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的背后一定要有人
散文写作的背后一定要有人。无论是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还是对世相人生的叙述,背后一定要能见出作者的胸襟和旨趣。
倘若写作只是文字上的堆砌,却不呈现作者的内心,看不到作者对世相人心的细致体察和解析,读不到作者的胸襟和旨趣,这样的文字,没有生命和精神,简直就是死文字或死知识。它表面看,是文字背后没有人,往深处看,匮乏的恰恰是智慧和创造力。自然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难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
许多人写游记散文,写他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那些景象,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独特感悟。给人的感觉是在向人炫耀自己的生活。这样文章,我是不喜欢看的,也相信没人会喜欢的。
散文不同于小说。小说是戴了面具的写作,是用角色和读者说话,而散文则是撕下伪装,直接面对读者的言说。
贾平凹的散文之所以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里面藏着作者的真心。三毛看了贾平凹的散文,在给他的信中说:“看到您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书,有些明显想退的感觉。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的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
余光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带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理当维持与读者的对话状态,所以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尤其是散文写作。因为散文写作是一个寻找自我、打开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通过散文写作这种话语活动,个人得以卸下厚重的面具,穿透社会和精神的封闭,说自己的话,说出真实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渺小的人,但至少是一个真实的人。可也有人写了大半辈子,说了大半辈子,说的却多是别人的话,更别提说出真实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人了。
作家红孩谈到散文和小说的区别时说: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小说是我说的世界。此说虽不无商榷之处,但确实说出了散文的某些本质特征。诚如斯言,散文说的是作者的世界。
我们读散文时希望读到作者真实的胸襟和旨趣。若是读不到作者的胸襟和旨趣,读者一定是很失望的。我们写散文时,一定要问自己,我在哪里?因为读者读散文时,一定也会问,作者在哪里?
散文写作要“从我走向我们”
许多散文写作者拘囿于个人的狭小空间,热衷于去抒写个人的日常生活,如家长里短,上街购物,吃吃喝喝,游山玩水等,大多是流连于外在感官印象,浮光掠影的叙述,缺少个体内在的独特生命体验,只是一味地孤芳自赏,自娱自乐,如一些“小女人散文”。仅仅关心个人日常生活的写作者,心胸狭隘,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散文。
别林斯基曾写道:“对于只发挥自己个人哀愁的人,我们可以借用莱蒙托夫的话来说:‘你痛苦不痛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法国现代诗人、评论家瓦莱里则说:“仅仅对一个人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这是文学的铁的规律。”
写作固然是作者个人的事,但要是以此为借口,放纵自己,所抒写的东西并不能接通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精神空间,其价值和意义就微不足道。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到了不再热衷于自己时,我们才开始成为作家。诚如斯言,创作是必须从自我开始,但“自我”却往往是一座牢房。只有拆除了自身的围墙,我们才能真正发现人与世界的存在,才能接近艺术并深入它。
如何拆除“自我”的围墙,以艺术的光芒照亮一个世界的存在,如何通过“小我”来折射“大我”,即“从我走向我们”,从而使个人的散文获得更多人的喜欢,这是散文作者们首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徐志摩的小诗《偶然》写的虽是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但却写出了千万人心中可能共有的某种“偶然”,其中交织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是具有普泛性的。诗如此,散文亦如此。如朱自清的《背影》,张爱玲的散文《爱》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