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新闻特稿是否精彩?与其构思和剪裁具有着很大关系。有的文章题材不错,读起来却淡而无味,甚至觉得别扭,问题多半是出在构思与剪裁上。
其实所有的文章,下笔时都存在着构思与剪裁的问题。至于新闻特稿,由于它有三大特性:一新闻,二好看,三篇幅有限必须紧凑,我想对其构思与剪裁的思考必须要紧扣着这“三性”来行。
首先说“新闻”。由于新闻特稿脱骨于新闻消息和通讯,所以它在结构上至今仍然带着新闻消息与通讯的痕迹,即在前面加一个类似新闻消息导语的“帽子”,略述故事的核心,然后再展开。新闻消息之所以运用导语,是新闻记者为给这条消息保底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措施,即排版时无论你编辑怎样删,删到最后只剩下了导语,依然能保住我新闻的核心。新闻特稿不存在着这一问题,它的“帽子”是一种简介式的提示,意在三言两语抓住读者的眼球儿。
因此这“三言两语”就显得十分重要,即要精炼,又要“新闻”。然而如此一来,天下所有的新闻特稿几乎全都变成了一种模式,即前面戴着“帽子”,后面一、二、三,好像不这样,看着就不像是特稿。这种一成不变的结构,最初几年看着比较顺眼,然而10过去,它已经成了一种“八股”,有点让人生厌。
对此我不反对依然运用这种模式,因为它毕竟已经养成了多数读者的一种阅读习惯,但我认为也应该推陈出新,尝试着走出那种模式。
如何走出传统的模式?给我启示较深的是美国大片。我常把新闻特稿比做是电影故事片,因这两者都是要在极其有限的篇幅内说完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最近放映的美国大片《后天》和《特洛伊》,前者开篇便是北冰洋正在急速崩溃的场面,观众的感觉一下子便被置于灾难之中;后者上来就是一场激战,立马把观众的感觉推入战争之中。
我想新闻特稿是否也能这样,不要“帽子”,不要铺垫,开篇即把最精彩的场面和事件呈现给读者?我曾在给《知音》的一篇写狗的文章里成功地尝试过,请允许我在此录下这一开头:“安徽凤阳城外有座郁郁葱葱的雷达山,山腰处有座特殊的坟墓。
5月17日上午9时30分,20多名刑警在凤阳县公安局局长朱树金、副局长朱淼的带领下来到这座坟前。警察们整齐排成四列,立正、脱帽、默哀。墓前放置着用野花扎成的花圈。这是一个特殊的追悼会,墓中安息的是一条警犬……”我觉得,我用叙述一个的场面来开头,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全有了,而且还挑一个强烈的悬念,有何不妥呢?建议编辑们能够允许作者开创出形形色色的开头儿,不要总说:“你这样开篇就不像特稿。”
其次说“好看”。在此我还要提及美国大片。全世界公认,就电影创作而言,美国人编剧的水平绝对是一流的,他们的影片好看,除了场面壮观、镜头精美、演技精湛外,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也是用来引人入胜一大法宝。因此我看美国大片,事后常爱琢磨它的叙事结构,以期学点东西用在我的特稿写作中。
前面我曾说过,新闻特稿与电影有相似之处,都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紧凑地说完一个故事,电影对此创造的一系列表现手法,如悬念法、闪回法和倒叙式结构等,我认为新闻特稿的写作都可以借鉴和尝试。不久前我在新闻特稿《人民警魂余玉全》一篇文章中,就同时运用了全文倒述、制造悬念和事件闪回的手法,费力不小,但感觉不错。
此外,我还认为新闻特稿应该尝试着打破那种纯粹的故事会里“讲故事”的模式。其实在对某些突发事件的采写中,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过这种尝试,效果都不错。有些题材,假若非用讲故事的口吻和方式去表现,你会发现非常费劲,这时在构思上不妨就大胆地借用一些新闻写作的手法和语言。7月1日发在华西特稿的《中国小蜂歼击美国白蛾》,无论在选材、还是构思上,我都借用的新闻的东西,算是我和建新一起做过的尝试。我认为:“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好看”,假若我们用其他方法同样使文章“好看”,又何尝不可?
总之,构思精巧,或是创意新颖,是写好新闻特稿的一大必要条件,也是易于取巧的一大手段,就如一个不太漂亮的女孩儿,只因她会化妆和着装,同样也能魅力四射。当然,我们也不反对那种平铺直述的叙事方式,那种方式过去用了多少年,今年也仍将再用,有的题材还就是运用这种方式才好。我所强调的,是应该创造出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让自己的文章变成“百变金刚”,总给读者一些新意,才能做到不被厌烦和淘汰。
最后说“紧凑”的问题。一篇文章写得是否紧凑?取决于它述事的结构,同时也取决于选材,这就涉及到剪裁的问题。电影制作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剪裁,有一个重要的工种叫剪辑师,一般无论多好的导演,影片拍好后,也要请剪辑的高手去剪裁,足见剪裁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至于我们,剪辑师就是我们自己,最好不要指望编辑会当你的剪辑师,你的文章写得太碎太长,编辑一厌不仅不会帮你剪裁,还会一枪把它毙掉。那么,如何干好剪裁的活儿呢?我的经验是,在素材的取舍上:一、拣离新闻最近的;二、拣最最精彩的;三、牢记举例不过三,不,最好是不过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