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快,2018年上半年即将离场。今年工作格外多,出差也相对较多,自己整块的时间并不多。年初的时候我就确定了今年的两个关键词:
** 落地和⎧上手⎫**
2018,过早体验#和#巴黎每天给你拍张照
两个版块的内容目前正在连续更新,今年我开始每天早晨做早餐和每天给巴黎留个影,除了今年出差我没法自己做早餐外,只要在巴黎自己的家里我都每天给自己做个早餐,目前这个版块和巴黎每天给你拍张照已经将近更新了200天,我并没有在这里晒成绩,说明我有多自律,我更想说的是,200天带来的改变其实更巨大,不光是我生活更加规律,也通过这样两个内容,我系统的读了很多营养学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饮食习惯,以及正确的膳食搭配,需要花时间来落地。
巴黎,一座与我的青春息息相关的城市,每天给这座城市留下点影像,我倒是觉得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半年来拍了将近200张照片,通过苹果相册自带的回忆功能,能给你自动生成一个动态的影像,一旦把这些碎片化的内容整合起来,有的竟然串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就是在每天平凡而又日常的生活里,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之美,发现散落在生活里每一帧的过去,瞬间串成了点,点就串成了线,线就串成了永远……
因为今年持续落地的两个内容,早晨的时间也变得更充裕、更规律。一个早晨我能够完成之前几倍的事情,半年的时间在亚马逊听书达到了50本。整本的听,英文非虚构类。去年,我还是在听筛选的内容,也不错,但整本的书听起来其实更有收获。利用倍速播放,一本书大概三个早晨就能听完。习惯倍速播放,一周的时间你就可以适应这样的一个速度,训练自己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能,一周时间的训练是可以达到的。
通过几件事儿的⎧上手⎫,半年来我并不焦虑:
∙关于各类手工床垫的上手;
∙烧制适合自己的编程键盘;
∙糖尿病知识的上手;
∙关于牛肉的熟成;
∙关于皮肤管理的上手;
∙如何煎一枚优雅的鸡蛋;
∙如何搭建家庭VPS;
∙野生动物摄影的上手;
∙如何烹制牛排;
∙如何上手法国留学;

我不在朋友圈制造和贩卖焦虑,也不会转发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其实焦虑这事儿,都是朋友圈和一些制造焦虑的所谓知识服务商们人为制造的。不制造点焦虑,他们的产品不太好卖,也有很多要通往财富自由的焦虑者,在一些平台,制造焦虑:
∙前半生不必活成张柏芝,但后半成一定要活成王菲(看到最后,是一个关于演讲的收费培训课程),我记得王菲好像不太说话的……
∙年初的三点钟社群,那帮搞区块链的人,告诉你:在区块链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睡觉都是浪费时间。而,现在微信群里的通识是:做区块链没有多少赚钱的,赚钱的都是做区块链培训和媒体人;
∙越努力,越幸运。貌似这样的励志语录,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但是也得努力到点儿上,努力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才有可能成为幸运儿,幸运本身是随机的;
∙与其抱怨工作,不如炒掉老板;老板能当上老板,也不知道当时他是否炒掉了很多老板;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好看的女孩子都自带烧钱属性;
∙交智商税,被收割韭菜……
我截取了部分盆友圈的焦虑软文,还有一些讨论中年人油腻的软文,中年人已经到了全民讨伐的地步,这本身就有问题。中年人也并没有丧失学习和进步的能力,很多人在事业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怎么就这么容易被取笑了呢??!!
不要被所谓的文章以及那些善于制造焦虑标题和焦虑现象的人给带偏了,你的生活都让他们这么带节奏,你的心态和焦虑程度不发生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抱怨、妒忌这样的不健康心理和情绪,也感觉自己好像跟同龄人比起来,生活、事业、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你在北京上班,想不迟到,挤上地铁,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行。
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照。在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专业领域里,能做到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一个陌生领域的问题,哪怕是做一道菜,最后落地了,其实都是一个学习和上手的过程,能把这事儿最终落地,甚至是出一个教程的时候,其实就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学习和成长这事儿,不就是要体现在生活的边边角角,旮旮旯旯里。
这个月偶尔翻到了AngelList的CEO Naval的一个推文:
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 如何(不靠运气)变得富有
有四十条很短的箴言,我读了很多遍,非常认同他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句话的总结:
Summary: Productize Yourself.(把你自己成品化)
再见,2018上半场,下半年我依旧会在平坦的路面上曲折前行 ( A Serpentine Effort).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