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的差别让你无法逾越。也许会有奇迹出现,可那也只是昙花一现,不能说明什么。否则我们也不会用奇迹二字。
在大学如此散漫的氛围下,多写几页纸就手都抬不起来。我在想是否太娇气。也回想高中每天写那么多,那样的日子不也是过来了吗?为什么现在就不行呢?
经历过高中我们都知道那是炼狱般的日子,高中时谁要是能睡六个小时就是奢侈。每天不停的写呀,背呀。三年,我们也忍受过来了。为了考大学那样的目标而奋斗的我们,毅力控制着我们,大家都一样,你不能也不会逃脱。可是,那股强劲的气泄了呢?为什么高考过后学生那么疯狂,焚书,撕书。压抑终于可以释放。那时候不发泄是不可能的?委屈,苦闷再那一刻一笔勾销。
如果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革命式”的口号怎样“激励”着我们,可真的可以吗?人的智力有差别,有些人就是擅长学习,吸收知识就是快。有些人就擅长手工,动手能力就是强。还有些就是擅长考试,学到的东西不多但应试就是好。怎样评价这些学生?
在为高考奋斗时,我们的那段历史确实值得书写。可如此挑战不可能,我们得到了什么?回忆起来可能是美的。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拒绝那样的高中的生活。每天我要六点,我要醒来,洗漱完了去教室,早餐在路上就解决了。然后就是上课、背书、做题,中饭也要匆忙,最多15分钟就要回到教室。然后就是直到晚上九点半回家,在弄些杂事,12点之前能进去梦乡就不错了。没有节假日,整天就是学习学习还学习。学习的苦算不了什么,精神上的苦谁又能体会?
那样的学习,我得到了什么?分数没有,快乐更没有。唯独让我有一丝安慰的是我在那么紧张的时间里读了近百本名著,因为机缘巧合我还经常跑步。回忆起来,我的高中生活也不尽是苦涩。
大学时,我尽量不让上课挤压我的时间。我要努力看书就像沙漠里的小草遇见雨水那样的渴望。每天看书看到我再也不想看为止。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看书继续。我喜欢沉浸在书中。
曾经问极限是什么,人的特点决定了人都有那样的局限。但每个人的局限除了生理的差别,还有自己的特殊性。极限不需要挑战,你明白就好。什么样的局限只是要你生活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