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与教育家,二者一字之差,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付诸的教育行为却相差甚远。大多数教师看来,自从当了教师就会把自己定义为教书匠,而教育家是想都不敢想的,认为那是专家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自己做的只要教好学就行了。
然而,教育可不仅仅是教学的事,与方方面面有关,一名好老师必须朝着教育家这个方向发展,否则就会陷入“教学”的术上。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一线教师,教学成绩都不错,但是对于教育的理解却少之又少。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对于教育上的事却很少过问,更是很少探究,这类型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是优秀老师,但距离“卓越”却相差甚远。因为一名卓越的老师,必然与优秀教师有一定的区别,卓越教师基本上可以称之为“专家式教师”,因为他们除了教学成绩优秀外,还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一腔滚烫的教育情怀,他们关注学生未来的发现,关心国家未来的命运。而普通的优秀教师关注的对象几乎局限在教学上,除此之外,他们觉得任何事情都不足以与教学成绩相提并论。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决定了一个教师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建刚这样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才能做多大的业绩。如果你的胸中装的仅仅是个人的教学成绩,那么你也只能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匠;如果你的胸中庄的是整个,思考的时候整个教育及教育发展趋势,那么你就是未来的校长贺教育家。
的确,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决定着教师职业发展的高低,教育的目标,决定了理想发展的方向。同样一个问题,教书匠和教育家是两种处理方式。比如,对待学困生,教书匠觉得头疼,认为学困生会拉低班级平均分,影响教师量化奖金,在对待学困生时,教书匠可能会去寻求改变的方法,再经过尝试后,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时,对学困生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劝导他们转学、转班,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对于教育家来说,遇到学困生的问题,他们估计仔细观察他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探究形成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从而通过查找资料、咨询专家来试图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当他们找到有效解决办法时,会讲解决办法形成教学成果,再进一步经过专业论证,进而进行成果推广,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就是教书匠与教育专家的区别,教书匠在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逃避或者视而不见,而教育专家对待问题则更喜欢分析、探究、推理,知道寻找到有效得解决办法。久而久之,逃避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因此教书三十年,累积的不过是时间,而致力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专家来说,教书三十年,积累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面对遇到的教育问题,只要前加调整,就能找到应对的策略。
教书匠与教育家在人格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家都从事的是教育这份事业。教书匠对待教育可能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必要职业,承担的工作就是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因而重视成绩,而教育家也认为教育是一份职责,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除成绩外,更看重人才能力的发展。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师者,传道是为第一,其次才是授业,再次才是解惑。什么是道,道即大道,可以是明明德,可以是清明,可以是止于至善,而非具体的某些知识。教育切不可狭隘地以为教会学生知识,然后利用知识考上大学,最终谋得一份好差事,然而,教育便结束了,这是狭隘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教书育人,以文化人,文以载道。
理清了教书匠与教育家后,我们就应该确定如何才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首先需要有过人的观察力,教育无小事,教育家能以问题为契机进行唤醒教育,除此之外,教育家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解决遇到各类棘手问题。面对问题时,教育家更愿意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研究探索学生,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教书匠则更注重表面现象,他们只要不影响学习成绩,都不是大问题,也正式因为这样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有些急功近利,尤其在教师绩效量化考评下,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成绩,而觉得探究与学习成绩不相关的问题在浪费时间,也因此,形成了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标准。
一所学校,优秀的教书匠可以有很多,但教育家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多数人对教育的理解太过片面,认为好的成绩就是好的教育。事实上,好的教育一定是春风化雨式的,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终身,好的理想,值得倾其一生。
不做教书匠,只做教育人,期待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式的人物,如启明星一样,指导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2022年6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