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丹思心舞
原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胡因梦

说明:此书根据主题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片断选取汇编,原书有很多反复陈述之处。小结将同一主题好几节的意思作了概括和简单诠释、点评、延伸。
这一节的内容强调被“知识”积累、“智力”发展屏蔽了“感受力”发展的普遍现象,颠覆了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认识。
了解思考过程,摒除知识障
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觉察或觉知每个当下的实相,而不是带着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理解当下并投射到未来,这是我们学习和获得新的认知的必然途径,而“累积信息、别人的经验、别人的观点,或是依照别人的观点行事,这些都是知识障”,带着这些只会产生自我投射的幻象,而不是真实。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技术性的知识,而是通常会阻碍感受和创造的经验。
知识障屏蔽的是爱与感受力
前面提到智慧是包括智力和感受力的,而人们通常只强调智力部分,强调对知识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丧失了爱,减弱了对美的感受力,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残忍。我们变得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无法统合。”
克氏指出,我们的教育倾向于把智力和感受力分开,为了智力的发展,舍弃了感受力,故而失去了平衡,不能让人达成真正的智慧,达成理性与爱的整合。
感受是从对自我的了解开始:“除非你有自知之明,深入地了解了自我的整个过程,否则不可能有智慧。”
智力的运作是出于内在安全感的防御
智力与纯粹的情感不能混淆,当智力干预了纯粹的情感时,我们就成了平庸之辈。“智力的运作只是在分析和检查,因为我们总想得到安全感,而且对人生有诸多的焦虑和恐惧,所以才竭力得到一些答案和结论”——“智力已经沦为结论的努力”,“我们因此失去了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这里克氏提到的智力是指干扰了情感、感受力和爱的理性算计,这部分往往是个人内在自我求确定、求安全的防御,往往遮蔽了实相。
学习是在每个当下去认识自己
克氏一再强调,“累积知识和信息”不是学习,作为成长和探索的学习“就是在每个当下去认识自己,因此过程是流畅的、活泼的,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段话怎么理解呢?我们平日理解的学习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这里为什么只是“在每个当下去认识自己”呢?
其实,这里克氏强调的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学习”的状态,是以联结自我、认识自我、打开自我为起点,去联结万物、觉知万物的状态。
知识便是权威之见,承担掌控和奴役自我的功能
知识是过去经验的累积,累积知识是各种显性和隐性权威控制人们心智(知识要固化下来需要权威的认可)与人们追求顺从权威下获得安全感之间的默契合谋。
“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权威,一个浸淫在权威中的心是无法学习的。心必须放空才有能力学习。”
“真的懂得学习的心是单纯的,累积知识的心却是陈旧的、停滞的、腐化的。纯真的心理科能产生洞见,它能够在不断累积知识的情况下不断地认识一些东西,这样的心才是成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