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读书人考取功名,需要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级别的考试,考完之后分别对应的是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不同级别的就业自然也就不同啦。
古代文人的温饱问题如何解决?秀才分级别,考不上秀才或者止步于低级秀才,只能自己解决温饱
在古代,如果一个读书人首先得是童生,之后才能是秀才。如果一个人连秀才的考不上,那么他就在读书人鄙视链的最低端,自己去学个一技之长想办法过日子,国家是不理会这类人的。
考上秀才就与普通平民有区别了,可以见知县不下跪、免除徭役之类的,但却还没有资格做官,温饱问题不一定解决。
古代的秀才分三个等级,只有第一等的秀才可以获得国家每月发放的粮食和银两,称为食饩,但那也只能勉强一家子过日子。至于下两等的秀才,国家并不会给他们补助,还得靠自己干活。
古代的秀才数量也不多(对比总人口),可以在家乡当个教书先生,也可以帮忙给人写书法等,谋生还是可以的,不会找不到工作。
秀才之上可当官,不存在失业问题
在古代,只要读书人考到了举人就已经是体制内的人了。举人有什么福利?
第一,可以不交税,很多百姓会将自己家里的土地挂到举人的名下,然后以低于国家税率的价格给举人交租,这就已经是一笔财富。
第二,当上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一般都是些中下级的官吏,如学官、县丞等,运气好的话也可以当个知县,明朝的海瑞就是由此迈入仕途的。
到了举人这个级别就已经是个小官了,在古代至少也算是个小康,不会存在失业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