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读完后,一股怅然若失的悲痛,在心里无声的汹涌,只觉众生皆苦,众生皆有罪,道德制高点的批判本身就是愚蠢和狭隘的,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扮演过被害者和加害者的角色,只是不自知。最无辜的生物为了生存,就势必会对其他物种造成杀戮、剥夺,这是理所当然,也是极少会心怀愧疚的,早已习以为常。善待和珍惜有对已逝和已造成的缅怀和歉疚,也有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继续,自私是天性,说服自己和说服别人同等重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谁比谁高尚。
生存之余,难免闲言碎语,过日子除了生存的本能外,聚在一起的添油加醋,也是一部分的生存意义,它让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变得更有滋有味,或是鸡飞狗跳,落得一地鸡毛。它炼就出比砒霜还毒的嘴,比淬火的刀还要厉的眼睛,看戏凑热闹的、嫌事不够大的、事不关己的、添砖加瓦的、冷眼旁观的……观众的种类是数不胜数的,悲剧还是喜剧的结尾并不影响观众的说道,作为主角的悲喜,观众的情感表达也是各不相同,有感的、无感的、共情的交织出人间冷暖。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也有它的悲剧性,不论是在人文,还是道德上,还是其他,总有它的不完善和待进步的地方,跨越时空去评判,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只能说尊重表达,认同遵从与否都是后话。
用现在看过去,我们都知道以贞操来评判一个女人是不公平的,生男孩是女人的事是愚蠢的,默默承受阶级力量的伤害不反抗是懦弱的,男女存在的意义在传宗接待,女人就是要包揽家务、勤俭持家等等,可怕的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所有都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现在依然比比皆是,小众的反叛和发声最终是负隅顽抗,只是浪花一朵朵,终将悯然于大海之中,盲从无知是最好的生存法则,生活更多的是苟且和无可奈何,可悲可叹也可笑……
有的人为自己活,有的人为了他人活,有的人活给他人看,有的人看着别人活,百态人生,百般滋味,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本无意义,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赋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