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十一月份发表在frontiers in Onc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主要对30岁以下的青年鼻咽癌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根据文章的分析可以给到研究者们以有意义临床指标对相应癌型进行预后分析的启发。
Assess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Young Patients Aged 30 Years
30岁为界:对青年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由于肿瘤生物学和癌症特异性等多方面原因,年轻与年长肿瘤患者在生存,病理分型,治疗方法等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了解不同年龄人群在癌症发病频率,机制,生存预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年轻人群癌症治疗方法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正是本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基于年龄将鼻咽癌患者进行细分,探索确诊年龄与患者预后,转移与否等方面存在的关系,为更好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一. SEER数据库中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型
SEER数据库于2004年至2016年共收录3962例患者,其中共有212名为确诊时年龄小于30岁的年轻患者,3750名年长患者。如表1所示,年轻组与年长组在年龄、种族、病理分化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年轻的鼻咽癌患者分期较晚(T期和N期),病理分化较差,化疗比例较高。
表1. SEER数据库中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型
二. EENT医院中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型
在2008年至2017年期间,EENT医院总共收录257名确诊年龄小于30岁的年轻患者。其入选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法等如表2所示。多数患者接受化疗,其中单药顺铂(25 mg/m2)与放疗同步使用后73.2%患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肿瘤残留。
表2.EENT医院中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表型
三. SEER数据库的患者生存分析
年长组和年轻组的总生存时间(O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001,图1)。根据年龄进一步将年轻患者分为3组:小于19岁、20-26岁、27-30岁。患者越年轻,预后越好(图2A)。另外,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远处转移和以放疗作为早期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年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图2B,C)。
图1. SEER数据库中年轻组和年长组患者总生存和癌症特异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图2. 30岁年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分别按(A)年龄、(B)转移与否、(C)主要治疗方式(放疗vs手术)进行细分
四. EENT医院的患者生存分析
对EENT医院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年轻患者5年和10年OS分别为87.8%、86.2.9%(图3)。如上文所述,根据年龄将年轻患者分为三组,但OS差异不明显(图4A)。死亡原因主要为复发(26.9%)和远处转移(76.9%)。单因素分析显示,M分期和TNM分期对青年鼻咽癌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P < 0.05,图4B,C)。IMRT与3-DCRT放疗方式对年轻鼻咽癌患者O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12,图4D)。
图3. EENT医院年轻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图4.EENT医院年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分别按生存分析按
今天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让我们来总结下吧,分别对SEER数据库和EENT医院中被诊断为鼻咽癌的患者进行回顾,主要对年轻患者(被确诊时年龄小于30岁)与年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疾病分级等方面进行比较。基于Kaplan Meier和Cox等方法分析年龄、性别、种族、肿瘤分期、病理、放疗和化疗等不同变量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表明,年轻患者往往有更高的肿瘤分期,接受化疗的比例也更高,预后较好。M期、全身分期和放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另外,在初次就诊时就发现远端转移的患者往往预后极差。因此,对于年轻鼻咽癌患者而言,即使确诊时通常已经处于晚期,但总体生存时间仍然较好,因此转移患者治疗方法的探索对改善年轻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今天的文献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感兴趣的亲也可以在自己研究的癌型中尝试基于年龄对患者进行划分,探索下年龄对于癌症治疗,预后生存等方面的影响,有趣的结果在向你招手哦。科研,就是要有一颗对世界保持好奇的心,多多尝试,多多探索嘛! 我们下次再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