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读杜甫的《垂老别》,在动乱的年代,看来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其中“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几句,印象尤为深刻。看到老妻哭倒在路旁,老人与老妻之间的一段告别场景。看了让人揪心,真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老夫明知是死别,但还在担心老妻穿不暖,吃不饱。老妻也一样,明知是已不归,但仍要老夫多吃一点,不要饿了肚子。真不忍心啊。
应该说老夫妻虽因战乱丧失了自己的子女,但只要老夫老妻两人相互依靠,可能还能生活一段时间。但不幸的是,即使已是老夫了,仍逃不过服役的命运,自此,老夫是“此去必不归”,而老妻呢,只能是忍饥挨饿,没有了生存条件,后果可想而知。
看了让人不禁唏嘘不已,肝肠寸断啊。
通过这样的场景描写,已把整个社会现状,即山河破碎,人们生活困苦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根源在哪呢?社会动乱?还是其他?
我们从另一角度出发,这又是一首怎样的诗。
在出征前,竟然写一首让人压抑的,看了让人毫无胜利希望的诗,肯定是不让某些人喜欢的,尽管在诗的后面,有一种决绝的态度,但并不能提升自己的志气。
这完全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的志气啊。出征就是送死,毫无胜利的可能,这样的仗,还有必要这样打下去吗。有扰乱军心之嫌。
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可恨那时的“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理论还没出现。否则的话,生还是有希望的。
可能 我的看法有失偏颇,但不是这样的道理吗?出征前的士气,是需要鼓舞的,而不是用来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如果连自信心都没了,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打不赢。
欢迎批评指正。
附《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