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1)
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楞严讲义 2017-03-12
佛法乃心法,乃生活中法;
非宗教、非信仰、非文化、
更非迷信,无非一个真字!
祂从哲学高度、科学层面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佛历二五五四年·慈航净苑
▌经文....................................2
▌开堂白..................................3
▌总释经题................................9
▌如是我闻...............................29
▌正解经文...............................39
▌附记..................................143
▌经文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开堂白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版本是由唐朝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所译。这在三藏十二部经中,既可以称为一部大经,也可以说是一部小经。所谓大经,是讲它的包容量,《心经》为一切万法所依之本;所谓小经呢,它的篇幅最小,260个字。那用《心经》来概述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再合适不过,这就是小大不二。
我原计划是准备利用这个夏天,给各位讲解一部《妙法莲华经》,那么中途怎么改变这个计划呢?这有两个缘起:
一个缘起,是江苏一些弟子呼声很高,要求我尽快出版所有的讲记。想来想去呢,得先小后大、先短后长,所以先把《心经讲记》和《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予以流通。末法时代众生心地脆弱,急功近利,恨不得几句话就开智慧。根据这个特点,我决定把这部经重讲一遍,把它作为一个标准本来流通。
第二个缘起,这几年越发感觉到,古今中外许多的《心经》注解和讲义等并不圆满——在关键的字眼上,什么「诸法空相」啊,「以无所得故」啊,仅仅讲成禅宗见空性的境界,这属于错会如来义。那么,把这样一部经讲清楚,对于道场的修学次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佛法今后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这次在文峰寺用45天的时间讲了一部《法华经》,佛在《法华经》中五次提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广流通于南阎浮提;再回顾到佛在《楞严经》反反复复讲,末法时代如何如何……我这次特别感慨:佛不讲一、二,也不讲三、四,唯独咬住第五个五百年,是什么道理?佛把如来灭后佛法发展的三个时期分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佛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就是咬住末法时代,是何道理?
我猛然想起,现在正是处于如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今年是佛历二五五四年,减去佛的世寿八十年,是不是后五百岁中的第474年呐?好好想这个道理,佛为什么时时抓住这个时空点?那么我们在这个时空点弘扬这部经,佛在两千五百年之前知道不知道啊?对他而言,不过是当下一念的事情。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谁得大受用。同时,现在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佛法的传播非常有利。那么,在这样一个关头,讲清佛法的真谛,使佛法深入人心,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这是第二次下扬州,大概有五六个居士拭目以待,而且讲了:「师父啊,你这次来,不瞒你说,我们是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拉得长长的,看你与《法华经》上讲得是不是一致。」因为我第一次去讲了《佛说阿弥陀经》和《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以后,引起很大质疑,认为我是讲邪法。听经闻法当下能成佛?从来没有听说过!当他们读完《法华经》,最后感慨万分说:「师父啊,经过我们的印证,您把《法华经》原汁原味地开示明白了。」特别是《法华经》涉及到当下成佛(分真即佛),少说几十处。
《楞严经》讲到:摩登伽女听佛几句话当下证三果罗汉(她之前连罗汉是什么都不懂);再听文殊菩萨几句偈颂,当下证四果罗汉,这还是小乘果位1。憍陈如比丘听佛传了「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当下证四果罗汉2。舍利弗听马胜比丘四句偈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实际上凭借前两句偈颂,当下证初果罗汉;然后皈依佛陀,再听一遍四圣谛,当下证四果罗汉3。在《楞严经》倒数第二段讲,一个马上就要下无间地狱的十恶不赦的大坏人只剩一口气了,听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罪障消除,变地狱为佛土4。
而在《法华经》,这方面讲得太多太多5。《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讲:听闻一篇《如来寿量品》,无量众生证罗汉、辟支佛、菩萨、乃至等觉菩萨,特别是讲「尔时」6;最后还讲,对《法华经》一念信解,功德有多大呀?比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法门(实际包含了无量法门)——八十万亿恒河沙劫的功德还要大无量倍7。就是一念信解而已啊!好好看佛的金口玉言。
成佛就是一念的事。《楞严经》怎么讲的?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8;何籍劬劳,肯綮修证9。佛就是这么讲的,无修无证,哪里要你修?哪里要你证啊?祖师大德也是这么讲啊10: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一步登天。你本来就是佛,只看你悟不悟。但是无修无证,不妨修不妨证——我们讲无修无证,是指证到分真即佛,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要证圆满之佛,还要修,还要证;同时,为了教化众生,我们还要示现有形有相的修证,自他两利。
下面,介绍《心经》在整个宇宙万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知道,法华道场以《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心经》和《佛说阿弥陀经》这四部经作为指导经典。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就是因为这两部经说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华经》跟《楞严经》是一部经,《楞严经》的另一个经题就叫《大方广妙莲华王》11。《楞严经》从正面与反面采取有破有立的这种次第,由浅入深地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法华经》呢,以正面肯定的方式高度概括《楞严经》所阐述的真理,并且反复强调「华开莲现,即因即果」12。
《心经》是从理论上,从性上,高度概括《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是从相上来高度概括《法华经》《楞严经》。但是在解释《心经》和《阿弥陀经》的时候,都必须从性相不二这两方面展开。有些法师把《心经》仅仅解释成禅宗的见空性,把它判为初住位的菩萨;或者高一点的层次呢,判为初地位——这是不对的,《心经》是圆满如来果位的境界。也有些法师把《阿弥陀经》讲成了藏教菩萨的着相修行。这是对两部经典的曲解啊!
自古以来把《阿弥陀经》说为「法华秘髓」13。你如果把它讲成藏教菩萨的境界,能叫秘髓吗?只能叫皮毛,是变成《法华经》的皮毛。为什么这几千年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啊」?这可是定论呐。直到现在《法华经》传开以来,这个问题已经画上句号。
通过这部《心经》,我会把各大宗派一些主要法师的论点提出来研究;但要注意一个倾向——某位法师讲的这个法不究竟,并不意味着他不是菩萨。因为我们没有对他所有的著作进行全面的研究,也没有必要去研究,我们只讲这个法对不对就行,涉及不到人我是非。这是从究竟了义之处来看《心经》所起的作用,它和其他三部经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再从三藏十二部经来看,《心经》是恒沙经典的心经。注意,如果是把它解释为禅宗的《心经》,那藏教以谁为心经呐?圆顿大法以谁为心经呐?是不是?它是整个一代佛法的《心经》。
再者,《心经》是十法界一切万法之心经。不管佛法、外道法、邪法、伊斯兰教、天主教、儒教、道教,乃至泥巴教、树木华草教、牛教、马教、狗教……没有哪一法不是《心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随拈一物,这个茶杯是不是《心经》呢?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头牛,任何一个泥巴瓦块,当体即是一真法界;它不失一丝一毫,不多一分一厘,这叫《心经》。
我们耳闻、目睹、身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黄金、人民币、牛屎、狗粪、臭虫,更不用说天人鬼畜,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念,都是佛14。你明白了,这叫见佛,这叫明心见性。外道把开天眼、开天耳叫作明心见性,就是向往那个天堂的庄严,鄙弃那个臭垃圾堆,这是走火入魔。垃圾堆是谁啊?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当人当下一个念!而圆顿大教的明心见性,就在当人当下这一念!你是不是明白这一切万法都是一念变现的?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这叫见佛,这叫见性。《法华经》讲得很清楚啊!佛跟舍利弗讲:「能够听你讲《法华经》,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则为见我,则为见你,则为见诸佛菩萨。15」佛并没有讲,能看到我这个肉身的人叫见佛或者见性!而且,成佛在当下,也就是《妙法莲华经》的「一念信解,蒙佛授记16」。
注:
1.《楞严经·卷七》: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注:爱心永脱,是听佛讲了四圣谛时当下证三果,成阿罗汉是听文殊菩萨偈颂当下证四果。具体参照《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又,《楞严经·卷六》: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2.《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当佛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时,阿若憍陈如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虚空中,八万那由他诸天亦离尘垢,得法眼净。
3.《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时舍利弗。闻阿舍婆耆说此偈已,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道迹已,心大踊跃,身诸情根,皆悉悦预;
尔时,世尊为舍利弗及目揵罗夜那,广说四谛。二人即得阿罗汉果。又复为彼二百弟子,广说四谛。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乃至亦成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即与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大阿罗汉。
4.《楞严经·卷十》: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5.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6.《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7.《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八》: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棃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数譬喻所不能知。
8.《楞严经·卷七》: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9.《楞严经·卷四》: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10.《楞严经讲义·卷九》(圆瑛大师·著):肯綮修证,即劳筋苦骨,勤勇修行之义。佛意但能达妄本空,妄空真显,何必求索妄因,劬劳修断,而冀证入耶?此段文乃是顿教法门,直指向上一著,无修无证,需善体会,不可错解。
11.《楞严经·卷八》: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12.《楞严经讲义·卷十八》:此第四题(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要妙为名。上七字为最妙,属显题。大方广,以次为体、相、用三大之义。大者、直目性体,横竖无际故;方者,具足德相,恒沙称性故;广者,称体妙用,出生无尽故。《华严》具此三大,斯经亦具,益见与《华严》同旨矣!妙,名不可思议,莲华,喻如来藏心,因果交彻,染净一如,略取方华即果,处常、净二义。王者,自在之意,亦见斯经与《法华》同条共贯矣!
1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藕益大师·著):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14.《楞严经·卷九》: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15.《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16.《法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总释经题
下面,开始讲经题。它有多种说法:一种直接说为《心经》;一种说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说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地,我们按照第三个经题来解释,更能完整、准确表达佛法真义。
摩诃:这是一个印度的梵语,可解释为「大」。其实它根本不是「大」,但是在汉语里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勉强用「大」。大乘,实际上叫「摩诃乘」。那么一讲到「大」字呢,我们很容易按照汉语的习惯联想到——比如西瓜比葡萄大,地球比月亮大。你这样解释是诽谤佛法。真正讲「大」字,它不是大小的大,大小的大是对待之法,这里的大是绝待之法,它在讲真心本来面目。
我们先从字形结构来看:一字加一个人字,一人之相,在茫茫宇宙中是不是微不足道啊?可是字义却是大,相小义大,大到什么程度啊?十法界没有一法不包罗其中,这本身是不是讲小大不二啊?讲到这汉字的结构啊,我们感慨万分!这是诸佛对中华民族的情有独钟!在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文字能够与中国的汉字相比。许多汉字就是在揭示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里呢,我们回顾一下它的缘起。
大家知道,诸佛出世先在第四层天兜率天内宫观察四千年。兜率天一天等于人间四百年,那么四千年就将近是人间的六千亿年。观察什么17?比如佛当年住世八十年,道场设在哪里;有哪些过去世已经成就的弟子来护法;有哪些还未成就的弟子,这时来成就他们;再看佛灭度一千年的正法期间,法运如何;像法一千年期间,法运如何;末法一万年,法运如何?佛不光是观察,还通过他的神通法力、道力来定计划,来调理,明白吗?哪一朝、哪一代、哪一些人集中在一起,在哪里的道场,我们经历了才知道,而佛早就事先安排。
既然如此,佛在娑婆世界第八千次示现成佛、示现灭度后18,佛法传到中国,那中国古汉字的创造,是不是有备而来啊?是不是都在佛六千亿年的计划和掌握之中呐?那么我们今天按照汉字的字架结构来分析佛法,应该相信吧?这不是一个字两个字啊!一定要明白,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空点,举足轻重!法华道场的佛子,任重道远!
下面呢,从时间、空间、万法、万相这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观照这个摩诃,观照这个大。
从时间上来讲,世人看来,是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大,时间越短就越小呢?那在佛法里,无量百千万亿年,与当下这一秒有没有区别?都是当下一念而已啊。那么,这里有没有哪一位不是唐朝人啊?有没有哪一个不是秦朝人啊?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大通智胜佛时代的人啊?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威音王佛时代的人啊?我告诉你们,在这里的统统都是出土文物,老古董,我们都是无量寿。从无始劫以来,我们谁死过没有啊?古与今,时间的长与短,是不是就一个念啊?这叫大呀!好好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你会热血沸腾,感慨不已。十世古今当下一念19,那未来的无量百千万亿劫的一个人是不是我啊?时间只是人类的一种错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以后,时间差就明显产生了。但现代科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它目前没有办法突破时间的束缚;而我们呢,通过禅定功夫可以突破。这样从时间上来观照大。至于时间是怎么产生的,空间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留到下一步来深入开示,以及第一块泥巴怎样产生的,第一片风、第一滴雨是怎么产生的,都要弄明白。诸佛出世就是讲这个法,天地万法来龙去脉怎么回事。
讲这样的法要有勇气,其实只有胆小鬼才敢讲,为什么?有一位比丘尼说:「哦,那个印广法师啊,我知道,那个人胆大包天呢,什么都敢讲啊!」其实我最胆小,为什么?因为我讲的法,都是佛在《法华经》《楞严经》里讲的法,我不敢不讲。《法华经》讲了,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就是为了讲这个法。可是古今中外有几个人敢相信啊?所以佛讲众生是可怜悯者啊20!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你都不敢认可,还学什么佛啊?学什么法呀?还以为自己懂得什么,其实什么都不懂21。你懂得越多,离开真实智慧越远。
第二个呢,从空间来分析「大」。在世间法里:中国到美国几万里,地球到月亮多少里,现在还有什么太空、外太空……是不是认为空间很大啊?我们在一片国土,在一个小家庭中,认为这个空间很小,错了。讲到第一义谛,一粒微尘、一草、一丝,尽足为一真法界,一粒微尘都是无量的法界;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就是这一粒微尘,更何况一个人啊!究竟成佛以后,我们就能刻骨铭心地印证到无量的太虚空和无量的万法都是自己当人当下一念。整个宇宙空间之大,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怎么无内呀?这支铅笔,每次把它分为二分之一,你能不能分完呐?不能。整个的虚空之大之小,都是一念变现而已。从空间上来讲啊,叫做小大不二。
以气球手套为喻(医用橡胶手套吹起至满;此段内容看视频比较容易理解):手套的掌心空性为大虚空,大拇指为小虚空,这个小虚空跟大虚空能不能分开啊?可众生非要妄想分别啊!我这个小家庭仍然是小虚空,外面是大虚空,这个小虚空跟外面的大虚空是一还是二啊?是一,对不对?我从墙壁上凿一尺洞,就有一尺虚空出来,是不是?那在我凿墙之前,这个空在不在?如果不在的话,能不能出现?这个空与大虚空能不能分开?所以这个虚空有没有大小之别啊?跟时间一样,有没有长短之别?你这一生一百岁的寿命很短,这一百岁是不是无量寿啊?你死过没有啊?能不能分开啊?要突破我们的惯性思维。
第三,再从数量的多少而言。按照世间法,东西越多是不是体积越大?越少是不是越小?那么想一想:我们做梦,梦到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梦到了许多许多许多的人;那这个时候你的体重有没有增加了一百万亿吨?醒来以后,你有没有减少一百万亿吨呢?那无量的人、无量的山河大地,是不是你做梦的那一个小脑袋在变现啊?多与少是不是都是你?有没有哪一样不是你啊?梦中的高山是不是你自己?梦中的大海是不是你?那既然都是你,那高山是不是就是大海?那你梦中的爸爸是不是就是梦中的姥爷?是不是你梦中的小外孙女啊?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啊?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我们从梦中醒来。现在之所以不能感受到一切万法都是我,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你执着这个肉身是你,你心执着在这里,没有办法与整个山河大地感应道交。
再看「手套大法」。大拇指是高山,食指是大海,中指是释迦牟尼,小拇指是白骨精……这里的东西是不是一个东西?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所以阿弥陀佛往内观(看手套空性),他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他,连牛屎狗粪都是他,山河大地也是他,所以有没有谁障碍他啊?他这个心量打开了,与万法融为一体。他需要变现一个肉身来教化众生,他可以随时千变万化,因为他证得了自在啊。比如变现一个丈六金身或者千丈卢舍那身,但都是用来教化众生而变现的。那猪八戒在指头往外看,他不承认这些东西(所有的指头和空性)是他,因为他只执着这个小拇指是自己,是不是?所以他自私其小,自己障碍自己。就像你非要执着这个肉团就是自己,真的是吗?
再看气球手套。大拇指是八万,食指是零点二,食指的零点二是不是大拇指的八万呐?这个多少有没有区别?因为它是一个气球啊。你梦到八万头牛,九千只羊,一个苹果,那八万头牛九千只羊是不是就一个苹果啊?这个多少有没有区别啊?轻与重,也是没有区别啊!用世间法来讲,越重是不是越大啊?越轻是不是越小啊?连轻与重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
鸠摩罗什法师还是七岁小孩的时候,就把千斤宝鼎拿到手里玩,其他人惊叹万分:「哎呀,这个千斤宝鼎我们十个人都抬不起来。」当他听到这句话,头脑里有了重量的概念以后,宝鼎「唰」地一下掉下来了,再怎么推,纹丝不动。一刹那间,天地之别。所以重量的概念是不是我们的妄想心呢?所以如来藏中没有哪几个法不是哪几个法,这叫「大」。千万不能理解为世间法的那种对待之大。
第四,涉及到万相来讲「大」:万相就是生、住、异、灭。那灭了,都没有了,不要说大,连小都谈不上,是不是?看我这个拳头,拳头变现了手掌,拳头灭了没有啊?(没有)。如果拳头灭了,手掌还有没有了?那手掌生了没有啊?这生灭之法都是虚妄。那白天黑夜是不是妄想啊?
那么还涉及到无形无相,按照世间法来讲,有形有相讲大讲小说得过去,无形无相连小都说不上,孙悟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茶杯,你还能不能看到孙悟空?但茶杯是不是孙悟空啊?虽然无形无相,那他是不是真正的孙悟空啊?所以在佛法里把无形无相方便说为自性。注意啊,你懂得了方便说为自性以后,有形有相是不是自性啊?都是,这才圆融。我们是证「一心三藏」,在《楞严经》叫「真真如性」——我们不是证真性;也不是证如性;也不是证真如性;也不是证空性,我们是证真真如性。
以上就是从时间、空间、万法、万相四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大」。由此看来,这个大字是不是包罗万相啊?这就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这个大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当下是不是如是我闻呐?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把摩诃解释为大字,你这么听了,心大了没有啊?这叫自性流露;而不是背诵名相概念、打官腔,念讲稿。
有人认为我很有智慧,你错了。我出家之前,家里的师兄(爱人)经常讲:「哼,你这个人啊,只有七岁儿童的智力。」我女儿更厉害:「七岁?我看只有三岁。」我就是这么个愚痴的人,不知道上当多少次,哪个讲话我都相信,从小就是这样。在佛法里讲,聪明反被聪明误,愚蠢人得大利益。这我能做到,你们能不能做到啊?能不能?(能)。即使没有文化,一字不识的老爹爹、老太太,照样能够像我一样讲经。只要明心见性了,怎么样讲都行,拖泥带水、结结巴巴都没有关系,「依义不依语」。我曾经讲过,只有把「如来藏」的道理搞明白,你才可以参考祖师大德的注解,借用他们的语言来圆满自己;否则你有可能被转了境界。
这是对你们的慈悲和关心。你学得太杂,就会产生障碍,继而怀疑师父说法。你如果只是瞪着眼睛,拉长耳朵,盯住师父不放,看他讲的法与《法华经》《楞严经》《心经》有没有违背的地方,按照这个次第来,你得大成就。你讲到哪里通到哪里,连泥巴瓦块都可以讲出「如来藏」。特别是已经登台讲经说法的法师,你要参考其它资料,必须经过我的同意。这是血的经验教训,有些讲经法师已经被转境界。
我讲经不是对祖师大德的注解按部就班,什么五重玄义、十门开启;还有什么四悉檀、七种共解……我不是不懂,而是需要按照现在的时代风格,单刀直入,立竿见影。这个问题很尖锐,因为我要重点培养一些讲经的人才;要想成就你们的话,用不着这么啰嗦,这可是真的;到将来人均寿命十岁的时候,可能十分钟就能讲完一部《法华经》,那时候人命短暂啊!
下面,继续讲经题,般若。
般若:由梵语音译而来,可勉强解释为「智慧」,因为没有比智慧更好的名相来代替。在佛法里,世间的智慧掌握得越多,离开真实智慧越远。因为迷失了真性,他只知道在外尘境界中执着、分别、妄想,这种智慧不过是世智辩聪。所谓世智辩聪:我会带兵打仗、我会安邦立国、我会写诗、我会作词、我会绘画,等等那些所谓的名人,这都是世智辩聪,在三途八难里排为第七难。所以越是在世间法里显得高贵显赫,我执越重,很难悟道。那为什么用智慧来解释般若呢?它有那么一点味道而已。解释般若,往往从三种角度来分析:
一者,实相般若。按照分别法而言,把它说为无形无相、本来存在的真实智慧。这种智慧无形无相,但是一切有形有相的智慧都从它起用。比如,我通过语言文字来讲经,是不是智慧啊?这叫「权智」,是方便智慧。那么在没有讲「一心三藏」道理的时候,这个智慧在不在呀?在,你们能不能看到啊?我能不能看到?我也看不到,是不是?虽然看不到,它在不在啊?一定在。它不在的话,我想不出来,这叫实相般若,它是本来存在的;再比如,我们能够走路、吃饭、穿衣,这是不是一种智慧?都叫权智。那么在吃饭之前,走路之前,能吃能动的这种智慧在不在啊?在。如果不在的话你没有办法用起来,贵在体会。那种无形无相而真实存在的东西是我们的根本智慧,这叫实相般若。
二者,文字般若。我把这个「如来藏」的道理,是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了?如果没有语言文字的话,怎么开示呀?这叫文字般若。想一想,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孙悟空变成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孙悟空?
那我们通过文字般若再回光返照到我的实相般若,这叫「观照般若」,也就是第三种般若。有了观照般若,你的许多烦恼轻松化解。「哎呀,原来所有的人都是我啊!」你会不会再去害他呀?你会不会再去跟他斤斤计较啊?
注意,这三种般若,当下是不是一个般若?是不是每一种般若同时就是三种般若?实相般若,它离开语言文字相,离开意识、思维相,如如不动,法尔如是。虽然如如不动,那个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它当下具足不具足?所以实相般若当下就是文字般若,就是观照般若。那么在显现为文字般若以后,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是不是观照般若啊?那么我们在进行观照的时候,能不能甩开实相般若?能不能甩开文字般若啊?不能。
所以这三种般若当下次第圆融。再以茶杯为例,比如这是孙悟空,为实相般若。孙悟空摇身一变为茶杯,茶杯是不是文字般若?那么这个茶杯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孙悟空?那么孙悟空在没有变现茶杯的时候,当下是不是茶杯?那么能变来变去的那个变,是不是观照般若?孙悟空当下有没有变的能力啊?这个茶杯当下是不是就有变的能力?
注意听啊,这三种般若是不是讲「阿弥陀佛」?是不是讲「如是我闻」啊?记好,「百界千如」,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法华经》讲了「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你把这个问题通达了,宇宙万法都能通达。
讲般若,与其它名相概念对照,实相般若是不是「如、空」?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不是「是、不空」?那么观照般若和文字般若当下是不是实相般若啊?是不是「不空空」?「不空空」是不是「空不空」?所以,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
那一个人当下是不是具足三种般若?你会吃饭、穿衣、讲话,这是你的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不是有形有相啊?那么在没有吃饭、穿衣、讲话之前,你这个东西存在不存在啊?那是不是实相般若?
越是真理越简单,千经万论就是在讲一个「阿弥陀佛」,讲一个「如是我闻」,讲一个般若,讲一个大——简单到就是一句话,就是一个字,就是一个点。你明白了一点,所有的东西都明白;简单到你解脱以后,抓住当下这一念,随心所欲,千变万化。
《法华经》《楞严经》就是来给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当年讲的三藏十二部经,是佛恒顺众生而已22。那破除了这个迷信以后,迷信当下就是真理啊!当下就是「如来藏」啊!你能不能把它扔到心外去啊?从「如来藏」而言,连垃圾、臭狗屎都是释迦牟尼23,都是「般若」,何况三藏十二部经啊?
对于明心见性之人,哪里存在谤佛、谤法的问题啊?你把佛说成是天仙,说成是泥巴瓦块,都行,泥巴瓦块是不是我啊?没有什么赞叹、诽谤之说,这是证到无分别法。但是,如果你不明所以,信口开河,焚经毁像,必下无间地狱。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于不同根机的人而言,所起的果报天地之别。开大智慧的人处处自在,嬉笑怒骂皆是行菩萨道。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修小法很苦很累呀!他提心吊胆,走路都生怕踩死一只蚂蚁;眼睛不敢往两面瞟,超过前面第四步,你就是破戒;男众跟女众讲到第五句话,就是破戒;男女相隔一百步才可以对话——看上去修得很认真,越修情执越重,不能成就。在《楞严经》讲,叫「想升情坠」。思想负担太重,必然往下坠,你说冤枉不冤枉啊?小乘法有其名而无其实,是佛的方便引导之法,可以作为悟后进修、增上品位的法门。
明白「如来藏心地法门」就知道:一切法都是我一个念变现;纵讲第二义,也是我过去世的父母儿女。对这个法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的人,你叫他去破戒,他愿意不愿意啊?不愿意!而且不需要你教!这个心戒叫「一戒一切戒」。现在有些人懂得了一点三皈五戒、什么菩萨戒、比丘戒,就牛皮吹到天上去了;他自以为会持戒,诽谤大乘正法道场。在《楞严经》里,佛让文殊菩萨选一个最适合娑婆世界众生修行的法门,文殊菩萨最后只选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是不是把包括优婆离的持戒法门在内的二十四个法门统统否定啊24?
但是也要防止有人利用大乘心戒:既然持小乘戒不能成就,那我就不持小乘戒。这是断章取义,不可以这样逻辑推理!对初机修行人而言,不求开悟,仅仅持小乘戒为正修,不能成就的。持小乘戒,不能成佛,不能成就;如果不持小乘戒,你连人身都得不到,连畜生身都得不到。
「如来藏心地法门」叫慧共戒,也叫道共戒。开了智慧,见道了,一切的大戒、小戒能够圆融、圆满、圆通。不开智慧,你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25,所以这个般若智慧不可思议啊!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佛怎么讲?一念信解〈如来寿量品〉——也就是开了一念的智慧,明白天地万法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你比受持三皈五戒、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无量法门无量劫的功德大无量倍。《法华经》为「诸经之王」,佛为诸法之王,法王在经王里讲的话怎么敢轻慢,怀疑?你有一点点疑惑,都要遭受果报——这是佛在《法华经•譬喻品第三》所讲,你对受持《法华经》的人皱一皱眉头,乃至敢怀疑《法华经》,敢轻慢受持《法华经》的人,你都要下无间地狱26;地狱出来以后,做人、做鬼、做畜生,浑身流脓流血、瞎眼、耳朵聋、歪鼻子、歪嘴巴。
我们现在处于佛灭度之后的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时代」。这期间就是靠斗诤,斗,则生存;不斗,正法就要灭亡。《法华经》和《楞严经》就是在斗诤中产生——不仅斗歪门邪道,还要斗佛门内部的偏见邪气,还要斗佛自己讲的三藏十二部经,一斗到底,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啊!
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一部《法华经》,为了讲「阿弥陀佛」,就是讲一个「如是我闻」,讲一个「大」,讲一个「摩诃」,讲一个「般若」,就是为了讲一句「五蕴皆空」,讲一个「诸法空相」,看你懂不懂。
我们继续讲经题。「波罗蜜」:可译作「到彼岸」。到哪个彼岸呢?极乐世界,叫彼岸;回归大光明藏,叫彼岸;成佛了生死,叫彼岸。所以这个波罗蜜呢,也可解释为运载工具。这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来藏」,就是大乘佛法,以此作为波罗蜜,作为工具。
那么有些经典呢,叫「波罗蜜多」。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这两个名相都是一样的——比如讲太原、太原市;也有一种认为波罗蜜是到彼岸,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之上——到彼岸呢,就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到了彼岸,他已经不受六道轮回之苦;到彼岸之上呢,是成究竟圆满之佛。这两种解释可以圆融,都很好。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讲「心」字了。「心」有多种:有佛心、菩萨心、天心、人心、牛心、马心、狗心等无量心;还有泥巴心,瓦块心、树木华草心,没有哪一样没有心。这才是彻法源底。
我们会种种的思维、观照、分别、执着,这都是无量的心在起作用。那么这无量的心,在我们思维的当下,是不是都有形有相啊?注意,这些通通归于「不空如来藏」,归于「弥陀」。在没有思维,没有动脑之前,我们那个能够思维、能够分别的东西在不在啊?虽然在,它有没有任何形相?这就是说,无量众生的无量心意识,都是一个心,是不是?这就是弥勒菩萨在《楞严经》讲啊:从识性流出无量如来。那个识性,识讲到性,就是我们共同的一个心、共同的一个念;流出的无量如来,包括我们的种种意识心、妄想心;包括天、人、鬼、畜、树木华(同「花」)草,依报、正报通通包含在内。对这个「心」呢,这是从无分别到分别,先从总体上把握一下。
经题最后一个字,「经」:这个「经」字是一切经典的通题,梵语叫「修多罗」。印度有一种贝多罗树,树叶很大很结实,不容易毁坏。最初的梵文版佛经就是刻在树叶上。据说当年一部《法华经》用树叶串起来有八里路长!我们要感慨前辈菩萨的劳动成果,那么多经典变成树叶整理起来,保存几百年再翻译过来,谈何容易啊!那么这个「经」字当初翻译为「契经」,后来为了图省事只用一个单字叫「经」,但是解释的时候仍然要按「契经」来解释。所谓「契」就是上契诸佛智慧,下契众生根机。通过这个「契」,通过这个「经」,把佛法僧、万法万相连持为一个本体,即佛、即法、即僧、即经、即万法。所以「经」就好像一座桥梁,好像一根纽带,把万法连持一个本体。
那么历来经家往往从「贯、摄、常、法」这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经」字。注意,从每一个角度理解,我们都能开大智慧。
「贯」:方便法来解,如果一个人讲话语无伦次的话,是不是闹笑话呀?本来该说:「啊,我口渴了,我要喝水。」你不能讲:「啊,我口水了,我要喝渴啊!」这个讲不通。写文章也是一样,必须要连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写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啊!祖国啊,你多美啊!啊!大地啊,你多美啊!你等一等,我来买块面包吃一吃啊!——行不行啊?你这篇文章肯定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不要看的是讲笑话,从方便法来理解究竟法才能加深你的体会。所以树叶上写的字,能不能搞颠倒啊?那么作为佛经来讲,可以说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讲行善积德,就跟我们讲话写文章一样,中间一点点不含糊的,那也叫贯;如果三藏十二部经讲我们行善能够得福报,作恶要得罪报;一会又讲了我们行善能得恶报,行恶能够成佛,这是不是颠倒了?三藏十二部经不敢颠倒的,这叫「贯」。
可是到了《法华经》《楞严经》一反常态。佛法不是善,不是恶,就是讲一个「真」。《楞严经》把「十方如来恒沙妙理」判为「戏论法」27;《法华经》把其它三藏十二部经判为「诸法戏论之粪」28,是不是不贯呐?而正法只讲真实。是非好坏善恶、佛菩萨、魔鬼妖怪、牛鬼蛇神、泥巴瓦块统统都是我,统统是一尊佛,统统是一个念。很奇怪的是,通过不贯而独尊于《法华经》《楞严经》,等我们真正明白「三藏一心」以后,反而统统贯起来了。原来判为牛屎狗粪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经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呐29?妖魔鬼怪、泥巴瓦块是不是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三藏十二部经由贯到不贯,再由不贯到一贯一切贯。所以当初讲的贯是不是方便说?再后来讲不贯,在讲不贯的同时把一切的是非好坏是不是已经统统贯起来了?有没有心外之法呀?这就是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30。
这个「贯」是不是「契」啊?注意,佛法不坏世间法。你不要说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就跑去问老师说——印广法师讲的,错的也是对的,你怎么不给我儿子上大学?是不是啊?我们的智慧无所不含,它既能高贵也能愚痴。如果只能高贵,只能聪明,不能愚痴,它妙不妙?不妙。它可以各种各样地变现,既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几根毫毛一变,变来无量的孙悟空金箍棒;也可以一念变现出无量的诸佛菩萨天人鬼畜。
以气球手套来打比喻:这就是一部「手套经」啊!佛在这里(掌心空性),天在大拇指,人在食指,喜马拉雅山在中指,黄河在无名指,泥巴在小拇指,那个猪八戒在手掌心,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啊?这叫「贯」,这叫通。那么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刚才讲的「我口水了,我要喝渴啊」,对不对啊?(对。)虽然相上是错误的,那性上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我啊?这叫「性相一如」。出世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强词夺理。真正明白了「啊,我肚子水了,我要喝渴啊」,你一通百通。1+1=8,3-3=9万,懂得这是对的,你开智慧了,但不是打口头禅。因为这个错误的东西也是我的心变现出来的,是不是?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明得此理,我们不在于断烦恼,而在于自在把握:要菩提我就现菩提,要烦恼我就现烦恼。如果一个人只能现智慧,不能现烦恼,他那个智慧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一个人又能现智慧又能现烦恼,那个烦恼就是智慧,是不是?他是示现烦恼,是表演而已。烦恼你能断吗?烦恼一断,你彻底完蛋,我们大家都跟着完蛋。是不是?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烦恼;你把手掌断了,拳头还有没有了?它当下就是一体,这是了义大法。为什么佛把其他三藏十二部经判为戏论法?因为它不究竟。
《楞严经》讲「一真一切真」31。你如果讲释迦牟尼是真的,那猪八戒、白骨精还有烦恼,是不是真的?都是真的。就是一个东西。这叫一贯一切贯。就跟「如来藏心戒」一样,一戒一切戒;就跟「如来藏心地法门」一样,一修一切修。只要你悟了,再怎么样修,都是全性起修;你吃一口饭都成佛。你吃饭的时候,知道饭就是我,我就是饭,这就是修心,也是修行32。我们发心长久住世,来弘扬佛法,成就一切众生——有此愿力,做什么事都是功德无量,这就是常精进——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你不要在这里听了「如来藏」,然后回到家里,看那个小宝贝:「哎呀,我的心肝宝贝啊……」;你应该想:「嗯,这就是佛,这就是我!」要念念在道:吃饭、穿衣、走路,这个路就是我。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就是变现你我他,在玩游戏33。要懂得观照啊!这就是「观照般若」,这就是修「楞严大定」。
「摄」:我讲话的形相、内容通过摄像机都可以保存,再向外传播。凡是佛所讲之经,一定能为众生之所摄受;凡是众生,皆能为佛所讲之法摄受。为什么?佛就是法,法就是我。过去有人说《楞严经》是天书,凡人是不可能懂的,而根据我们这几年讲《楞严经》的经验证明:它不是天书,每个人都能懂,只要你用心听。因为《楞严经》就是我,我就是《楞严经》。怎么可以不懂?当然讲天书也可以——它是天,我也是天。天人读天书,有什么不懂啊?
不管你前世怎样,只要今生能进道场,定下心来,你就能听懂;并不是像有些人讲的,只有六祖慧能和释迦牟尼才能当下成就。按照这种说法,佛法只有死路一条,一代不如一代,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佛法也是与时并进,向前发展。越往后我们的智慧越成熟,不要被某些人的鼎鼎大名所吓倒。依法不依人,这是佛的教诲。从这几年传法的经验来看,每到一处,都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乃至百分之百当下成就。因为我们都是从大光明藏中而来,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法尔如是!就是一层窗户纸,把它捅破了,当下成佛。那我们明白,万法都是一个心所变现而已,所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之间都有吸引力。这也是补充说明佛法的摄受之义。
「常」:是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依佛教诲,须臾不可以舍离。我们不忍心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不可以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不可以三心二意。为了教化众生,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功德无量;为了成就自己,你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越走越糊涂,你到时候哭都哭不出眼泪来。要明白,没有明心见性,不可以乱跑,这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包括去拜佛、看师父都不允许。在祖师大德的教法里,你去看他,「你来干什么?」弟子满面春光:「哎呀,我想师父,我来看师父嘛!」祖师眼睛一瞪:「给我滚!回去用功!」你去教化众生可以,但是必须明心见性,你在哪里都不会被境界所转。
那么对于佛经而言,这个「常」还有特别的含义——凡是诸佛如来金口玉言,由后来的菩萨们所整理的经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作任何的改变。不可以加一个字,不可以减一个字,不可以改变一个字,更不用说一段话,否则佛法经典就失去它的信用。佛经里的任何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就是无价之宝。什么都不足以喻其之贵。谁胆敢改变一个字,大逆不道!即使错的,有问题的,也只有保持原貌。那么,有些经文里确实一些章句、一些段落、一些名相概念用现代的语言风格、语言规则没有办法理解,怎么办呢?佛法里有通融,讲师可以酌情作些变通解释;但原经本再刻印时,必须仍旧保持原样,叫作「存疑」。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由于后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在无意中造成了些漏字、错字、改字的现象;第二种情况属于古今语言风格之差异,彼国与此国民族传统的文化之差异,造成了一些别扭。
佛的法语,是永恒之理,即使那些无量的小法。你修小法,就只能证小果,都是永恒的。那么要解决一个当下成就、当下大成就的问题,就选择一个对应的大法。这也是「常」。包括万法的生住异灭,把它判为是无常;那当我们明白「如来藏」道理以后,无常也是常。比如说死是无常,也是永恒,皆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一切万法都是永恒,都是靠我们自在变现。之前把它说为虚妄的,是无常的,是为了逼着我们回光返照;再照到外面来,那些东西是不是还是我啊?
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外道谤法的问题。现在都还有人讲,佛经不是佛自己的手笔啊,是后来人整理的,怎么可以相信呢?而这样的人往往最后都是耍无赖。而大乘法在我们这个国土可以说从儒家开始,从汉唐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气氛。儒家的「忠君爱国、孝父孝母,善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人幼」的思想,是不是大乘佛法的影子?乃至孙中山「天下为公」,更不用说毛主席「为人民服务」,都是大乘佛法的气氛。过去一些革命先烈如果不是菩萨再来,那他是谁啊?
所以在大陆弘扬大乘法也是佛力加持,我们不能把本土的珍宝丢掉,反而去捡人家的垃圾。要当心,不要被境界所转呐!不要迷惑颠倒啊!而且我们还要向全世界把这个大法传播出去,这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来不是我们到台湾,不是我们到美国、到印度去请法,而是台湾、美国、印度都要到我们这里来求法,否则我们对不起如来家业。这个局面我相信很快就会形成,很快!这十来年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古今中外之所罕见。
那么对于外道的这种怀疑、误解乃至诽谤,我们有必要澄清两个重要的事实。佛在世时确确实实没有留下一个字,为什么不留啊?我是最近才悟到这个道理,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我大概在零七年讲《心经》,开始印光盘,有位菩萨说:「你讲的《心经》太妙了!我看了以后,五六个晚上没有睡着觉!」讲老实话,我并没有认为我讲的经怎么好,在她的提醒之下,我就来看光盘,看了以后我感慨万分!我当时就悟到,如果像别人一样打成草稿来讲经,我绝对讲不出那种境界。从登台讲经第一天开始,我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草稿,我就是这么讲,这是什么道理?这样讲课的时候,我是不是往里面想?逼着我们的心回光返照往这里看,往这里(手拿一只气球手套)看就好了。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的东西是不是全部在这里(手套空性)啊?叫自性流露。如果念讲稿往外看,你就被文字所执着,这是老佛爷的智慧。
为什么有些人写的注解文字非常非常优美,朗朗上口?他是把心用在作文章,搞花架子,法讲的并没有错,你不容易领会……不可以着文字相,我想佛就是示现这个法。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他不需要动笔,一个念这些经卷就飞出来,乃至500年之前,2500年之前就可以把秦朝用布写、汉朝用纸写……把这些经本全部现出来;乃至我们现在的经书他都可以提前放在这里。既然他能现却不现,是不是懒惰呢?是不是佛吝法,怕便宜了后人呢?统统不是,这就是表法。
像这样的讲法,每一个人都能讲。你不要以为我这个人很有智慧,其实我是最傻的。我原来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我那个师兄经常指着我的鼻子骂:「你这个东西呀,七岁儿童的智力都没有啊!」我女儿变本加厉:「嗯?七岁?我看爸爸三岁小孩子的智力都没有!」这是真的!讲经说法与文化高低,与聪明怎么怎么没有绝对的关系。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叫「依义不依语」。你把意思讲明就行了,不一定要语言要多么华丽优美。弘扬大法,每一个人都能够如数家珍呐!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本经。《法华经》《楞严经》讲什么?讲人怎么来的,鬼怎么来的,泥巴瓦块怎么来的……你一听还不就懂?而不是去写诗歌、搞创作。
把这个道理讲明白,你的功德有多大,知道吗?说了你可不要害怕!这是佛讲的——你能讲一句《法华经》,胜过太虚空级的大法师——可不是世界级,不是地球级,而是太虚空级的大法师——站在最高的一层天,对普天下无量的众生讲无量的经典,而且把这些人都成就了阿罗汉、辟支佛,他的功德没有你讲一句《法华经》的功德大!你读《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的偈颂就知道34。有没有哪一个人不能讲一句经啊?如果有的话你现在留下来,我把你教会了再回去,就这么简单。讲一句《法华经》都这么大的功德,先把这份功德捞到手再说。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是不是很滑稽啊?在佛法里讲啊,聪明反被聪明误,老实人得大利益。聪明人能讲三藏十二部经,但他不明白「如来藏」的道理,祖师大德讲,那无非外魔邪说35!许多人明白以后,倒吸一口凉气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跪在那里哭,「过去修了几年几十年我都白修了,修了无量劫都是白修了」!这叫石破天惊。
那么,这两个重要的事实必须要讲清楚。虽然讲经要空口白牙,自性流露,可是佛走了以后,谁能生生世世代佛传法?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才把佛所讲的经典用文字记录下来,是不是?但是非常慎重,由摩诃迦叶主持,五百大阿罗汉参与,阿难尊者登台,一字一句把佛在49年所讲之法说出来,经五百人举手表决,百分之百举手方为通过。只要有一个人对一句话一个字提出不同意见,就必须修改。古今中外,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经典、哪一部文献像我们佛法这样慎重其事啊?那么佛法传到中国来怎么样呢?同样如此。佛法的传承跟其它宗教不一样,它是由汉朝皇帝礼请而来。后来结集翻译经典,也是仿照当年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印度菩萨整理经典那种方式,皇帝任命当朝宰相或者新科状元组织全国有进士学位以上的人才,包括高僧大德,组成一个几百人的译经道场,一主二副,由梵文译成汉文,三个人通过,提交大会通过,然后由皇帝批准,进入藏经阁。我们现在看到有乾隆版的大藏经,那就是乾隆皇帝亲自过问。
这里要点明:在乾隆皇帝之前,国家对出家人规定很严格,首先必须有进士以上的学位你才能出家(进士学位在封建社会是最高的学位,当了进士就有官做,起码是七品县官),而且不光是文采要好,品德也要好。要经过左邻右舍街坊来评议,你这个人品好不好,再经过官府审批,报到皇帝那里,皇帝再发出牒度,方可出家。所以乾隆皇帝做了一个好事,也做了一个坏事——有文化没有文化,只要谁愿意都可以出家。好处呢,使许多正直善良之人能够进入出家队伍;坏处呢,也使一些下九流混入僧团。
凭良心讲,社会上那些人呐,他哪看得起出家人!家里好不容易有一个儿女要出家或者怎么样,他会闹死闹活。有些人跟老婆离了婚,竟然还不允许她出家。为什么?丢他的门风。有些人宁愿让儿子去当强盗土匪,也不愿他出家。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家人内部确实有那么一些人莫名其妙的,他不是真修行。那作为在家人,要调整一种心态,你不要管他是真出家还是假出家,你都把他当成菩萨。他即使假出家,以此因缘,他能生生世世出家,比在家人成就快,他造业他受报。
从这两个缘起,我们应该坚信:佛经一定是诸佛金口玉言,不要有任何怀疑,这叫「常」。至于讲经说法要离开经本自性流露,我们也不要执着。一开始学习登台讲经,你必须要备课,这要有一个过程。《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那个光盘,现在好多人都能讲,脱口而出,不用讲稿。你把《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这个光盘两个小时给人家讲完,你等于讲了一部《法华经》,等于讲了一部《楞严经》,那就是精华。你讲一句《法华经》都不得了,何况你能系统地把「如来藏」的道理讲出来!你功德无量啊!佛在《法华经》讲,你为一个人讲一句都有那么大的功德,何况你为几个人讲许多句?更何况听你讲经说法面对的还有天人鬼神大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