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算盘姐姐一起来学习
般若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2)

般若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2)

作者: 延善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6:12 被阅读0次

    般若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2)

    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楞严讲义  2017-03-13

    佛法乃心法,乃生活中法;

    非宗教、非信仰、非文化、

    更非迷信,无非一个真字!

    祂从哲学高度、科学层面揭示宇宙人生真理!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佛历二五五四年·慈航净苑

    第四个字叫「法」,带有规范之义。凡是佛讲的经论和戒律,我们都必须依教奉行,不可以违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佛由法化生。那么在有些小的规范处,在佛法里允许通融。比如,佛在世时规定出家人只准穿三衣,你有第四件衣服,就必须在十五天之内供养给别人,否则就是破戒;这是为了破除出家众的贪心。像这个规范,在大陆就不好施行。你现在穿了三件衣服,都冻成冰棍一样了,谁还修行啊!作为大乘菩萨修行法,不同于小乘,论心不论事,因地制宜。

    但是有两种倾向要防止:一种是用小乘心态来看待大乘修行。因为大乘人修行不像小乘人那样规规矩矩、战战兢兢,走路都不敢东张西望,不敢看到前面第四步,走路都怕把蚂蚁踩死了。这是一种情执,他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楞严经》讲的「想升情坠」。另外一种倾向呢,防止大乘人自以为明心见性,错用了心。既然我们是论心不论事,吃肉喝酒怎么样长怎么样短他无所谓。恶心持法,罪加一等!连小乘的戒律都不知道遵守,你还叫明心见性吗?「一戒一切戒」,是把这种戒律与我们的智慧圆融一起,在佛法里叫「道共戒」「慧共戒」。戒在定中,戒在慧中。那么,受持小乘法不能成佛,不能往生;如果小乘法都不能受持,连做人都没有你的份;乃至做鬼做畜生都没有你的份,你下地狱。对于佛法绝不可以断章取义。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敏感的关于假密宗修行人吃肉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讲清楚,可能会使不少同修误入歧途,乃至谤法谤僧。现在有许多人很潇洒,特别是一些所谓修密宗的人——我们照样吃肉,照样吃鱼,照样过夫妻生活,照样成佛……真可怕呀!而密宗吃肉确有其事。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由于国内政局的动乱,逃亡到西藏。

    当初佛弟子与西藏各宗各派进行沟通,有一个教派基本上能够接受正法,但是吃肉不能改,所以当时佛弟子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西藏属于高寒地带,没有足够的动物脂肪,不足以抵抗寒冷;第二,西藏只长草不长五谷杂粮,长了草喂动物,人只有依靠肉食为生,在当时的西藏想到内地搞粮食谈何容易?除了少数王宫贵族,要平民百姓吃到五谷杂粮,那比登天还难;第三,西藏人死了以后用特殊的葬礼,讲了以后叫你毛骨悚然,他们实行天葬——死了以后,把人剁剁砍砍,砍碎了以后扔到荒郊野外给鸟吃、喂老虎、喂狗,也就是说,当生债当生了;第四,佛弟子考虑到佛法在印度已经遭到灭顶之灾,如果在西藏再不能传承下去,佛法不就断种了?所以为了把佛法弘扬下去,这个命还要保住。由于这四个方面原因,谈判达成共识——行,同意吃肉。但是规定到内地不可以吃肉。

    可现在内地呢,不仅发现一些所谓的密宗和尚吃肉,乃至所谓修密宗的居士们也在吃肉,还大言不惭37!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重视,这可不得了啊!这会伤害你生生世世38。今年五月份我有幸会见了龙称法王,龙称法王在没有见面之前就已经把《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等一些光盘研究过了。我在扬州讲《法华经》时问他:「龙称法王,我向你请法,密宗讲法王、活佛,是怎么回事啊?」龙称法王讲:「我们藏族人讲法王、活佛,就是你们汉人讲的住持方丈。第五尊法王还没有出世,是弥勒菩萨呀!我这个法王是继承我舅舅的,他原来是方丈。」

    其实,哪一个宗派团体都有出类拔萃的先进模范、正人君子,也不可避免有些落脚货、败类。真正的密宗,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门。明心见性以后,还要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你才有资格进修,七地菩萨都只能做旁听生。对于修密宗的人,我们从来不赞叹他,也不敢诽谤他,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根机。你自己去考察你是不是这个根机。有一位密宗上师就讲我前世是修密宗的,我说我知道不是这个根机,我没有办法修,你不要恭维我。

    这是从「贯、摄、常、法」这四个字来观照这个「经」,也有的把「经」说为「门」:不读经的人是门外汉,不读懂仍然是门外汉。也有解释为「径」:是成佛之路。也有说为「涌泉」:涌泉就是泉水洞。只有把经读懂,我们才能彻法源底,开智慧。也有把经说为「华蔓、华丛」:这是表想成圆满之佛要修无量法门。我们平时讲的「当下成就」是指成分真即佛;要成圆满之佛,无量法门都要修,即使魔讲的经典我们都要修。你以此方便教化无量众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现天相、人相、鬼相、畜生相、泥巴相、瓦块相,三十二应身遍入一切国土。也有把经说为「绳墨」:过去有一种墨盒,那个小木盒里面有黑绳,木匠锯木之前,先用墨盒里的黑线在切割处打一个黑色线条状印迹,然后沿着印迹的地方锯开——也就是把经典作为一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成佛,必须以经为师,来规范身、口、意这三业。

    好,对于「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经题呢,我们先解释到这里。

    注:

    17.《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尔时善慧菩萨,功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圣善白。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应说法。期运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五事已。即自思惟。今诸众生。皆是我初发心以来所成熟者,堪能受于清净妙法。

    18.《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上》: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

    19.《法华经·化城喻品第七》: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20.《法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后末世时,持此经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萨,应生慈悲。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

    21.《楞严经·卷四》: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22.《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23.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拭人粪之橛之干者。取至污秽之意。见会元十五、无门关二十一则。

    24.《楞严经·卷六》: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25.《达摩大师血脉论》: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问: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26.《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或复颦蹙,而怀疑惑,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

    27.《楞严经·卷四》: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28.《法华经·信解品第四》》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

    29.《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

    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30.《楞严经讲义·卷一》:圆人所修,一证一切证,一位即摄一切位,初心、究竟,二不别故。

    31.《楞严经讲义·卷十二》:妄净真纯,惟一绝待真心,到此则彻法底源,一真一切真,无妄可对;不真即是妄,故曰不真何待?

    32.《楞严经讲义·卷一》:既经如来开示,而众生自当依教观心,依理起行,但肯回光返照,照顾二六时中,见色、闻声,乃至知法,毕竟是谁?照到日久月深,自有豁然贯通,悟明本来是佛时节,方信圣凡不二,生佛平等。

    33.《楞严经讲义·卷十八》:古德有云:修习空华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者此也。

    34.《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35.《达摩大师血脉论》: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36.《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37.《楞严经·卷六》: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38.《楞严经·卷六》: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如是我闻

    下面解释正文。

    在此之前呢,大家可能要提出一个问题:「所有的经典前面第一句话都有如是我闻,《心经》怎么没有呢?」告诉大家,《心经》也有。《心经》的翻译有多种版本,在《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里,就有「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而流通最为广泛的是玄奘大师的译本。玄奘大师良苦用心,把《心经》缩减到最短篇幅,连「如是我闻」都省略,因为这篇《心经》就是在讲「如是我闻」。虽然做了省略,鉴于如是我闻不可思议的重要性,我在这里仍然要对「如是我闻」作一个开示。

    首先打官腔;其次对号入座,把它与以往所讲的各种名相概念来对照;再次,打比喻,当场进行心理实验;最后,直述如是我闻的妙用。

    怎么打官腔呢?「如是」二字,就是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就是讲「一心三藏」。那么按照「无分别不妨分别」这个原则,按照藏教、通教的次第,一般地把这个「如」说成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法尔如是。这个「如」,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但它又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没有任何的一形一相,可是它就是灵明不昧,就是真实存在。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等一切的万法出现之前,它就是真实存在、无形无相;在显现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以后,它仍然是个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灵明不昧。它不现一相,不现一法,但是万法万相皆依它而有。好好观照,这个法很难讲。它不现一相,但万法是不是都它现的?这叫什么?现而不现,不现而现。过去、现在、未来,它始终保持这种如如不动之心。

    「是」:表十法界一切的万法——从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树木华草、风云雨雾,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一切的有情,种种的妄想、分别、执着、造作,一切的生、住、异、灭,万法、万相,都叫「是」。那么这十法界万法怎么来的呢?就是由这个「如」变现而有。在《楞严经》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离一切相」,这就叫「如」;「即一切法」,这就是「是」。「如是如是」,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那么「如」怎么样变现出「是」来?它既可以巨变、突变,又可以渐变、缓变。这个「如」,可以一念之间现出十法界万法,也可以慢慢地现。好像二十年前就有了克隆羊、克隆猴,是不是?这是电视上公布的。所以使得一些政府首脑、一些大的科学家对我们佛法已经另眼相待,克隆就是心能变现万法的道理。

    《楞严经》呢,在第四卷168个字(有《一六八字讲记》)大概地勾画出这个「如」怎样渐变出「是」,变现出十法界。「如」在没有变现出「是」之前,那个「是」在不在啊?那个「如」当下是不是「是」啊?如果它不是「是」的话,它变不出来。那变现出是以后,这个「是」当下是不是「如」啊?

    比如:孙悟空变现为茶杯以后,茶杯当下是不是孙悟空啊?那茶杯再变现为孙悟空,孙悟空当下是不是茶杯?要明白,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如」变现出来的。孙悟空既然能变茶杯,那能不能变话筒啊?能不能变这个灯?那变无量的东西,是不是还是一个孙悟空啊?是不是都是一个「如」变出来的?好,明白「如是」这两个字的同修叫「如是我闻」,还有迷惑的暂时叫「如是我不闻」。

    「如是」,是不是一个「我」啊?「我」就是「如是」;「如是我」就是「阿弥陀佛」;「佛」既是「阿」,又是「弥陀」。「弥陀」是无量的,「阿」是「一」;「是」是无量的,「如」是「一」。无量的「弥陀」是一个「阿」,无量的「是」就是一个「如」。「弥陀、阿、如是」就是一个「我」。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叫「如是我闻」。「如是我闻,万法皆成」,你悟后进修怎么修都成,包括不修,不修也是一种法;「如是我不闻,万法皆不成」,不开悟,你怎么修都不成。

    下面把「如是我闻」与一些名相概念来对应观照。

    首先与「阿弥陀佛」来对应:「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我」就是「佛」;「如是我」就是「阿弥陀佛」。

    与理事相对应:「如」就是「理」;「是」就是「事」;「我」就是「不二」,理事不二。

    与性相来对应:「如」就是「性」;「是」就是「相」;「如是我」,就是「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还有三个如来藏:「如」就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不空如来藏」;「我」就是「空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本身就是「一心三藏」。

    再与权实来对照:「如」就是「实」;「是」就是「权」;「如是我」,「权实不二」。

    再与「本迹」来对照:「如」就是「本」,「是」就是「迹」,本迹不二。

    再与三个实相来对照:「如」就是「无相之实相」,「是」就是「无不相之实相」,「如是」呢,就是「无相无不相之实相」。

    再来打比方。无量法界都是一个如是。无量万法都是一个「如是」。比如,一个人能跳两米高,那个弹跳力,是不是「如是」啊?他在跳之前,那个力在不在?那就是「如」,跳了那么高就是「是」。那么跳到两米高的「是」,当下是不是「如」?他在跳之前,能跳两米高的那个东西在不在啊?是不是「如是」?

    再比如:猪会啃苹果,啃的力量在猪开口之前在不在啊?所啃的烂苹果出现之前,它在不在我们心里?一定是在。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就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风是不是我们心里变出来的?或者,烂苹果是不是由树上长出来的?树是不是由泥巴里长出来的?泥巴是不是由我们心变出来的?它是不是「如」变出来的?要会观照啊!没有哪一法不是「如是」,没有哪一法不是我,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你叫「闻」,一闻就是「如来」。

    我往往用一只手套来说明此理(吹起医用橡胶手套)。注意,打比方是佛法教人最有利的方便之法。《法华经》讲啊,有智慧者要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开启众生智慧。你看《法华经》里打了多少比喻啊39?

    这只大手套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就是一真法界,它就是阿弥陀佛,它就是观世音、地藏王,它就是天、人、鬼、畜,有相、无相,包含无遗。这就是圆顿大法,这是无分别法呀;但是仅仅这样讲法,很多众生听不明白。按照分别法讲呀:「如」就是空如来藏,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就是理事不二的「理」,就是性相一如的「性」。讲到性,讲到理,讲到如,讲到阿,它这里面没有任何形相,就是一个空。

    注意啊,这是个气球手套;如果是木头手套、铜手套、铁手套,不足以打这个比喻,非气球手套而不可。再看这五个指头,是表无量的指头。比如说,天、人、鬼、畜、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王、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是不是啊?牛啊、马呀、猪呀、羊呀、苍蝇、蚊子、小老鼠,是不是这些都有啊(在各个指头的位置)?每一个法尽足为一个本体。再看无情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刮风、下雨、起大雾、泥巴、瓦块、香甜苦辣,以及我们能够分别的长短、多少、是非好坏,是不是都在这里(各个指头的位置)体现出来啊?这就是「是」,这就是如来的「来」,这就是阿弥陀的「弥陀」,这就是理事不二的「事」,就是性相一如的「相」,也就是「不空如来藏」。

    再看第三个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在这里(大拇指)的释迦牟尼是不是不空如来藏啊?那用智慧来往里观照,虽然这是释迦牟尼,但手套中心的虚空是不是他啊?那这个不空当下是不是空啊?是不是叫不空空?不空空是不是空不空?好,这就是第三个如来藏。那么气球手套中心是真空(用虚空比喻真空),那这往外看,这个释迦牟尼佛当下是不是真空显现呐?这个真空当下就是不空,是不是空不空啊?三个如来藏明白了吗?

    那么这三个如来藏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当下是不是一个念呐?有没有哪一法不是一个法呐?所以无量的万法就是一个念,无量的万法是不是无量的半个万法?这里(大拇指)的释迦牟尼是不是这里(食指)的白骨精和猪八戒?这里(中指)的地藏王是不是这里(无名指)的乌龟、王八、苍蝇、蚊子、小老鼠啊?这里(大拇指)的二是不是这里(食指)的九万八千啊?这里(中指)的八千是不是这里(无名指)的八十万亿恒河沙呀?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啊?所以这个手套大法啊,要好好观照,你就开智慧了。

    越是真理越简单!你把「阿弥陀、如来藏、如是我闻」搞明白了,就通晓了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令你一念成佛,这就是「如来藏」心地法门。佛在《法华经》《楞严经里》苦口婆心就是讲这个法。佛恨不得拽着我们:「你好好给我往里面看,好好给我听!」是不是?

    务必要珍惜这个大法呀!有些人过去还讲这个「手套大法」,到现在却被境界转过去了。这说明他没有真正见道。有些人甚至还带着一帮人在讽刺、挖苦我们这个道场:「师父又在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了吧?嘿嘿嘿嘿嘿……」,笑得很美,是不是啊?

    什么叫「明心见性」呐?有些人讲看到虚空爆炸叫明心见性,有些人讲看到天上的佛飘来飘去叫明心见性。我告诉你,你那是见鬼。除非见到一草一木皆为一真法界,你是圆教的明心见性。当然你真能见到禅宗的那种虚空爆炸,也不简单,你也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但是你只见到一分法身,还差四十一分不能圆满。《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任何一法,一堆牛屎、一堆狗粪、一根草叶、一粒微尘都是一真法界40,都是释迦牟尼、阿弥陀、我们这个大本体,好好悟这个道理。

    那什么叫走火入魔啊?那些修外道的只知道看殊胜的境界,红红绿绿、花花世界、飘飘荡荡:「啊!我明心见性了」;看到那个狗屎、垃圾堆就捂鼻子,这就叫走火入魔。这是一杯水吗?人喝是甘露;鬼看到是火;天人看是石头。这都是分别心,全是我们的同分妄见。这个法石破天惊。佛在《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讲:你对「如来藏」一念信解,胜过你修八十万亿劫的无量法门的功德的无量倍。

    再以做梦为例。你在梦中会梦到夫妻儿女、亲朋好友,也梦到一些冤亲债主,牛鬼蛇神;还梦到桌椅板凳、山河大地、刮风下雨、香蕉苹果……是不是应有尽有啊?那么,梦境与别人有没有关系啊?没有。是不是做梦的那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有些人讲:「怎么没有关系啊?我没有老爸的话,怎么梦到老爸啊?」那我问,你有没有梦到过从来没有见到的人?从来没有见到的事啊?有没有?就有啊。那些东西是不是你变现出来的?

    要注意,梦中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属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些梦呢,是在天道、鬼道与他有善缘的众生进入梦境跟他攀缘求道等;也有一些呢,是他的冤亲债主进入他的梦境或求解脱,或报仇、报怨等;也有些呢,是属于佛菩萨在梦境中点化他;也有些呢,是属于在未来几天、几个月、几年或者未来世可能要发生的事,因为他自己的功德在梦中提醒他。

    梦的情况很复杂,虽然是这样,但那种种梦境是不是由自己的一念变出来的?那梦中一切的境界是不是「不空如来藏」,是不是如是的「是」?(是的)。正在梦中,你能不能看到、听到、想到、知道那个人在做梦啊?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你已经醒了,那就不叫梦了,是不是?虽然不知道,它在不在啊?那就是「如」,你在梦中能不能看到那个「如」啊?那虽然你不知道,你在梦中的时候,当下是不是做梦的那个人呐?那叫「不空空」。那正在做梦的人当下是不是梦中那么多的境界啊?那就是「空不空」,就是「如是」。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赶快从梦中醒来。醒来以后,你就是「如是我闻」。

    可是在梦中,比如说你被狗咬了一口,那个脚后跟痛不痛啊?肯定是痛。在梦中也痛,醒来以后还感觉到痛。那其实梦中狗咬了你没有啊?没有。平时你的手被针刺一下,哎呦一声,是皮肉痛还是心里痛啊?我们都被自己糊弄了。其实你放下我执,放下烦恼习气,证到这种境界的时候,把皮肉割下来,你一点都不痛,他马上就会长出来。

    曾有外国人做心理实验:两个罪犯张三、李四对面坐,当着李四的面,捡这么大一块火炭往张三手上一放,张三哇地一下子手被烫烂了,出了一个大血泡;然后把李四的眼睛蒙起来,搞了这么大的一个冰块往李四手上一放,李四哇地一下手上也烫了个大血泡。我问大家:如果李四睁着眼睛,放一冰块在他手上,会不会烫一个大血泡啊?不会的。所以皮肤上的大血泡是被烫出来的,还是心里变出一个大血泡啊?都是心变出来的,明白吗?

    还有一个心理实验:有两个死囚,当着李四的面把张三的动脉割开,好,半个小时以后张三死了;现在轮到李四了,把李四的眼睛蒙起来,然后用保险刀的刀背轻轻割一下子,没有割破;再用三十六度的热水啊,顺着他的手腕滴答滴答往下流,半个小时以后,李四也死了。李四是身死的还是自心死的?是心死的。这就是心法。

    再听一则著名的佛法公案:当年印度的佛陀耶舍尊者到中国来弘法,就是传「如是我闻」,谁也不认可;唯有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接待他。佛陀耶舍的汉语不是很流利,就一边讲汉语一边打手势:「这(握拳)是佛」,注意啊!「众生(舒掌),佛(握拳),众生(舒掌)」。所以我把这个比喻叫「拿手好戏」。慧远大师慧眼识真人,当下供养他:「哎呀,这个法太妙了!」

    怎么妙啊?拳头是不是表「如」啊?手掌是不是表「是」啊?这个「是」,这五个手指是表无量手指、无量万法。当拳头没有变手掌的时候,我们眼见拳,心见手掌。所以,「如」当下就是「是」,「空」当下就是「不空」,「阿」当下就是「弥陀」。那在变现为手掌的时候就是「弥陀」,这是不是无量万法啊?这无量万法,我们眼见掌,心见拳,那么这个掌当下是不是拳啊?「弥陀」当下就是「阿」。

    那手掌也可以变锤子,变剪子,也可以变扫把和木排,变六、九、八,可以无量,是不是?有没有哪一样不是拳头啊?锤子是不是拳头?剪子是不是拳头?扫把是不是拳头?木排是不是拳头?六是不是拳头?八是不是拳头?有没有哪一个「弥陀」不是「阿」?那么这里的锤子是不是剪子啊?剪子是不是扫把?有没有哪一个弥陀不是哪一个弥陀?这个拿手好戏当下是不是「一心三藏」啊?所以当年庐山结庐,123位菩萨就是在佛陀耶舍菩萨的「一心三藏」指导之下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现在庐山还有佛陀耶舍的碑铭啊。

    慧远大师是真正的净土宗祖师,修学的是真正的净土法门,当然可以念佛百分之百走,千修千人成,万修万人去。离开「一心三藏」的道理,你怎么能去?正法现在被偷梁换柱,好不容易有人拨乱反正,某些人却反目相待。《佛藏经》讲,魔王带着他的魔子魔孙嚎啕大哭,向佛发恶誓:我要叫我的徒子徒孙在末法时代,穿着出家人的外衣,来混入你的正法道场,要叫末法时代的人,只知道读,只知道诵,而不懂41……

    在跟你们吵嘴了,是吧?因为我要稳定大家,必须跟你们讲真理。不了解的人,吓也要吓个半死。我的样子也很凶,跟阿修罗差不了多少。但是你不狂呼乱叫,不能拨乱反正。但你们以后传法没有必要像我一样狂呼乱叫了,到时我们力量已经大了,心平气和足以形成气氛。现在我是没有办法,佛当年也是这样啊。你看看《法华经•譬喻品第三》怎么讲的?听了真叫人伤心啊!听了叫你毛骨悚然,毛骨悚然呐!这是真的,佛就是这么讲的。何况现在处于后五百岁,是佛讲的斗诤坚固时代,明白吗?一团和气不能开智慧;讲法讲得听众无动于衷没有用。这第三个角度是通过几个比喻来讲「如是我闻」的法理法义

    第四个角度就是讲它的妙用。一句「如是我闻」把一切的万法贯通为一体,摄受为一个本体,时时、事事、处处都离不开如是我闻。这几句话是不是把「经」的「贯摄常法」概括起来了?妙不妙啊?也把万法贯通为一个念,这是妙用之一。

    首先,如是我闻的最初出现,起到了四个作用:

    第一,断除众疑。阿难尊者无量劫以来为佛侍者,法相庄严,心地慈悲善良。佛有三十二大人相,而阿难就有三十。所以当结集经典时,阿难当众复述佛陀四十九年所讲之法,大家会以为,佛不是灭度了吗?怎么又出世了?或者认为现在阿难成佛了吗?是不是又有他方佛到我们这里来示现?所以阿难把「如是我闻」一讲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是佛的「临终遗嘱」。

    第二,秉佛遗嘱。当年佛在世讲经49年,任何一场法会,任何一部经典,从未提到「如是我闻」,包括《法华经》《楞严经》。在佛即将入灭之前,阿难还有情执,悲痛欲绝。由阿那律陀尊者(佛的堂弟,四王八子之一)提醒,阿难最后向佛请法:「一、佛在世我等依佛而住,佛灭后我等依谁而住?二、佛在世我等依佛为师,佛灭后我等依谁为师?三、佛灭后结集经时一切经首,当安何语?四、恶性比丘,佛灭后如何处之?」佛答:「一、依四念处住。二、以戒为师。三、当来结集经时,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俱。四、恶性比丘,默而摈之。」

    第三,息除诤论。参加收集整理经典的都是证四果的大阿罗汉,乃至很多法身大士。若论资排辈,有很多人的道业都远在阿难之上。因为阿难是过目不忘,入耳成诵,同时阿难身为佛的侍者、佛的法藏,依佛的教诲讲「如是我闻」,然后再把佛在各个时空点所讲之法复述出来,这是理所当然。

    第四,区别外道。有些人读经时,他首先要看这是哪一派的经典。所以这个「如是我闻」让大家一目了然,知道这是佛法经典。那些自然外道,以「有」为宗的,每一部经开头必然用「忧」;以「空」为宗的,它一定是用「阿」。而佛法是诠释宇宙人生的真理,当然不可以混同于外道。所以佛恒顺世间法,用「如是我闻」作为佛经的开头语。

    注意,当每一部经之前加了「如是我闻」,这部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都能成就。可是你如果曲解:如是我闻,这是我亲耳听佛所讲——那这个「如是我闻」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如果这样讲,万法都不能成就,他跟不讲「如是我闻」没有区别。只要明白了「如是我闻」,包括一切佛经,包括天文地理、语文数学、泥巴瓦块,统统都是《法华经》。

    比如:「如是我闻。一时,印广和尚在杨家堡慈航净苑讲经堂,与四众弟子聚。尔时印广和尚拿起一只茶杯,汝等当知,此茶杯者,即是阿弥陀佛也。法会圆满,各位吉祥如意自在!」这是不是《妙法莲华经》啊?就这么简单!你明白了「如是我闻」,开口讲话、抬腿走路都是《妙法莲华经》。你闻了,讲什么法都是《法华经》;如果不闻,即使讲《法华经》《楞严经》,你都是讲邪法——不在于表面文章,在于你有没有讲出境界。

    不要以为我在这里讲得杀气腾腾的,其实,我这么大年纪了回到家乡去,看到左邻右舍的老人,我还脸红。人家讲:「你怎么现在还是个大姑娘啊!」我从小就很腼腆,不敢讲话,就是现在有人来访,茶杯一放,我都不知道该讲什么话。真是这样的,这里不少同修就能感受出来。这就是讲我们的思想要单纯,要清净,才能入道。

    这也就是佛讲的,越是真理越简单;是那些聪明人把最简单的道理讲得很复杂。为什么?他可以卖钱呐。我越讲得玄乎,你们越不懂,越证明我高明,证明越有智慧。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把唐诗宋词和祖师大德们那些闪闪发光的语言「哇哇哇哇哇……」,哎呀,这个人博学多才。依文解字,三世诸佛大叫冤枉。所以我们现在是替三世诸佛来申冤,明白吗?不把那个冤申清楚,这些佛法等于是废话。我从到慈航净苑的第一天,我就宣布:我讲错了法,谁能给我指正,我给他顶礼,还有红包供养。在这里大概包了两次。

    刚才讲了「如是我闻」的妙用,是把一切万法贯通为一体;但它最大的妙用就是你明白了「如是我闻」,当下明心见性成佛道。在《法华经》讲,「一念信解,蒙佛授记」。当然这是分真即佛,可是有几个人敢相信呐?甚至以自己的下劣心来看待别人。《法华经》《楞严经》《佛说阿弥陀经》都在强调「如是我闻,当下成佛」。《楞严经》倒数第二段你看:一个十恶不赦之人,剩了一口气就要下无间地狱了,一念明白「如来藏」道理,所有的罪过一风吹平,当下变地狱为佛土;还有那个下九流摩登伽女,听佛讲了几句话就证果,而她之前连什么叫罗汉都不懂,她证三果罗汉了;再听文殊菩萨讲几句偈颂,证四果罗汉。

    小乘法尚且如此,何况大乘法。在法华会上,无量百千万亿各类众生听佛讲了一段经,当下证到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尔时尔时」,当下成就啊,并没有讲这些人听佛讲了这个经以后,回去念佛八年、拜忏三年,又是怎么怎么几年,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楞严经》是讲「修心」,明白道理,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注意,《阿弥陀经》也是一样:即以食时,还到本国。佛以吃饭打比喻:你这个嘴巴吃了巧克力就是甜嘴巴;吃了辣椒就是辣嘴巴;吃了那咸菜豆就是咸嘴巴;吃了那个臭豆腐,是什么嘴巴啊?是臭嘴巴。以此来比喻我们这个心,你明白了天你就是天;明白了人你就是人;明白了阿弥陀,你就是阿弥陀,所以叫「还到本国」,「本国」就是你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极乐世界。你明白了极乐世界,你就已经回到了极乐世界;你明白了猪马牛羊的世界,你就回到猪马牛羊的世界。

    《阿弥陀经》还讲「发愿往生」——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42。但是现在有人解成:已发愿者,经过十年念佛,二十年拜佛,三十年拜忏,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三年念佛、三年拜忏、四十年行善积德,当往生;当往生者,经过三年诵经、四年持咒,五年去放生,当当当当往生……这样修法能得人天福报,作为来世成就之因,但很难今生解脱。

    还有人咬着「临命终时」,解释为佛讲临死的时候才能往生。到底佛有没有在哪一部经讲人死了才能成佛?临命终:临是道交感应;终,表圆满。妄心见到真心,生死假命与涅槃慧命圆融为一体,叫「临命终」。《法华经》《楞严经》都是讲活生生地当下成就,没有说死了以后成佛。所以《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都在讲「如是我闻,当下成就」,一脉相承;可不是印广法师借题发挥啊。因为《心经》本身就是讲「如是我闻」,在这次的讲解中,你可以体会出「如是我闻」的法味浓浓。

    注:

    39.比较著名的有“法华七喻”。即:1.火宅喻:出自譬喻品。2.穷子喻:出自信解品。3.药草喻:出自药草喻品。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5.衣珠喻:又云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受记品。6.髻珠喻:又云顶珠喻。出自安乐行品。7.医子喻:又云医师喻。出自如来寿量品。

    40.《楞严经讲义·卷九》:十法界不出一真法界,十界诸法,惟依藏心之体为体。离此心,而无片事可得,是谓尘尘混入,法法圆通,一真不动,应用无限。

    41.《佛藏经·卷四·嘱累品第十》:恶魔及诸眷属皆大忧恼,如堕十六种大坑,大啼哭言:瞿昙沙门知我觉我,我常长夜。愿佛灭后,破持戒者,助破戒者,欲令诸恶比丘不知佛法,但知读诵。我欲于佛法中破安隐心,语言此非佛法,无有义趣。

    42.《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正解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是谁啊43?就是观世音。那「世音」应该用耳朵听嘛,怎么叫「观」呢?妙就妙在这个「观」。如果我不讲「观世音」,叫「观世色」,行不行?我叫「观世香、观世味、观世触」,行不行?或叫「耳闻色」,「耳闻香」,行不行?这个法可妙了!所以,这个「观」是用智慧观,用心观,不是用肉眼观。这个心不是意识心,而是我们看不到的那个心,就是「如是我闻」的「如」,用「如」来观。看拿手好戏,眼见拳,心观掌。因为我们就是那个东西。这叫「观」。

    繁体字的观是觀,左边一个雚,右边一个见。我们眼睛能不能看到罐子里啊?心能不能看到?罐子里肯定是空的,是不是?启发我们要在相见性,叫观;而不是像藏教菩萨,只见罐,不见里面的空;也不是像禅宗和别教的菩萨一样,非要把罐子啪地一下打碎,才见空;那我们不需要把罐子打破了,就知道里边是空。这就是圆顿大法的「在相见性」,而不是禅宗的破相见性,也不是藏教的执相昧性。六道凡夫之所以是六道凡夫,他只见雚(罐),不知道里面是空。他只知道香啊、味啊、触啊、法啊,他不见里面的真实本性。他在六尘、六根这种色相里在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凡夫的悲剧。他没有见到里面那个空性、那个真心。这是以罐子里面的虚空比喻真空。你可不要把虚空就当成真空,比喻就是比喻。

    所以这个「观」是「从有见空,从事见理,在弥陀见阿」。圆顿大法,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法,都足以叫我们开智慧。时时事事处处,无非道场,无非一真法界,就圆到这种程度。前面讲到,汉字文化是诸佛菩萨的特殊加持。它的字架结构,就是在表这个大法。

    那再看现代汉字改革,这个观字,变繁为简,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见。「又见」为观。凡夫之见,是一见而已,他只是眼睛见到了就自以为我看到真了,就开始执着了;可圣人之见,见不见之见——我见到这只茶杯,叫见;然后你用智慧来观照:哦,这个茶杯是四大和合而成,四大由心显现。一念坚固妄想而有色法;那个水呢,是我们心中一念润性;火呢,是一念热性;风呢,是一念动相。茶杯当下是我的心——这叫「观」。这一个字足以叫我们开智慧啊!

    观世音的「世」有两种写法,你怎么样写,它都是三个「十」连在一起(古体字:卋)。三个「十」,每一个「十」都是一横一竖,一竖代表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世来世、去年今年明年、昨天今天明天、早晨现在下午、刚才现在等一会。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生活?有没有哪一个能够离开过去现在未来?一横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我们当下是不是都在十方生活?概说是十方,其实是无量方,当下就是中心,没有哪一个不是中心,因为世界是无量无边的。那么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是不是就有无量的众生?有时间必有空间,有时间空间必有万法。那么为什么有三个「十」呢?这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研究。我们今世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前世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来世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当下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世都有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世有没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都有。那每一个方向有没有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这个「三」,表圆融圆满圆通之义,实际上这个「三」是不是表无量啊?无量的时间、无量的空间用三个十表示起来,下面是「一」。那个「世界」的「世」是不是一个本体啊?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中华民国的人来了没有啊?清朝人来了没有?哪一个不是清朝人啊?唐朝的人来了没有?(来了)。都是些老古董啊!那秦朝人来了没有啊?(来了)。这么多出土文物啊?无始以来哪个人死过的举手看看。告诉你们,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们。那一百万亿年以后的未来人,现在在不在?在的人举手。你们都是外星人啊?诸佛之所以是诸佛,诸佛活在当下一念。这个法妙啊!妙不可言啊!那么我再问一问,这里美国朋友来了没有?(来了)。日本菩萨来了没有?(来了)。太阳上的菩萨来了没有啊?(来了)。地藏王在不在?(在)。释迦牟尼佛在不在?(在)。那个王八蛋在不在?(在)。白骨精来了没有?(来了)。无量劫以来啊,美国人、日本人、乌龟王八、观世音、牛屎狗粪、树木华草,我们谁不是啊?谁都是啊!天地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

    简体字的世无非两横,是表修行的次第。你理解了小横,证到阿罗汉,大横是证到大乘菩萨。天地万法都是「我」,小横表破除了人我执,大横表既破人我执,又破法我执。真正明白,心量是不是扩大了?你会不会再为个人名闻利养去生烦恼发脾气啊?这就是掉在火中不能烧。你会不会再去贪心?好,你掉在水中淹不死。真正懂得了观世音菩萨,我们在今后的待人接物,还需要求观世音菩萨吗?你没有求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

    这个「世」包括世间和出世间。这个「音」包括世出世间一切的万法——笼统地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在《楞严经》归纳为四科七大,无非「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观世音」。既然四科七大皆归「如来藏妙真如性」,既然都是妙真如性,有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啊?所以世间出世间之音是不是一切法呀?统统包含在内。这就是圆顿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

    先来看观音怎么「观」。外道观音法门呢,比如意念放在眉心,听海潮音或者观光,他一入定以后确确实实就能听到海潮音,能看到光,他不知道这才进入观世音法门第一关。破了动关,再到静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他通过保持心态平衡,当五欲六尘静下来之时,他与阴界的一些众生、环境就接触了。我们平时是以阳性功能与这个三维世界在接触——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这叫阳性功能。那么静下来以后呢,以阴性功能为主。这个时候包括二十八层天、鬼道、魔道、地狱道,等等等等无量法界都可能出现。对于没有修行经验的人呢,少见多怪,他以为就成就了。这在《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介绍他修行法门的属于第一关,叫动关、动相。

    你要先突破动关,这个时候脑袋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了。你又不要当真了:哎呀!这下就好了,这下见空性了。那不是空性。如果把握不好你就变成了「无想定」,但是福报也很大,到四禅天享受几万万亿亿年的寿命。这个仍然不是真的,那叫「静关」,因为你感到了那种空白,你感觉到了。打个比方:我现在讲话有声音,你们是不是听到了?那我不讲话没有声音,你们能不能听到啊?能。能听到没有声音的声音,这就在开智慧。

    回到第二关,静关。动关里出现的天啊、人啊、鬼啊,到了静关,什么也没有了,那是不是相啊?(是)。因为你看到了。连看到的这个空相你都要把它破掉。而且后面还有四关要过。有些人看到有什么境界,就自以为是了,这很可怜呐!你还在鬼神道里打转。在佛法里叫「计取见」,非果谓果,未证谓证。但是对于开悟之人,有这个境界不害怕。他可以度化那些众生,那不叫走火入魔,而叫走火入佛。所以明心见性太重要了,在第一关里你就可以大作佛事!你「一证一切证」,你怎么修都行;可是你不明心见性,这六关一定要突破。那可不容易啊!无量百千万亿年,可难成就了!你明心见性了,这六关修也好,不修也好,修其中任何一关都可以,就这么妙。

    观世音菩萨修禅宗法门,他是在「闻思修」,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来修44。所以他势如破竹。如果丢开闻思修来修六关,那有无量种阴魔境界等着去冲锋陷阵,你一关一关地冲吧。一直修到最后破除了行阴证到了阿罗汉,他还会走火入魔,虽不落三恶道,但是他不成增进,没有办法往上修。同样修这六关的人没有破除身见,即使跟阿罗汉一样都破除了行阴,功夫都是一样的,他到最后还要下无间地狱,苦不苦啊45?

    如果在闻思修见道的前提之下修六关,你一起步就是个明心见性的菩萨,再破除种种的无明微细烦恼,不断提升品位。有些人可滑稽了,说:禅宗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文殊菩萨评为第一;可是他把闻思修丢掉了,那跟其他菩萨修的禅宗是不是一样啊?一样的要被否定掉。唯有观世音菩萨的禅宗,是悟后进修。二十五个菩萨中好几个都是修禅宗的,月光童子修水观是不是禅宗呐?火头金刚修火观是不是禅宗?都是在修禅宗啊,一一被文殊菩萨否定了46。

    无论是阿罗汉还是凡夫,修禅宗都很危险。从「闻思修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最多慢一点而已。怎么个闻法?「闻思修」就是观世音,看你怎么观照法。比如我现在讲「一二三四五」,这是不是音?你听了这个声音,感觉我嗓子有点沙哑,这个声音不大悦耳——这都是第六种意识心在「观」。从「闻思修」的角度来「观」就不是这样观法——我这个音从哪里来的?嘴巴怎么能讲出来的?是头脑里想出来的;那我头脑想之前,这个音在不在?虽然在,它有没有形相?这叫明心见性。

    由观声音再观颜色,比如看光。这个亮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从太阳里来的?顺藤摸瓜啊!那么太阳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我们心变出来的?总是追根寻源。所以太阳出现之前,在哪里啊?是不是在我们心里?太阳在我们心里,原来有没有什么形相啊?那声音有没有什么形相?都没有。那么太阳光跟这声音是不是一个东西啊?以此类推,耳闻目睹身受的一切,分析到最后,原来这一切的万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再观个人也是这样。人从哪里来的?妈妈肚子里来的;妈妈肚子从哪儿来的?这样观观观……第一个人从哪里来的?一定要找到山穷水尽,就是这么观法。这种观照叫「闻」,「闻」了以后进入「思」和「修」。「思」和「修」就是观世音菩萨在《楞严经》讲的那六关。每一关怎么思,怎么修,都离不开闻。这就叫「一杆子到底」,全性起修。

    「观世音」,观到最后,这个「音」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万法。「观」是见不见之见,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有形有相的声音。第二见是真空不空。一切形形色色的万法,是不是「妙有不有」?也就是「空不空」。这就是「法华三昧」。这就是「开权显实」——开、音、色、香、味、触、法之「权」,显我们那个本来面目之「实」。

    好,现在如果把「观世音」变通下,叫他「观世味」,行不行?「观世色」,行不行啊?「观世臭」,行不行?「观世大」,行不行啊?他这个观,无所不观,一观一切观。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你讲的每句话都是「如来藏」,都是《法华经》,都是《楞严经》。

    在八十九十年代,气功大师像雨后春笋,怎么回事啊?有一位大师讲老实话,气功的基本原理就四个字,叫升、降、开、合,你把这四个字把握住了,每个人都是气功大师,你随便胡编乱造一个功,这是野马分鬃,那是白鹤亮翅,都可以。他是一语道破天机。每个人都是佛,明白这个道理,你讲的一切话都是经典。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每个人都当大法师。大到什么程度啊?佛在《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讲啊:你能讲一句《法华经》,问一句《法华经》,你比那个能够讲三藏十二部经的人,能够站在最高的天上对无量众生讲经的人,能够把无量的众生都培养成阿罗汉的人,你的功德比他还要大。所以无论在家出家,你能讲一句《法华经》都是大法师。

    要把自己的劲鼓起来,我们就是佛啊!要明确肩上的担子,你是为了教化众生,连我们的生命都可以供养众生。你有这样的心态,佛讲,「我独无所畏」,你不用害怕。佛在《楞严经》讲:凡夫不可以自称是什么菩萨,是什么罗汉47,那是为了破我执;佛在《法华经》讲:我们就是大佛,就是菩萨48,这也是为了破我执,大家明白吗?破这个我执要把大心发起来,要教化众生。所以我提出:佛慢不可无,我慢不可有——就是把二者圆融起来。

    我们从「观世音」这个名字,就可以把它千变万化,是不是?叫观世风、观世雨,行不行啊?一法就是无量法,一观一切观。如果有人用禅宗请法的方式,问:「师父啊,请你给我印证一下我证果了没有?」我说:「你证什么果啊?」「我发觉观世音就是观世风。」好,我告诉你,「你解脱了」,是不是啊?但你必须是自性流露,你不能依样画葫芦——他叫观世风,你也来找师父:「师父啊,我叫观世雨。」你给我靠边站。同样一个人回话,师父给他印证不一样,你必须是自性流露,你不能跟着人家后面依样画葫芦。大家明白了吗?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当然有那些不懂大法的还要挖苦讽刺——你们「观世风」来了没有啊?我们不要害怕,明白吗?

    现在回到这个「观自在」。明白了「观」,明白了「观世音」,你当下得自在,自在是谁啊?是你自己!没有哪一法不是你,你自在不自在啊?没有生也没有死,我们可以随缘示现生和死。「自在」既是我们的本体,又是我们的妙用,做牛做马是不是自在啊?他造牛业就做牛,造马业就做马,圆顿大法看来,没有一法不自在。如果他造了牛业却要去做鸡,自在不自在啊?那就不自在了。他一定顺着自己的习气来。如果造牛业的人不能做牛,造马业的人不能做马,那你修佛能不能成佛啊?也不能那!这就是妙法。所以圆顿大法之妙啊,与分别法之妙天地之别,但是通过分别法这个妙啊,可以把我们引导到圆顿大法之妙,是不是?我们可以自在地把握自己。如果成佛了以后还不能现牛相、马相,你自在不自在啊?你凭什么去教化众生啊?自在示现牛马猪羊之相,造业受牛马猪羊之报,都叫自在,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任意选择。「菩萨」二字,讲全了叫「菩提萨埵」,音译而来。菩提译为觉悟;萨埵译为有情。所以「菩提萨埵」,意译为「觉有情」。含有二义:

    一种是从名字义观照,是觉悟的有情、觉悟的众生,这是菩萨的自利功德。愿身菩萨有二:一是过去世中已经成就了菩萨果位,今生乘愿再来,借凡夫相教化众生。二是今生以凡夫身听经闻法,明白「如来藏」道理,当下转凡夫业报身为菩萨愿身,这叫「愿身现来」的菩萨(不叫再来),当下兑现。这叫觉悟的有情。第二种含义呢,是把觉作为动词理解,「觉有情」就是教育众生,度化有情。这是菩萨的利他功德。

    那么到了佛呢,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是分真即佛。我们平常所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是指成分真即佛。注意,这个分真即佛不是天台宗的分真即佛,不要混为一谈——我们将圆满佛比喻为100分,分真即佛比喻为60分,70分,其实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最低保障线是不落三恶道,或者不落六道轮回。其实按照佛来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不用怀疑49。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这个「行」呢,有些人老在问,到底是念xíng还是念hèng啊?我告诉你们,念xíng也好,念hèng也好,你念什么都好。这就是心法。讲经说法,「依义不依语」。这个「行」呢,就是观世音菩萨在见道以后,修行心地法门,是说行持功夫50。深:是他行持功夫的境界。这个「深」,解释为究竟圆满。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正法明如来)。这个「深」,一定是究竟圆满;不能解释为是什么初住位、初地位,那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他是圆满如来果位,叫「行深」,彻法源底之深。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是说明「行深般若波罗蜜」,这是什么境界呢?「照见」是一见一切见,见道位、修道位、证道位圆满一体。没有讲看见,没有讲听见,是「照见」。「照」字,上面是「昭」,下面四点水,是表心。「照」是一心昭彰,也就是说破了整个宇宙人生的秘密51。这里要澄清有些法师对这部《心经》的判位,把它判为什么初地位、初住位是没有道理的,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从明心见性开始进修般若法门;在闻的当下即已是七地以上的菩萨。怎么说是什么初住位的菩萨?菩提还退转吗?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也叫「五阴」。「蕴」字的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个绞丝,都是些纠缠人的东西;中间是个日,表智慧;下面是个皿字,表工具。重重复复,把智慧包在中间,所以「蕴」呢,带有阴暗之义,非智慧而不可见。

    所表之义为:任何一法都包容无量法。注意,这个茶杯是一块铁,它里面有金银铜铁钙镁铝锌,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它少不少一法啊?一法就是无量法,所以带有「蕴」之义,是不是?也就是受想行识每一蕴,是不是都包含无量法啊?所以「蕴」还带有集合之义。本是无量的法,凡夫只执着于一时、一处、一世、一法,所以叫蕴。那么,十法界有无量蕴;无量就是无量。可是无量的蕴,无量的法怎么讲啊?万佛出世也讲不清啊;即使你能讲得清,我们这些人有没有福报去听啊?所以佛把无量法无量蕴,归纳为「五蕴」。

    色蕴,是表无情法,后面的「受、想、行、识」这四蕴是表「心蕴」,其实就是一个念。佛为了面对客观,启发众生,硬是把一个念、把无量的法分为色、心这两法、这两蕴,所以「五蕴皆空」也叫作「二蕴皆空」,对不对?那么在色蕴里,又包含地水火风这四蕴。如果我不叫五蕴皆空,我叫「八蕴皆空」,对不对?能认识这一点,这五蕴皆空已经明白了一半。

    受蕴,是六根对外界的第一念感受。比如说,看到灯光,眼睛是不是就有感觉啊?第一念叫受。当你开始思维:「啊,灯光怎么是白的?电灯泡不是圆的呀?」当有了二念、三念、四念这种分别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已经变成「想蕴」,这是按照身心对外界感受的次第而言。那当眼睛离开了灯光,不看也不想的时候,这个灯很亮,这个意识心还在不在了?不在了。比如,现在听到声音了,声音来了,是不是就把这个光忘记了?虽然忘记了,「这个灯很亮」,这个念在不在啊?一定在,就是在第八识。其实,时过境迁,离尘无体,这是方便法。如果离尘无体的话,那你在这儿听我讲经就白听了,反正你出了讲经堂就没有了。如果离尘无体的话,我们修行干什么?行善或者作恶,都不受报应。

    法华论坛网址:http://www.fahua123.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般若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hh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