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报到,一上午时间,中午接孩子的时候,抱着24本大厚书。我翻看了一下,应该是高中三年所有的书籍。
下午带了行李去学校参加宿舍管理会议。
听了一顿,老师们很严肃。包括手机管理、男女关系处理、不按时交作业等等,都可能影响住宿资格。
按老师的说法,今年招生600多人,住宿只有70人名额,大家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住宿机会。
同时,老师也提醒。住宿不像在家里,一定要学会妥协。这一点我懂,也正是我希望孩子住宿的原因。
接着我们帮涵老大搬行李上四楼宿舍。
讲真,搬之前虽然行李重,还在可控范围内。但是无电梯上四楼,拿压力可是大了。
每个家长都跑前跑后,我们两个老东西更是不遗余力。
这让我想起我当年军校毕业分配到新单位,没人帮我搬行李。还是老爸来了,帮我扛上去的。
在关键的时候,都是亲人在身边助力。只是当年我不觉得这是幸福,反而觉得很平常。
而今我帮女儿搬东西,一样举步维艰,但孩子也觉得很平常。也许只有她到了我的年纪,也同样干着负重的活才能明白吧。
四人宿舍,住进了三个孩子。两个青岛的,一个西安的。
孩子们自理能力很强。我帮着她们把床铺上,蚊帐支上。然后一家人和同学聚会去了。
我这幼儿园老同学见面着实亲昵,总觉得像回到了小小孩的时候。彼此熟识四十年是什么概念呢!太值得珍惜了。
这次女儿上学,我可以拜托的同学有很多,但我第一个就想到她。她给我吃了无数颗定心丸。我更相信北京之行应该是准备完全的,也越发有信心。
晚上,我们又再次返回宿舍送东西。牛奶啊,果汁啊,等等。临出门,我回头和一屋子师生告别,涵老大连房间也没出,对着我挥挥手,就消失在关闭的门缝里。
我喋喋不休说孩子不懂事,不把我们当回事。说到底还是我舍不得。
但好在我没有离别的眼泪,只是觉得有点感伤。
作为父母,尽全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群体中学习和磨练,但毕竟这个过程需要她自己去经历。也总会有惦记和不舍。
好在分别都是暂时的,就在我想下次见面可能明年的时候,涵老大给我发微信,说十一放长假她可以回家。
分别一个多月即可团圆,我们还真是感恩呢。
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全新的开始。
愿我的女儿心想事成,一切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