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抖音里看过的一个视频里的一句话,内容大意是说,把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讲给不懂的人听,这是一种自取其辱式的孤独,这话也是戳中了很多人,视频下方点赞评论的有一大堆人。
张五常教授大概也时常会遇到很多不懂的人,当话讲出来后,是不是有过自取其辱的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没必要揣度。
这篇文章开头讲到凤凰录影的事情,播放时删减内容倒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录影中讲到的一个观点,这观点在张教授看来是站在整个经济学学科层面会是填补空缺的一个观点。
这里我捕捉到一个大道理,就是说出来可能也没多大意义的道理:局内人在成体系的思考中偶尔说出来的一句含金量十足的话,在局外人(通常是说既不懂内行,也不懂科学方法论的人)看来就是一句很普通的话。
这一道理的佐证还可在李俊慧老师写《我看腾讯》系列文章里多次提到马化腾公开讲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关键话语中捕捉到,也可在对比不同版本的《褚时健传》里捕捉到。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鼻祖,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性人物,这些话初看来是完全看不懂内涵深意的,即便是现在,我也不觉得就这简单的叙述我真正看懂了。
马歇尔为整个经济学搭建了结构框架,这结构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最近有点明白所谓资源的利用和收入的分配到底在讲什么了。
分析现象可以从生产要素的搭配这一角度出发,一点点往下捋。
生产之前生产要素如何利用(资源的使用),生产之后如何按各生产要素所做的贡献分配(收入的分配),这不就是经济学大的方面的结构嘛。
大的结构以内,产权、合约、成本等等的概念都可以加入进来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的力量。
收入分配是大而深的问题,我功力太浅,张五常教授这篇文章我是啃不动了,挖到这里只能先停下来了,等再有了小长进,再跳进此坑继续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