关系。
而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归因倾向:一是内归因,比如把事情的原因归为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归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内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外归因。举个例子,比如看到别人迟到,会倾向于归因于“他真懒、真是个拖延的人”,而自己迟到往往会归因为“交通太差了、路上遇到一个烂人影响赶地铁”等。归因会影响人接下来的行为。
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学者马丁·塞利格曼指出,传统观点认为能力和才能是学业成功的关键,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解释风格,即一个人怎么进行归因,怎么对事件进行解释。悲观的解释风格会引发学习动力的弱化,进一步影响到学习成绩。相反,乐观的解释风格则会使孩子勇于尝试,从而带来超出其潜能的优秀表现。
一个人的归因风格在8岁左右就基本定型。为什么孩子们会形成悲观或乐观的不同思维习惯?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
一是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归因模式,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比如一个妈妈会说“我怎么整天碰到这么倒霉的事!我真是笨哪,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当孩子听到父母这样悲观的解释,一种消极事件的不可控内归因方式就会慢慢习得。他会在自己遇到挫折,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猛烈地攻击自己,“我就是个笨蛋,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我根本就不是个学习的料!”
二是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老师等人对他说什么、怎么说,也会影响他的归因风格。比如开头提到那位女生,妈妈对她的批评是“你就是能力不行!”这是对她个人特质的批评,是一种强烈的消极事件稳定内归因。这样归因的结果,就是认定你就不是学习的料。
另外,有的父母还喜欢用扩大范围的消极认定,比如“你从来都不按时完成作业!”、“你根本就没好好听课!”、“你总是撒谎说自己过一会儿就写作业!”这样的归因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悲观的解释风格,使其失去学习积极性。
2、积极归因模式ABC训练
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归因模式还没有那么顽固。这时可以用积极归因ABC模式进行归因模式的引导。ABC模型是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和阿伦·贝克共同发展出的。所谓ABC模式,指的是当事情A(adversity) 发生时,我们会产生某种反应C(consequences) ,看起来好像是事件A产生了C的后果,但事实上在事件A和反应C中间,还有一个认知与解释的B(beliefs) 。
比如,习惯消极内归因的孩子会把成绩不好(C),归因为自己不够聪明(A)。而这个归因的过程是由对事物的信息(B)影响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看到成绩之后的反应,尤其是消极反应—“我怎么这么倒霉”、“唉,又失败了”、“我真的学不了化学”—并不是绝对决定于自己考试的成绩这个结果(A),而是因为自己的想法(B)。那么就可以考虑对B进行修正。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需要明确自己习惯化的归因模式。为此,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最近引发情绪波动的事件,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事件。分析这些事件,你会怎么归因,从而了解自己习惯化的归因模式是什么。如果发现自己的归因模式消极成分比较多—就是失败事件习惯于内部稳定归因、积极事件习惯于外部波动归因。那么,就可以主动进行修正,看看归因转换之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归因模式有问题,那么往往给孩子会形成一种消极牵引力。
然后,就可以及时敏锐地发现学生、孩子的归因模式,进行主动引导。而引导的方向,尽量往内在可控归因方向上来。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努力这个归因要素上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而不是运气、能力这些不可控的因素。这样,成功就会激发孩子更高的自信心与学习热情,而失败则引发加倍的努力付出。比如孩子考试失败,就引导为:“因为你努力不够,学习方法还要再完善,或准备不充分”。而不要归因为:“脑子笨、不是读书的料”。因为“努力”是孩子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智力和运气”是孩子自己无法控制的。进行可控归因有利于维持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另外,当好成绩出现时,家长更要往可控归因上引导。因为面对好的结果,我们经常会习惯化进行稳定归因,比如“我女儿真聪明”、“你真是天生学数学的”、“你就是未来的物理学家”等等。因为积极结果稳定归因之后,消极结果也很容易就会稳定归因。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就可以引导为:“那是因为你很努力,你比别人都刻苦”,或者说“你总结一下,你都用了哪些不错的学习方法?考试过程中怎么做的?”
3、用ABC模型,进行孩子认知层次的改造。
训练的过程第一步,教孩子学会“捕捉想法”。当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脑海里闪过的想法。比如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就提醒:如果有4种不同的想法,你会有什么反应?
●第一种想法是:“回家爸爸妈妈肯定要狠狠骂我。”这个想会令人紧张害怕。
●第二种想法是:“我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这种想法产生的反应会是沮丧低落。
●第三种想法是:“我最近太不用功了。”这种想法产生的反应会是内疚。
●第四种想法是:“我的努力不够,我得加油啊。”这种想法产生是希望和主动。
然后问问孩子是什么想法,让他认识到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他的随后反应。
第二步,基于对自己归因风格的认知,引导孩子进行可控归因。当自己的归因模式被意识到时,就可以进行理性的修正。
第三步,教孩子在坏事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反驳自己的悲观想法。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比如没考好的原因有试题难度、复习时间、身体状况、智力情况、教师的公平程度、是否参加过额外补习等等。如果孩子用最具杀伤力的原因进行解释,就告诉孩子,如果用其他方式来看待这件事,会怎么样?假如孩子批判自己不聪明、能力不够,就可以引导他对想法进行反驳,“我上次竞赛还得了A呢!”“别人都参加了补习班”、“我没补习还考这样,已经不错了。”
第四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演练上述技巧。父母也需要反省自身的解释风格,看到它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学会乐观和积极归因的方法,会成为自己和孩子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