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玉米》读后感

《玉米》读后感

作者: 欢哥007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15:11 被阅读0次

《玉米》读完后,一股怅然若失的悲痛,在心里无声的汹涌,只觉众生皆苦,众生皆有罪,道德制高点的批判本身就是愚蠢和狭隘的,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扮演过被害者和加害者的角色,只是不自知。最无辜的生物为了生存,就势必会对其他物种造成杀戮、剥夺,这是理所当然,也是极少会心怀愧疚的,早已习以为常。善待和珍惜有对已逝和已造成的缅怀和歉疚,也有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继续,自私是天性,说服自己和说服别人同等重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谁比谁高尚。

生存之余,难免闲言碎语,过日子除了生存的本能外,聚在一起的添油加醋,也是一部分的生存意义,它让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或是鸡飞狗跳,落得一地鸡毛。它炼就出比砒霜还毒的嘴,比淬火的刀还要厉的眼睛,看戏凑热闹的、嫌事不够大的、事不关己的、添砖加瓦的、冷眼旁观的……观众的种类是数不胜数的,悲剧还是喜剧的结尾并不影响观众的说道,作为主角的悲喜,观众的情感表达也是各不相同,有感的、无感的、共情的交织出人间冷暖。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也有它的悲剧性,不论是在人文,还是道德上,还是其他,总有它的不完善和待进步的地方,跨越时空去评判,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只能说尊重表达,认同遵从与否都是后话。

用现在看过去,我们都知道以贞操来评判一个女人是不公平的,生男孩是女人的事是愚蠢的,默默承受阶级力量的伤害不反抗是懦弱的,男女存在的意义在传宗接待,女人就是要包揽家务、勤俭持家等等,可怕的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所有都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现在依然比比皆是,小众的反叛和发声最终是负隅顽抗,只是浪花一朵朵,终将悯然于大海之中,盲从无知是最好的生存法则,生活更多的是苟且和无可奈何,可悲可叹也可笑……

有的人为自己活,有的人为了他人活,有的人活给他人看,有的人看着别人活,百态人生,百般滋味,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本无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赋予。

相关文章

  • 《玉米》读后感

    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吧,听完一次文学讲座,迷上了现当代文学,看完了《推拿》、《女心理师》之后,准备看《玉米》,但只看...

  • 《玉米》读后感

    看书名以为是描写乡土人情,看完本书原来是写的一个人,《玉米》这本书是将《玉米》、《玉秀》、《玉秧》三部结合,分别讲...

  • 《玉米》读后感

    《玉米》读完后,一股怅然若失的悲痛,在心里无声的汹涌,只觉众生皆苦,众生皆有罪,道德制高点的批判本身就是愚蠢和狭隘...

  • 《玉米》读后感

    用了近6个小时读完了《玉米》。毕飞宇的一套书是我在2016年时买的,断断续续的至今也没有读完。今天又重读《玉米》,...

  • 玉米、玉米

    感觉不写写玉米,有点说不过去了。 玉米,有很多称呼。“棒槌”、“棒子”、“棒棒”,这几个名字来自山东。还有的省份叫...

  • 玉米玉米

    早上去的时候竟然没有玉米了,这么畅销,因为玉米甜被人发现了还是大家都知道吃玉米不会胖啊。 早上来了大姨妈,一上午果...

  • 玉米玉米

    大部分参与网络站队的人,站的只是个自己的心态投射。 日子过得非常苦,感觉生活处处掣肘的人,心理的底色就是“受害者”...

  • 玉米,玉米

    每次买玉米,我都喜欢买带皮的,这样的玉米可以保鲜很久。绿色的玉米皮把玉米紧紧包裹着,好像一床被子包裹着里面的孩子,...

  • 《亲密有间的玉米》读后感

    《亲密有间的玉米》主要讲述了父亲种玉米时,种子和种子距离很大。而儿子种玉米的时候,种子和种子的距离很小。父...

  • 盛夏的食光——玉米还是趁嫩吃,人老珠黄无人食

    每年一到六七八,无人不吃嫩玉米。煮玉米、炖玉米、炒玉米、烤玉米、玉米馍馍……一提到玉米,就不免想到玉米地里那年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米》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on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