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开复提及、周鸿祎使用的“微创新”一词,虽产生并运用于互联网领域,但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领域,企业管理领域、法律领域、行政领域、教育领域等众多领域都需要“微创新”。正是基于“教育改革需要微创新”这一前提,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李志欣的新著《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顺利出版发行。
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能称得上“微创新”?曾经听过一句十分调侃的话:“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干嘛还来一个微信?”现在套用这句话来说:“创新就是创新,干嘛还来一个微创新?”带着内心疑惑与思考,我翻开了李校长新著,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中,我找到了心中想要的答案。
1992年,李志欣校长被分配到山东省一所全县最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参加工作;2004年,作者被调往一所已连续十年全县倒数第一的学校;2007年,作者再次被调往教学质量连续几年落后的学校;2016年,作者又从京城名校育英中学调往城乡接合部薄弱学校密云分校。纵观近30年的工作经历,作者几乎都身处不同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一线,这使得作者深知这类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校本文化的缺乏、人性管理的欠缺、教师自我成长动力的不足、学生自主成长空间的忽略等。《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一书正是直面这些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此即“微创新”。“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该书正是通过“微创新”这一立足点和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微创新所联成的杠杆,来推动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撬动当下薄弱学校从薄弱向优质的发展。通读全书:“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阐释、创新的理论”实为该书的亮点所在。
一、独特的视角,激发阅读兴趣
叔本华曾言:“一个人要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我想这句话在该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览全书,作者并没有用高深的专业术语解释教育科学或改革,而是立足于观察者的视角,用他在校园日常生活里所观察与体会的一个个当下薄弱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来有条不紊地讲述着教育微创新的故事,既生动,又接地气。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可见,教育是不能离开生活的,没有离开生活的教育,教育离开生活将失去它本应有的活力。正因如此,作者愿意聆听校园里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从日常校园生活出发,观察校园生活中所存在的教育现象,并以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故事加以呈现,如:样貌未改的奖状、“规训式”的家庭作业、“虚假式”的学习、师生关系倒逼教师、校本文化的缺乏。在我看来,这些教育现象的体察对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教师发展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书中所记录的教育现象也正体现了当下教育正处于缺乏温度与人文关怀的状态下。
当前教育下,老师和学生仅仅是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存在师生间情感的关怀、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交汇。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弟子间的的相互对话、相互启发,俨然已消失于当下教育中。我想,我们有必要从传统教育观念中汲取智慧,有必要借鉴孔子所提倡的游学、乐学教育方式,进而彰显教育本该具有的活性与张力。与此同时,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当学生走出被框定的教室,走向自然,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检验书本中所学的知识,更能从自然、生活的体察中获得书本中难以获得的知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的视角就有一千种可能。当我们苦于如何进行或体现教育创新时,不妨转换一下自己的视角,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校园观察者的视角、以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来讲述着教育的微创新。这样不仅将“薄弱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以记录,也把诸如“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赋能”“教育自我”等苍白的名词赋予了鲜活的细节和情感的血肉,把枯燥难懂的教育科学理论装进了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校园实事里。既言之有理有物,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全方位的阐释,促进学校发展
《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一书秉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出发,综合运用观察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努力做到了宏观涵盖与微观剖析相结合。全书分“把成长空间还给学生、激活教师的成长活力、发掘课堂与课程的价值、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让管理走向人性化的关怀”五辑,力求从构成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学生、教师、课堂、课程、校园环境与文化、校园管理出发,对“薄弱学校到底怎么样才能激发其生命的活力,实现由薄弱到优质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出了全方位的阐释和分析。
在对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中,专家的引领与教师、学生等教育因素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回答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般缺一不可。该书篇章均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行文结构,对藏于校园生活里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发现与反思,提出了解决现象与问题的办法,即“微创新”。“微创新”体现在草绿色、天蓝色、粉红色、橘黄色的奖状;24名团员的指挥社团;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惩罚;为了学生而设计的校园;为学生赋能;创造性的课程设计;全学科阅读;人性化的学校管理……
写至此,我陷入了思考:如果将上述教育微创新的思想得以在同一学校中体现,那么这所学校会是我心中的理想学校吗?
传统教育中,关于理想学校的定义,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关注的往往都离不开学生的成绩,似乎那一张张被赋予分数的卷子比其他一切都更具有说服力,此即体现传统教育的两大痼疾——唯分数、唯升学。于是乎,学生就有了上不完的补习班,做不完的作业,答不完的卷子。然而,当你问及学生心中的理想学校时,大概率的可能甚或是必然你会听到千奇百怪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往往于不涉及自我的成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究其原因,不外乎于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未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得以彰显。传统教育模式下不是学校为学生“服务”,而是学生为学校“服务”。
与传统教育不同,书中提及的教育微创新思想,无不体现了新时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示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尊重。这不仅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也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这亦与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仁”的道德伦理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当学校成为充满爱与美、关怀与尊重的地方,那么学校就更像是自然,它只需要给学生提供一方自由呼吸与生长的生态环境,并赋予学生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和“水”,然后静静等待,便会收获“花”、“草”、“林”“田”“湖”。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将书中关于教育微创新的思想赋予同一所学校,那么这所学校会成为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勿以善小而不为”“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正所谓:尽精微,致广大。从细节处出发,创新并完善每一个细节处,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成长、教师的自我发展、学校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学校从薄弱到优秀,从优秀到更加优秀”的质的飞跃。
三、创新的理论,丰富教育改革
我国自古就是重视教育国家,教育在我国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深知教育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这既是教育自身秉持的特性所赋予的,也是时代的变化所需要的。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中,我国已经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教育理论,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此同时,我们也懂得继往才能开来的道理。因而,新时代下的教育理论创新也必须在传承前人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新的发展。所谓“新”,在我看来,它可以是在旧有理论基础上的发展,使得其适用于现有的时代背景,也可以是从未出现过的、全新的理论,使得其丰富现有的教育理论。
《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一书即在充分吸收孔子、苏霍姆林斯基、斯宾塞等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颇具创新意义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总结,如:“成就每一个人”“在这种‘无为’的管理方式下,阅读的‘星星之火’一定会慢慢‘燎原’”“谁有思想,谁就是学校的领袖”“在差距中寻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自主成长,自主阅读,这才是教师生命的底色”“教育就是一次微笑”“尊重每一名教师的素养,成就每一名学生的兴趣”“让课程自然地生长,让文化自由地绽放”“基于课程标准目标以终为始设计”“‘全学习’让课堂变得更智慧”“每个人在欣赏和尊重中主动向对方敞开心灵的窗户”“摒弃匆忙行走的习惯,走向学生的内心,邀请学生体验生活”“文化自觉的学校,就像一方池塘”“我们看学校的理念不能只见口号,我们要窥视它的角角落落、时时刻刻”“常规孕育特色,创新成就品味”“学校的校歌,不仅仅挂在墙上,旁边还挂着耳机,可以聆听”“从‘全学科阅读’到‘全学科育人’”等等。
上述诸多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不仅使教育的改革向细节处推进,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细想,如果这些教育理念能真正的付诸于实践,那么,未来的校园不在是学生口中的“监狱”,而是学生心中的“天堂”。老师也不在是学生眼中的“恶魔”,而是学生眼中的“天使”。学生更不在是只会学习的“机器”,而是会学习会思考会生活的“精灵”。
当我们从细节出发向深层探微,往往能获得最为真实、深刻的感受与体会。教育亦是如此。该书所关注的正是校园生活中并不容易察觉到,却对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推动力的一些细节之处的现象和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术态度。正是从微观和细节处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更深入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而更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微创新。
(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任晓燕 王曰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