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游戏,有点年岁的人都玩过。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女老师姓江,人长得很漂亮,眼睛又大又亮,仿佛一下子就能看穿你内心的一切隐秘,所以即使再赖皮的男生在她面前也要乖乖听话。
江老师常带学生们玩老鹞捉小鸡的游戏。她说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
游戏开始,班级的学生被分成两组,各组选出一个跑动灵活的学生当老鹞子,其余同学都是小鸡。每一队小鸡的前面有一个老抱子,老鹞子交换到另一组捉小鸡,老抱子在前面拦着,不让老鹞子捉到。而江老师,就是这个老抱子。小鸡们都手拉前边人的后衣襟,排成一队躲在江老师身后,相同的时间内,老鹞子在另一个组捉到的小鸡多,那他代表的组就获胜了。
每次游戏比赛,江老师都让各组集体研究策略。有的同学嫌麻烦,研究个啥,老鹞向左,小鸡就向右,一切都看谁跑得快。一次比赛中,有个同学跑的方向与全组相反,被带倒在地,结果后边的学生都脱离队伍,导致被老鹞子捉去了。
再玩这个游戏,同学们按江老师吩咐,开始研究策略了。有人认为小个在前,大个在后,因为每次躲避时都是横移,后边的人移动距离又远,而大个步伐大,移动快,正好弥补移动距离远的不足。小个子在前边,有老抱子护着,老鹞子自然难以抓到。而后边的大个子,跑动迅速,老鹞子也难以抓到。江老师见我们动脑筯了,又建议,要行动一致,就要选个人喊口令,以免左右移动方向不一致,拉倒或者拉散队伍。
后来我们班和别的班比赛,靠每组学生整体的团结一致和有效的方法,最终获胜。
老鹞子抓小鸡,激动人心的场面,给了那时的小学生许多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