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厉害吗?
晚上不早睡,早上不起床。快迟到了,挤电梯,女儿第一个冲出电梯,按门锁开门,门开了,大厅的灯灭了。原来小小巴掌下去两个开关全按了。女儿不好意思的笑笑,飞奔出去。我赶上她,拉起她的手,一边紧紧握住给她安全感,一边逗她:“厉害!一直以来的乖乖女终于搞了点事情!”
2.歪门邪道?
晚上和她散步溜达,她带着毽子一边踢着,咚!毽子飞进旁边一个公司里面去了,因为这个公司和马路就隔着一道铁栅栏门。女儿伸手够不着,让我推着她屁股把她上到了小台阶上,再次伸手试探,还差一点点,就是够不到。我出主意:脱袜子脱鞋,用腿够,你腿长,能够着的话,把脚趾头的灵活性开发一下,把毽子用脚趾头夹出来。额!成功了!女儿扫视路人,很好,周围没人,赶紧跳下来穿袜子穿鞋。我得意得炫耀:“妈妈思维灵活吧?一条路走不通,就要转换思维换个思路想。”女儿:“歪门邪道么!”
3. 昨天考完数学,女儿很自信满意,草稿纸上抄了题目,给我讲解最后一道题的她的做法,结果~我发现她的思路错了,我给她讲我的想法,她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七零八落。我安慰说考不好才能发现自己的盲区,从而完善,一边给她讲解正确的思路,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我就问:“妈妈没有责怪你啊,你为什么哭呢?” 她说:“可是我听不懂你讲的啊!”反复讲了几次,又给看了网上的短视频讲解同类题目,她还是很难过,说听不懂,我不信她听不懂。也许这个时候,她只是不想去听那种让她的解题方法成为错误的方法吧?
我把这事情讲给姐姐听,她说他那两个小子就没有羞耻心,学习粗心,错了责怪了也没改观。好吧,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各有特点吧!我的女儿就是脸皮薄,羞耻心太重!
4.慢悠悠
去画画班接女儿,别的孩子都画完了,她还在不紧不慢地勾勒,修改。老师过来说,她画的挺好的,就是前面太慢了,并且问她“你知道虎头蛇尾吗?”前面用的时间太多了,后面时间不够用,关键是她还不着急收尾,就那样按着自己的慢节奏。我边逗趣女儿边回老师:“这样吧,可能给她起名字没起好,以后还是慢悠悠,就改名叫快快吧?”老师笑了,说叫quickly也行。女儿:“我不要。”回家路上,我说quickly挺好听的,并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音调唱了起来,把“嘀哩哩”
换成了“quickly”,女儿被逗的,没有什么时候更热爱她的悠悠这个小名了。看来都不喜欢外号啊,即使是再好听的外号,到她那里也不喜欢。
5. 可是妈妈的爱没有丢
家庭作业中,女儿在做教材上的题目,给出一个场景,让你安慰主人公。比如:小名把妈妈送的钢笔丢了,这是妈妈送她的生日礼物,她很伤心。我说:“那就安慰她不要伤心,已经丢了,我们尽力去找,找不到的话伤心也没用。妈妈不会怪她的,再买一支。”
我觉得自己说得不好,女儿也感觉到了,说:“是啊,她丢的是钢笔,可是妈妈对她的心意和爱并没有丢啊,再买一只钢笔就行了。”我靠,我服了,赶紧给女儿把中间的金句重复,称赞说得好。女儿下笔写,写完让我看,啊,怎么没写金句啊?“我忘了我刚才怎么说的啦,你再说一遍,我改下。”我去,给她个白眼,记性没发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