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小说《水浒传》让打虎英雄武松的形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然,接老母亲上梁山享福,无奈路上老母为虎所噬,一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的黑旋风李逵也众所周知。而在笔记小说《夷坚志》里,倒记载了一位真正的搏虎英雄郑四客。
《夷坚志》先看看故事,来自《夷坚支景志·卷五》,网上找不到“景志”部分的书影,文章出自网上“中华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入贩贸纱帛海物。淳熙二年,偕其仆陈二负担至摘星岭,郑有姑,嫁于岭西十里间,将由径路往访之。日色已晚,忽值暴雨,不能前。遇一空屋,趋入泊憩,旋敲石取火,折苇篱炊燃。积槁下若有物蝡动,视之,乃三乳虎,亟以随身矛刺杀之,而用他木撑闭门户。少焉,闻撞扉声极猛,窥诸隙中,盖两大虎,其一衔物长数尺,顿于地,其一举爪穿阈中,意欲突入。郑以利刃断其三爪,两虎皆舍去。良久审听,如人呻吟,莫敢启关。迨旦出视,乃通判之女,为虎所搏,幸无损伤。郑负以下山,迤逦回县,送归林氏。一家方聚哭,不胜喜,厚谢郑生。郑因此小赡,亦惩虎暴,不复为商矣。
摘星岭,在县(宁海)南二十五里。旧名新岭,宣和中廉访史刘长卿自北至,以其山高峻,更今名。
——《嘉定赤城志》
翻译意思如下:
郑四客是台州仙居人,他做林通判家的佃户,后来有点积蓄了,也出门经商,贩卖一些棉纱、布帛等泛海贸易货物。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郑四客带着仆人陈二,挑着担子来到摘星岭。走在山路上,他想起有个姑姑嫁在岭西十里的地方,他想去看望她,走着走着,天色已晚,忽然赶上暴雨,无法前进,正好路边有间空房,他和仆人进去休息、避雨。郑四客敲燧石取火,把火点着,用的是折来苇子做的篱笆,生火做饭过程中,他看到房子里还有些干草堆,感觉下面好像有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三只小老虎!郑四客用随身带着长矛把小虎仔都杀了,再用其他木头把房门顶上。
没过多久,他听到外面有动静,有东西在猛烈撞门,他通过门缝往外一看,有两只大老虎!其中一只还叼了个东西,有好几尺长,它把叼着的东西吐到地上,用虎爪子开始掏门,而且虎爪已经从门槛底下伸进来了!郑四客拿起利刃“哗”的一下,把虎爪子砍断三只!最后,这两只老虎都跑了。
过了很长时间,他听外面没动静了,等再仔细听,听到好像有人呻吟的声音。他不敢开门,一直等到天亮,一开门,发现门口地上躺着个女人,原来正是昨天晚上被老虎叼来的,细看这女人,竟是林通判的女儿!幸好没有受伤。郑四客背着女孩下山,辗转的回到仙居县城。把女孩给林通判送回去了。到他家的时候,整家人都围在一起哭呢,以为凶多吉少,没想到大活人让郑四客给背回来了!林家喜不自胜,最后重金感谢郑四客。郑四客也因为这个事儿,家中条件变好,同时也惩罚了一方虎害。从此以后,郑四客也不做商人了。
说几句题外话。
从故事来看,宋朝时期,宋代时期,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松弛,农民有了较多的自由时间,在农闲时候,他们往往选择从事兼业来补贴家用,以维持温饱。一些佃农也常常兼作他业,郑四客出入宁海与三门交界的摘星岭贩贸纱帛、海物。是时,三门一带是日本、朝鲜等国与台州贸易的中转站之一,不排除郑四客是一名贩贸海外货物的海商的可能,也是有文献记录的最早可能抵达国外的仙居人。
通判,是州级副职,当年苏东坡便是被贬为杭州通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