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乡村和失落的背影
每次想回到度过整个童年的家乡,那个曾经温暖热闹的小乡村,都须要带有点仪式感地等待传统的节日。只有那么几个短暂的几天,才可以遇到童年故事里的那些角色。当节日的气氛还未充分的浓郁起来的时候,一抹残阳把整个小乡村映照地别样宁静,这个时候那些已经习惯穿梭于钢筋水泥丛林的人们就要离开。总是重复着那个情景,一些柔弱略带佝偻的身影和飞驰的车渐渐拉开距离,直到整个天际显得荒芜。
每当脑海中将这幅节日余温下目送的情景呈现,似乎我们需要去关切从城市化的进程那些被遗落的人或者群体。关切他们在这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中,被遗落的孤寂和无奈。站在他们的视角去看这一场城市化的风潮,体味他们心理和生活都被这场风潮摧折得步履蹒跚和狼狈的切身之痛。
在我们这个时代,现代化和城市化碾压着这些承载着我们原生的精神成长的乡村阔步前行。而乡村似乎一个油尽灯枯的老者,疲沓、慵懒、颓丧甚至如同坟冢被荒草淹没。我们很难去辨认说,现代化和城市化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合理的,很难下结论说乡村的经济形态和生活形态应该继续留存下去,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请给予应有的关切
当我们用各种理论去辨析年轻人是否需要在城市买房的时候,我们都是站在一个够得着买房年轻人群的视角去权衡利弊。那些凄苦送别年轻人背影的失落者,往往就是我们年迈的、缺乏城市生活适应能力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在这一场讨论当中,似乎很少人去关注将年轻人城市买房定居与他们的生活如何去整合,如何去关切他们被各种主客观因素挡在城市生活之外的失落和孤寂。
这种失落和孤寂不是抽象笼统的形容描述,对一个真实的心灵存在是切身的苦与痛、哀与愁。是你或许永远看不到的、感受不到的多次轻声叹息,是多次闲暇之余的百无聊赖却又思亲之切的来回踱步,是一次次凄苦的背影远眺连接城市、没有尽头的长路。
整合你的城市生活与坑被遗落的亲人
不去刻意说年轻人是否需要在城市买房,毕竟在现在的社会环境、经济形态、和生活资源的分配上说,很难有强有力的理由说服年轻人放弃城市生活对他们整个生活和发展的优势条件。作为一个成长于乡村的人来说,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基因里就被刻印了乡村的人世百态。唐吉坷德式的螳臂当车,自然是缺乏理性,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去关切被遗落在乡村的亲人的切身之痛之难,总是我们绕不开的精神之路。年轻人或许真的需要在城市有自己稳定的生活空间,但是也需要去把可能被遗落的亲情整合到你选择的生活当中去,这是我们幸福的必修之课。让那些背影不再凄苦,让钢筋水泥的丛林也不再冰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