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交流·随笔·小杂文随笔散文
我对世界颇有微词 文|刘志龙

我对世界颇有微词 文|刘志龙

作者: 文字边缘 | 来源:发表于2016-09-28 23:57 被阅读140次
    图源网络

    崇尚温和,简约,宁静,有话好好说,能动口不动手,能不说话就沉默——这是理想的我。泰山崩于前我会吓倒,麋鹿兴于左我会大叫,不动声色当然是最好,但是我做不到。如果世界还允许我发表观点,我就无法忍受存在的污浊。这个世界,让我颇有微词,我想吐槽几件小事……

    (一)同情是假的

    有一个段子说,别挑战我的底线,我根本就没有底线。我说,别挑战我的悲悯,我根本就不再悲悯。穷,才是最好的防骗技巧。但是这么些年,还是有些骗子,无情地榨干了我的眼泪,羞辱了我的智商,掏走了我的零钱,欺骗了我的同情。

    被欺骗多了,也就麻木了。大街上跪倒的一条腿流浪汉,挪到小巷子里取下假肢活动筋骨;两三个哭丧的人半夜数钱,扮演的死者收工后起身拍土;恶作剧的小孩子抓起“残疾人”面前盆里的钱就跑,“残疾人”端起盆就追出去……所以我压根就不看你们这些虚假的悲惨。现实中真实的悲惨者,没有镜头来将自己的不堪用完美的角度拍下并配上煽情的文字、BGM发到网络,不懂得众筹治病是怎么回事,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不会描述自己的悲惨,也没有渠道去说话。倘若你的悲惨并不特立独行,联系上了记者,人家兴许还会认为,这样的悲惨还只是世界的九牛一毛,不屑报道。

    谣言漫天的时候,一会儿让走失的小孩找公交司机,一会儿让小孩到银行找工作人员,一会儿又可以找快递员;几年前失踪的儿童最近又失踪了一遍;哪个贫困山区又需要衣服裤子了,落款留的电话打过去就有你好戏……所以,同是如此,网络上、马路上能见到的许多悲惨多是假的,正如你再也不会给一个旁边放倒着山地车,白纸黑字写着“求二十块钱吃午饭”这样的人半分钱一样。你的慷慨解囊,只能让骗子酒足饭饱,该惨死街头的人还是惨死街头。你的悲惨是假的,那从今天起,我的同情也是假的。我相信你有你的宿命。

    (二)“谢谢,我不需要”

    有好事者整理过:“这么些年,本人累积中奖137次,奖金共计7260万元,另有各种iPhone手机68部,笔记本电脑36台,轿车27辆,中过芒果卫视2等奖56次,奔跑吧兄弟42次,被大学录取15次,儿子被拐卖23次,被法庭传唤31次,银行卡有异常35次,儿子嫖娼在外地被抓103次。请告诉我,我这一生是否是传奇!”——这其实只能算一个普通大众的日常人生而已。只要你敢相信,天大的奖都能颁给你。

    相信经常能从身边的同事、亲朋好友或者自己的口中听到这句话:“谢谢,我不需要!”然后挂电话。现在的销售员都很明确,知道你不是目标客户,一般同一个产品不会打第二次,你也省了拉黑的程序。不过还是一直有人打进来,问你要不要买铁观音、五粮液、走私的进口车、查封的葡萄酒、各种资格考试的教材、英语四六级司考国考答案、发不发论文、出不出书……

    你不好意思拂了销售员的面子,给卖房子的留了个电话,那个楼盘就把你当做住户了,各种户型会让你知道,要加你的微信发户型图,什么,没微信?那邮箱报一个吧,没邮箱?那我马上帮您申请一个!

    有一次,我口渴难耐加贪图小便宜,在火车站广场扫二维码关注了家具城的微信,领取了一罐饮料,隔天就接到声音甜美的女性来电:“您好,我是AX茶园的”……去逛车展,你胆敢留下真实的电话给做调查的兼职学生,那你就等着烦吧。今天打,“先生,最近我们凯迪拉克做活动,全系降价2万”……“不好意思,最近没考虑买车。”过几天,“先生,最近凯迪拉克**优惠活动”“谢谢,我已经买了,我不需要”,鬼知道,对方再追问:“请问你买什么牌子的?”“劳斯莱斯,古斯特!”我终于不耐烦挂了。

    有一次去看车展,要进保时捷的展台要排队登记,众位美女一人一个爱派的实时登记用户信息,电话,姓名,车型,用车时间,还有一栏:“现在用的车品牌”。我愣住了,几个美女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我,此时要是填个价位少于50w的基本上就没有人理你了。我着急啊,做个登记怎么也不能被人瞧不起了,于是问同伴,“要填哪一台啊?”同伴机智地提醒:“金龙”,我立刻拜服,公交车什么牌子就填啥。当然,我还是留了一手,电话的最后一位我永远填错的。但还是被破解了,有一次遇到一个绝版的销售,刚听我报完号码一个手机操起就打过来了,这个时候你如果报假的就要赶紧假装手机在震动:“有了有了”……亲娘四舅奶奶滴,逼上梁山啊!

    我不知道是谁卖了我们的信息,但是各大商家在热衷于给我们办理会员卡的时候,电话那栏总是让我鸡肋不已。填吧,指不定天天有系统短信用广告问候你早安午安晚安四季平安,不填吧,积分又换券,贪,就得受罪。

    当无人问津的生日到临时,我一条条地回复这些系统的自动短信,天啊,让我安静会儿吧,我在午睡时震醒我的这种祝福,“谢谢,我不需要!”

    (三)你的渊博是网上搜的

    鄙人眼界窄,见识少,念得几年大学,取得一纸文凭,大字识得千个,书本读过几本,大师泰斗倒是接触得不多,故而鄙人越来越不相信深不可测的学识。

    你在文章里纵横捭阖文采飞扬,我觉得你是网上搜的;你在讲坛上口若悬河谈经论道,我觉得你是网上搜的;甚至电视上的现场问答你答得别出心裁恰到好处天衣无缝,我也觉得是导演提前收集了问题给你回家网上搜的……网上搜的不好吗,不议论,我只是阐述自己被太多“大师”指点后的警觉。信手拈来,从红得发紫的国学大师,到全民崇拜的演讲家,再到各大企业争相邀请的人生导师,经过揭秘,大多是江湖骗子。他们搜得几页资料,背了几首之乎者也,名片上的头衔正反两面都用蝇头小字排得满满,与国际接轨,和宇宙沟通……许多人恍恍惚惚一不小心,才发现追错了星,膜拜错了人,赶紧把他的照片撕碎,视频粉碎,转发的朋友圈删除,以免招来耻笑。

    更近一点,培训机构到教育行业,很多虚伪的教育者就是这样。毕业实习的学生刚来没三天,公司就修一张证件照就放到官网首页招生了,毕业证还没拿到手就是资深教育专家,桃李满天下。被教育才是资深,家里是种桃李的才有可能年纪轻轻有满天下的桃李。

    一些“园丁”,明天上课,今天晚上从网上搜一些材料来拼凑,有现成的模板,那晚上就能多熬几集电视剧。天啊,这是教育吗,这分明和市场上的商贩一模一样,甚至还不如,商贩进到烂货还担心卖不出去,有的教育者能拖完45分钟就觉得是完成任务。自己都没有理解透,就要弟子抄写背诵……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世界上就多了一些扯淡的人。

    论文抄袭的博士,学术造假的老师,身份可疑来历不明的教师,请问你能教人什么——渊博者可能要辛苦点了,倘若要让别人见识一下你的本事,你就得催人泪下、声情并茂,让别人笑出声、掉下泪。不然,你再渊博,鄙人觉得,你都是网上搜的。

    (四)把钱放下,举起手来

    朋友Siki在家人眼中是不得了的人物。这家伙规矩勤学,正业精进。幼时平凡,初中起势,高中爆发,本科登峰,研究生造极!

    不过,在一些亲戚的眼中,或并不厉害如此。逢年过节,有住得远的亲戚朋友来他家坐,他们赚得几桶金子,识得几个大字,以会用微信为荣,宠命优渥,但文化有限,并不能用现在的存款打开他们的眼界。于是这些亲戚朋友在茶余饭后就开始无比担心地郑重其事地教育他:“你不要整天就知道书,读那么多有什么用,要注意多走社会,不能死读书,变成书呆子,看我就没什么文化,现在……”

    每当听到这里,在旁边的我就扑哧笑出声音,他们的眼里,你就算读到博士后,也是闭门死读蛮干的结果,和天赋、眼界、勤奋没有半点关系,而这样的学历必定也是和社会完全脱离,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待人接物,一不小心就被社会淘汰。我回想他低调地在我们几个朋友而已的微信群里汇报他利用课余满世界飞去比赛、演讲、会议、培训的照片,接触各种电视上网络上的人物和中国知网里的各种作者,足迹从草原到沙漠到高山,内陆到边陲到沿海……这些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的人,竟然举着教鞭来训诫他。我冷笑了他们担心的表情一番后,看着当事人的他恭敬点头的样子,觉得还真的是天外有天。

    (五)尊姓小名

    那些晦涩拗口奇偏难找的人名大概都是二货取的(见谅,我可能说到了你的长辈,或者长辈请的算命先生)。这些可怜的人一辈子之中要花半辈子时间在给每一个新认识的对象解释你那尊姓大名,上面一个什么字下面一个什么字中间夹着什么字,边说手指边比划,嘴吧拧成各种形状发出奇怪的音符,再进行了半天意义的解释,最后对方说,有没有名片……

    如果班上有个名字奇葩的同学,新老师点名全班人总要看老师不识生僻字出糗的好戏。尽管老师们课前准备小心翼翼,可是班级太多学生不少,难免疏漏,一位交情甚笃的教师前辈支了个见招拆招的法子——点名的时候先把偏僻不懂的名字的同学跳过,最后问:“还有谁没点到的?”偏僻名字的学生害怕了,我这都来了可别没点到算我旷课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我我”老师这时诡异一笑,“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小样儿,跟老师玩。

    在输入法软件发明手写和“U+偏旁部首”打字法前,有的人名只能求教会五笔的文物级前辈了,如果需要动用新华字典则更像是一场考古行动!幽默的是,这些父母取了晦涩的大名给你,并不甘心,要效仿古人就效仿到底,有了名,再取个字、号、别号……全部给你包了就等着世界遗忘你吧。有人建议父母也要持证上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个人的朋友里应该总有同学叫小明的,被网络黑上天的时候,每天都有人让他滚出去,这些人也是俗人而已。其实很早就知道这是个简约不简单的名字,有空麻烦翻翻《诗经》好吗?一位前辈说,我取名字就随意得多,春天出生的就叫春来,秋天出生的就叫秋云,小名儿就更好办了,男的叫小狗蛋,女的就叫小咪咪!我觉得简到极致,反而有更大的深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六)你凭什么代表我

    闲来的时候,看看家族群里各位长辈发的链接标题都能面红耳赤,让诸多结婚生子早就知晓周公之礼的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虽然内容多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为了吸引眼球,拟标题的下限屡破,我对某些标题党越来越无法直视。

    良心作祟,话说回来,如果是文字编辑生存所迫,只能骗点击率谋薪水,那我忍了。点进去看,如果是一锅好汤,我也忍了,鸡汤起码你得有只鸡呀,但只放鸡精算怎么回事?我冲着封面的制服女郎点进来的,你最后却是跟我说理财基金是不是有点生硬了,能不能过渡得自然点,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有点演技和职业道德好吗?“公园凳子上,一男一女竟然……”最后是母子对话的教育故事;“爱人出差,深夜雷雨,表妹害怕地过来要和我睡……”最后说的是表姐和表妹的故事;“那对情侣在阳台做了什么?全程被房东偷拍”最后说的是在居民楼筑巢的两只鸟被人用相机拍下的事情……

    流行“深度好文”的时候,看到这四个字就会被吸引,也确实看到了一些有分量的文字,阅读体验十分舒畅。后来所有的文章都找到了救命稻草了,都叫深度好文,那就再也没有好文了,即便是有,也会被广告所淹没。所有做买卖的牌子都打着世界第一的名号,就没有人会再光临了。

    我怀疑我是不是被某些编辑开除国籍、省籍、市籍了,越来越多宏伟的劣质的标题熏得我迷离,无论发生的是苍蝇打架、蜜蜂斗殴、蚂蚁摔倒、屎壳郎离婚的大事小事,动不动就“感动了全国人民”“震惊了全省人民”“全市人民为之疯狂”,如果我没有被全国、全省、全市人民抛弃的话,起码点开你的图文之后,最后推送的打折首饰、串珠、面膜和各种低价商品消息我都闻所未闻,你替我感动、替我震惊、替我疯狂?

    (七)无伤大雅但伤小雅

    现在的一些散文集没法看,或者说,我被现在的某些散文抛弃了。原始的美和悲怆都少了,读完就有干呕的冲动,如同孕妇的恶心,要闻火柴味才能缓解一二。这些“美文”中,动不动就“坐在一朵花里,睡在一棵草上”“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走过悸动的绚烂的牙床”“用未来的充实鞭打过去的空虚”……坐在花里睡在草上只能罚款五十;从青春打马而过说明自己的青春当牛做马满地找牙;牙床是绚烂的只能说你牙龈发炎了;未来能鞭打到过去,爱因斯坦转世投胎啦?

    还能不能再扯一点?扯如果是一种优美,那街头飞短流长唾沫横飞的无赖都是文学家。这种矫揉造作的“美感”不要也罢。都去追求这种美,审美就跑偏了。花朵都是植物的生殖器,都去闻花,植物就不忍直视了;欣赏孔雀开屏的美丽动人也得忽视它露出的屁股。

    我也不觉得这样忧愁和痛苦的文字有什么美感可言,喜欢“作”的人到医院各个科室走一遭兴许就豁然开朗了。除了太阳,一切都沉沦——我已经不像少年的时候那样担忧传统的没落、妒忌幼儿名家的兴起了。有的时候用看破放下的心态去对待事物的更迭或许不是一件坏事,正如科学家不去救南北极陷于险境的动物、原始森林的大火也能烧出新生命一样。但是管你城头变幻大王旗,“雅”一旦消失了,这些新鲜的文章就变得辣人眼了。无病呻吟到了新境界,竟然成为声优,你能想象?

    有人说,写点儿浮华的更适合现在的大众的口味嘛,潮流所趋又无伤大雅。我一口“呸”过去,无伤大雅,但是伤了小雅啊!

    (八)快快平身,我不是名流

    哪天我冒着侵权被告的危险,复制一篇盛名在外的大作家新写的文章,换上我的名字发出,说不定还会换来喷子的几句恶心。我们对名流总有膜拜的心理,这个人有学问,说的是对的;这个人是首富,说的是对的;这个人是网红,他说的话你也得用笔记录下来。读名家的文章,如果你是用对一个名家的欣赏目光在与他的作品发生接触,就变成了无脑的影印机而已。仰视的时候,人就不容易有其他的表情。所以,名流说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就连放个屁也要香得惊世骇俗与众不同甩普通的屁三条街。

    倘若你拿起刊物,文中一个名流写他去市场上买菜,你就开始搜寻买菜路上是否会有奇闻,或者有名流轶事可以供你日后的谈资,最后发现只是普通地陈述他买菜然后回家的流水账。你百思不得其解,不可能啊,这可是名流的文章,突然又大腿一拍,“哎呦喂,朴素平实之中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啊,这种完全不做作的文字现在不多了!”然后时光倒流,作者的名字换成我刘某人,同样文字写我买菜的故事,写得胜过曹雪芹你也就翻翻。对你胃口了你说,嗯,这小子还算读过几本书。倒你胃口了你说,这什么玩意儿,浪费老子时间!

    有一次读某位我不熟悉的作家语录,之前并未对他有多少了解,凭着一股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和辩证,在他的每一条人生箴言下条理清晰体无完肤式地分析点评,有的言论甚至还有嗤之以鼻的讽刺,后来才发现人家是国际名流,响彻中外,唯独寡闻的我不认识。有时候甚至可以说,名流只是知道的人多而已,神仙也是凡人当啊。站起来吧,读文章的时候不要跪着!

    (九)“最”和“真正的”——鸡汤鉴别指南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生活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最美好的爱情”“最打动人心的瞬间”这种“最”字打头的文字,极大可能是鸡汤文,如果不是真的上洗手间拿错了刊物,那是绝不用浪费生命的。

    有一回,我写了一篇《在西西弗看女人的耳根》,大致是说,“在书店里看书的女生都是丑的”,后来怕被觉得武断,改成“多半是丑的”,其实内心还是自以为发现了爱看书的女生都长相堪忧的这么一个规律而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直到写了文章许久后逛一家出名的书店,不小心发现了一大波颜值过人的女生,三五成群明眸酷齿青春靓丽错落左右,才发现自己当初是多么的少见多怪。在花丛之中走过的时候内心告诫自己:少说一点以“最”“全部”“都”开头的竭嘶底里的话吧,会显得自己很无知。

    鉴别鸡汤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开头对每个事物用“真正的”来做定语,这样类型的差不多可以断定是鸡汤无疑了。“真正的幸福”“真正的人生”“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定义词典的学者们尚且懂得在序言末尾加上一句:“能力所限,若有不严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以期日臻完善。”这类漏洞百出的写手就用掌握了全人类所有真理于一身的导师一样的口吻来浇灌众生,只有他说的是“真正的”,除此之外,都是虚假的,都是玄幻的,荒唐之极。

    (十)泛滥的就烂

    倘若有一天我突然宣布不再更新自己的公众号了,可能才会有人说,可惜了啊,这个狂妄之徒都曾写了什么再好好看下吧。我宁愿相信,写得再怎么差,没有了,关注的朋友总有一丝惋惜。就如我曾经收到过两个公众号的停止更新的信息,还都是我天天阅读的,和那些乱七八糟可有可无最后删除信息取消关注的不一样,一个是古文晨读,一个是经典的故事专家,里面都有非常多同样爱好的人群集中,但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事情毕竟让他们难以坚持,如果说让每个读者给予支持就可以继续运营,我是毫不犹豫的。但是最后只能挥泪作别,难受三天。在两个公众号告别的推送里,无一例外地,所有的潜水粉丝都跑出来留言了,各种不舍和挽留,悔之不及,告别文的最后一句,作者说,“缘分到此,各自保重”,看完就酸味泛上心头了。

    余秋雨说的有道理,“把文学当做一种兴趣而不是谋生手段会更好。”当做兴趣和爱好,会让我们的生活多很多乐趣,当做谋生的手段,就乏味了。可能还会偏离自己的风格,变得讨好和谄媚,世俗和跟风,泯然众人矣就没有继续看你的价值了吧。

    近来发现大众的口味在跑偏,也包括我。说话越来越损,口味越来越重,“内涵”越来越深,段子越来越黄,思想越来越污……要多人看,文章就不像自己的了,姿势迎合,双方才能产生共鸣掌声一片其乐融融,但是却又显得装腔作势言不由衷假装高潮。写一个“隔壁女邻居二三事”,可能阅读量会上千,写一个“秋分时节话传统”,就没人理你。我曾经问我一个兄弟,你有读了我的文章吗,他非常确定地说,有!——怎么读?——点开,拉到最后,看看这篇的长度,心里暗自说句“我X”或者“牛X”,然后点个赞换台——除了苦笑,我还能说啥?

    之前偶尔看到有取消关注的人,就惶恐和难受,毕竟内心还算有执,无法真正自在放下,境界还小,总希望全天下的人都来赞你。诚惶诚恐的自己就如同御膳房的厨子,闷出一锅饭来,唯唯诺诺呈给皇上吃,皇上不开心了伙计们还都得遭罪。后来笑了:要看破红尘总得先浪荡一把,内心如果没有挂碍,也就没有东西可以放下。我祈祷取消关注的不是认识的朋友,放心吧,别人的口水喷到嘴唇上,不会患上各种不治之症。

    是不是泛滥的就烂,没有了就弥足珍贵。有的人不愉快了,你何德何能,让朕每天批阅你的奏章!也是,把太阳挪到雾都去发光发热比弄到撒哈拉好,把暴雨下到干涸的土地而不是大西洋里才会有人出来感谢老天爷。可能是我们习惯了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吃自己习惯的东西,过复印出来的生活罢了,无可厚非。天降甘露给猪,猪还是喜欢呆在自己的猪圈里,给鸡一把钻石和一把小麦,鸡肯定奔着小麦撒开腿子。

    今后在我公众号停止更新的文中,我一定会加上这二十四个字:

    “年华如春,热血如夏,惋惜如秋,回忆如冬,倒扣酒杯,各自前行。”

    “颇有微词”的尾巴

    “颇有微词”系列就到这里,一口气写了假新闻诈骗的、卖身份信息的、在教育行业里混饭的、没文化的暴发户、用迷信取名字的、无下限的标题党、矫揉造作的作者、盲目崇拜的群众、鉴别鸡汤的方法和自己做公号的小感悟。一口气七八千字,放在一起就有人只读我的标题了。

    也罢,原想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后来想想,几个懂的人知悉就足够了,乐趣要转移到文字本身,而不是附加的事物,可能会更有意义。

    前几天和一个分别了半年多的老友相见,饭桌之上,人家道出心声,说没一起玩一起工作了,才发现生活少了很多乐趣,工作里也没人那么搞笑有趣了,让我当场讲个段子,对方抿了一口酒又补充说:“粗俗的也行!”我当场就笑了。

    还有一友人很好奇,“都是一样生活,你怎么就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和观点?”我得瑟起来,“怎么样,你有没觉得我越来越像什么了?”(内心暗自想的是文学家、作家、学者等各种痴心妄想的称谓),然后对方给我来句:“喷子”!

    寂寞的段子手啊,有时候觉得自己是。想认真地写个笑话都无法get到大部分人的点,笑的人大部分是说,这小子疯了,写这么长的废话。欣慰的是,有一天,一位不熟的朋友半夜给打电话把我吓醒,迷迷糊糊接起来,他大喊大叫,你小子笑死我了!我眼泪汪汪,总算高山流水知音对晤了,“颇有微词算好的了,下次我就破口大骂了。”于是彻夜难眠。对,彻夜难眠,你我都,不吐不快,悲欣交集。

    二〇一六年九月末

    “颇有微词”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世界颇有微词 文|刘志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ek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