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通过这次抄档案工作,我对林场有了一些深层的了解。这个林场是辽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林地面积两千多公顷,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大部分都是人工林,主要树种是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天然林面积只占不到其中的三分之一。树木品种繁多,常见的有核桃秋、水曲柳、柞树、杨树、枫树、黄蘗(菠萝)等。还有一些稀有的,我以前见过但叫不出名字,这回知道了名字,却依然对不上号。
以前,以为林场只是伐树栽树,通过这次经历,我才知道林场的工作范围,才知道林业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
听父亲说,这些落叶松都是辖区内老百姓当年栽下的,他当年就参加过。
五年前,林场把场部搬迁到我们村旁边来,给村子带来了一些变化。我们村和林场一起吃上了自来水,这在全县可是头一号。随后不久,我们村被评上了省级文明村。县里一些部门下来进行对口扶植,帮助村里建了文化室、电影院,还维修翻新了学校。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一时间,我们村在方圆几十里内出了名,这给村民来了莫大的好处。
最显著的是原来一些大龄青年,由于家庭条件差,小伙子又不太出众,找对象比较困难,父母很为儿女婚事忧心。这回好了,外地的姑娘纷纷嫁到我们村,就连有点差劲的后生都娶上了媳妇。那一茬村里青年可算是享受了文明村带来的最大红利。
文明村着实红火了两年,经常有外地的参观团来村里参观学习。这些都作为政绩写在了县里领导的功劳簿上,据说书记一下升了两级去了省里。
在筹建文化室时,县里文化馆还下来几个文化人帮助装点村部和文化室。我那时刚毕业,知道了这事,白天干活没空,吃完晚饭就跑过去看。别人看电影,我趴在窗户上看人家写字画画。
就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和文化站站长鲁老师熟了起来的。
其实,我在读高中时就认识鲁老师,他那时是中学老师。在初中部教美术,并没有我们的课,所以不是很熟,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