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27)读《华杉讲透论语》76:认识自己

(1227)读《华杉讲透论语》76:认识自己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8-29 21:51 被阅读0次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能够生存于世,并得以善终,那是因为他直。那欺罔之人,也能生存,还善终的,是幸免于祸而已。

这句话说得挺重的,但朱熹版《四书章句集注》里只有一句程颐的注解:“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生长的原理就是直,那罔而生的,就是侥幸了。

这个“直”怎么解,现在一般直接解为正直,这样解还不够准确,不够透彻,不够醍醐灌顶。刘宝楠《论语正义》解得比较好:“直者,诚也。诚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这直和罔就对上了,因为罔,就是欺罔、蒙蔽的意思。

“直”是诚,不自欺,也不欺人;“罔”是自欺欺人。

“生理本直”,就是生理本诚,诚,是天地万物生长的原理。这就和儒家的理论对上了。《中庸》说,天地以至诚生物,不诚无物。人能够诚,则一言一行皆有忠信,天会助他,人也助他,他得以生长。人若不诚,以欺罔而行,专务自欺欺人,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没有人祸,也有天殃,如果他居然还没事,那是侥幸。

这个,往周围看看,再照镜子把自己看看。

往上看,历朝历代例子太多了,早死几年,是杰出的国家领导人,风光大葬。晚死几年,就是国贼、叛徒、腐败分子。这就是“幸而免”的有效期过了。

往周围看,一言一行,都可能给你招祸。那因为乱开车激怒后车司机而被打的女司机,她一直就那么开车,一直都“幸而免”。结果被打了,这还是很大的幸运,因为毕竟没出车祸。

再照镜子把自己看看,那我们没事,就都是“幸而免”了。

我们当然不至于“专务自欺欺人”,但谁没有自欺欺人的时候呢?圣人的要求,是“至诚无息”,无息,就是没有停息,没有一时一刻、一言一行、一个念头,停止过诚,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一切光明透亮,连隐私都没有!那就厚德载物、悠远高明,与天地相参,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能做到吗?做不到。

但是,知道有那个标准,知道自己没做到,知道自己不过是幸存者,就懂得儒家的戒慎恐惧,就有敬畏心了。

有敬畏心,就是君子。君子戒慎恐惧,小人无所忌惮。

再读一遍:“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我们得以生存,是因为我们的诚。我们还能生存,是因为我们“罔”的部分暂时还没给我们招祸。

汗流浃背呀!

相关文章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反思:正心

    《论语》读完了,今天开始读《孟子》,还是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孟子》,全书开篇第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孟子见梁惠王,原文...

  • 华杉讲透论语

    从来没有读一本书,每一行每一句都让自己自愧不如。两千年来,孔子之所以为千秋万代尊称为孔圣人,终于有了一丢丢的认识。...

  • 华杉讲透论语

    学而第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27)读《华杉讲透论语》76:认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d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