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在德国参加过一个“正面管教”的父母训练营。开篇第一课,老师让我们在一张白板上写下对宝贝的种种期待。片刻之间,各种美好的品质就填满了硕大一张写字板:
善良、勇敢、智慧、勤奋、聪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年过去了,虽然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当年写下了怎样的期待,却依然会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希望我的孩子怎样长大?
越来越明确的一个答案是:我希望他们像一种坚韧的植物,满含着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生长。
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留意对儿童"自驱力”的培养,并开始寻找儿童拖延、丧失主动性、无力感、懒惰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幸运的是,Gokid团队在小程序里尝试使用了“打分与兑换”的方法,用来激发儿童的自驱力,并且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积极的反馈。
为什么说“打分和兑换”这个简单的操作,可以培养儿童的自驱力呢?
回望生命之初,我们常常可以从小婴儿的身上看到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许多儿童慢慢失去了这种生命的源动力,出现了拖延、消极抵抗、不主动、赖皮等等让家长感觉棘手的问题。
深究其原因,可以从一种被称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术语说起。即使你不了解这个术语,也一定听说过这个实验:
1965年,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将小狗放进一个带电击装置的笼子里。起初,小狗在受到电击时会拼命挣脱牢笼,但在连续失败后会渐渐放弃这个想法。之后,尽管这只小狗被放入另一个能够轻易逃脱的笼子,它却已经失去了逃跑的能力,只会待在角落瑟瑟发抖的等待下一次电击的来临。
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具体是指在反复打击与失败之下,对环境充满了一种不确定感,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无法改变,从而失去内心的源动力与驱动力的心理感受。
中国父母常常会在教育子女时犯下“爱之深、责之切”的错误,不自觉的剥夺孩子自己主动探索与尝试的权利。如果孩子不断积累这种被过度保护、甚至是被过度控制,无法改变自身处境的失败体验,则很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丧失原有的自驱力。
可见,孩子不能自发的去努力,往往不是因为我们的鞭策不够。恰恰相反,很可能是我们的掌控与鞭策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
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切断了小树苗的水源,它虽然暂时还活着,却已经没有什么生命力了。
让我们回到这个话题的开端:
为什么说打分这个简单的操作,可以帮助培养儿童的自驱力?
因为这是一个将“对生活的掌控感”还给儿童的过程。
通过与宝贝友好协商,有哪些事情可以加分,哪些事情可以减分——比如说,阅读一本书,可以加30分;整理书包与书桌,可以加10分;而与妹妹吵架,会被扣掉30分;——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明确的“规则意识”,也可以让儿童初步了解到改变自身处境的方法。
进一步的,我们再与宝贝商定积分兑换的规则。比如看动画片、吃小零食、买一个小玩具等等,他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兑换,而不是靠歇斯底里或者死缠烂打来得到。
在这两个步骤所组成的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获得他对自我力量的感受和对这个世界的掌控感。
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对积分的合理设置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一个小男孩说他永远都不会用50分来兑换一只冰淇淋,他宁肯用20分去听一个故事。
在这个例子中,父母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纠正了孩子爱吃垃圾食品的坏习惯。
所以说,这两个步骤是我们将“掌控感”一步步还给孩子的过程。每一次的打分与兑换,都是一次对于“规则意识”的练习,对儿童自我“力量感”的强化,也是将生命力与自驱力还给宝贝的过程。
如果可以给这世上每一对父母一对白板,相信任何一对父母都可以将这张白板填满:坚持、专注、有爱。。。自驱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毕竟,我们的宝贝能不能做到坚韧,能不能做到专注,首先且最终取决于,他到底,想不想要这样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