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儿子拿着他的笔记本,让我看他昨天记的笔记,并且指着一页下端撕掉的部分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把它撕掉吗?”
我:“不知道啊。”
儿子:“因为昨天要发奖励,所以我去把奖品上都盖上我们三班的班徽。回来后发现Xxx接着我写的内容给我抄了两行。不仅墨水的颜色和我的不一样,而且还抄差了行,我于是就把它撕掉了。”
我:“Xxx写的字怎么样啊。”
儿子:“我不知道。”(语气变得冰冰的,跟刚才热切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儿子:“我如果说写的不好,你会说,你看你也知道字写的不好,给别人的感觉不舒服吧。我如果说写的好,你又会说,你看Xxx写的字也不错,大家都知道要好好写。我才不说呢。”
我们的交谈就此结束,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对孩子,我们习惯于总有话说。无论孩子怎样表述?我们都能站在制高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进行一番长篇大论,进而延伸到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点评。且自我感觉良好,洋洋自得,自我标榜“我教育孩子不是生硬灌输,不是说教,我用例子说话,我在启发孩子自己思考……”殊不知孩子的洞察力,感受力,永远超乎我们家长的想象。我们的这种做法看似用事例启发孩子思考,而实际只是换汤不换药,并未脱离说教的意味。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总有话说。这种做法,实际上早已认定孩子是错的,我们是对的。我们用看似温和的、人性的做法,让孩子屈从于我们的想法。这种做法虽然换了漂亮的外衣,但是却永远无法逃过孩子洞察和感受。当我们还洋洋自得,毫不自知时,孩子已经在与我们之间架起了一道防御的城墙。感谢儿子没有用默不作声来应对我的问话,还是告诉了我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让我明白,引导我思考。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主动和我们交流,只是分享他对某事的感受,而我们做家长的却并未积极倾听,认真感受孩子的感受,而是马上发现了“极好”的说教素材,立刻马上开始向着自己的某个特定目标组织语言,一下子就切换了频道,沟通不畅可想而知。
与孩子在一起,全身心地陪伴,按孩子的节奏,跟他们待在一起,也许只是单纯地玩一玩,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而不是总功利地一定要让孩子学到什么技能,明白什么道理,也许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