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
《论语正义》曰:直者,诚也。诚者,内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中庸》云:天地以至诚生物,不诚则无物。人能存诚,则行主忠信。
诚是正心,要做到诚意正心,应以格物致知为基础。若其心不正,则因其意不诚,其意不诚,则因未能致其知,未致其知,则因格物功夫未到。
格物者,王阳明曰:“人须在事上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道命立在己,命受于天,每个人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如果人能完成这个使命,那其内在所散发出来的力量,会将提升到与天地齐高的境地,聪明圣知达天德。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已。”从个人到众人、万物、天地,一步步升华自己。
所谓“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或许只是一种形容,未必有那么玄妙,但可以想像的是,那种因为“诚”的纯正所发展出来的优质人格,应该就是儒家理想的人格状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