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67 鬻拳

作者: 为仁由己zj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22:07 被阅读1次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封楚文王的门?难道不要命了吗?

这个不怕死的人叫鬻拳。

楚文王是楚国老板,大家都怕他。但是这个鬻拳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狠角色,他还真不怕楚文王,相反,他要是发起狠来,楚文王倒要让他三分。

这里我们先插播一下姓和氏的问题。

古时候,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社会,从字面上看,也是由女生两字组成,意即是哪个女子所生,给自己的孩子打个标记,以免搞错,那时子女都随母姓。后来到了父系社会,父权抬头,子女都随父姓,但是姓这个字却深深地烙上了母系社会的印迹。

氏是姓的分支,氏的获取方法很多。春秋时期,氏一般取自封地名、官爵名、国名、先祖名等,途径较多,因此有时会出现一人多氏或是父子不同氏的现象。

总体而言,姓是用来辨血统、识种族、别婚姻、明世系的,所以有同姓不通婚的规矩;而氏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唐代的《氏族志》就是典型代表。男子多称氏,女子则多言姓。春秋初期,对于一个人而言,姓是不变的,氏是可以变的。到了后来,氏也渐渐固定不变,以为定式。

举个例子,鼎鼎大名的孔老夫子并不姓孔,孔是他的氏,他是宋人之后,祖上应该是商人,商人子姓,所以他也姓子,孔是源自先祖孔父嘉的称呼。

而孔老夫子的父亲叫叔梁纥,父子两个名字几乎完全不搭,这中间还涉及到当时的称呼方式。春秋时期,男子的称呼方式种类繁多,有氏加名、身份加名或是其它等等,父子称呼不搭完全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到了孔老夫子以后,便以孔为氏,至今不变。

秦汉时期,当时风俗已经有姓氏合二为一的趋势,太史公写《史记》时,也将姓氏混而为一。

现在,我们已经只说姓什么,不再说什么氏,只是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我们现在说的姓,实际上大多数是以前的氏。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从鬻拳的名字来看,他很有可能是鬻熊的后人,也就是说鬻拳和楚王熊氏很可能是同宗一脉。由此推测,他的身份应该比较高贵,从下面的故事中,似乎也可以佐证这一点。那么地位高贵的他为什么会成为城门管理员呢?

有一次,楚文王和鬻拳两个人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估计这个问题比较重大,结果两人却意见相左,没有达成一致。

楚文王想,我是领导,不管对与不对,总得听我的吧!

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没有意外,大多数人也会认同楚文王的想法,咱不得罪领导,保住自己的饭碗最重要。

可是,这次却偏偏发生意外了,鬻拳不属于大多数人,他不认同楚文王的想法。他认为楚国的江山是楚人的江山,先祖的江山,不是你楚文王一个人的江山,事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你是楚文王就可以不听别人的意见。

鬻拳这么想也没错,问题是楚文王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吗?当然不会。要让楚文王改变自己的想法,还得有行动。

鬻拳也拿出了自己的行动。但是,他不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劝谏楚文王。他采用了一个极端的劝谏方式:兵谏。这个兵谏倒不是派兵去逼迫楚文王,而是他自己直接拿起武器,迫使楚文王同意自己的意见。

楚文王当时就傻了,有你这样进谏劝说的吗?可是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出于无奈,他只好同意了鬻拳的意见。

或许鬻拳的意见的确是正确的。事后,楚文王并没有追责鬻拳的大不敬行为。

事情貌似结束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不属于绝大多数人的鬻拳又开始不走寻常路。

虽说自己是为了劝谏楚文王,让他听从正确的意见,但是自己的方式方法终究有问题,是以下犯上的大不敬行为。楚文王确实没有追责自己,但他却不能原谅自己,如果每个大臣都像自己一样,还成何体统?

因此他自责地说:我用武器威胁国君,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

他说到做到,立马进行了自我处罚。不过,他的处罚力度有点大,有点狠,他把自己的双脚砍了。

宗亲老臣,为了自己,结果好端端地失去了双脚,现在没了双脚,行动也不方便了,更别说以后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了。

楚文王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于是按照当时照顾伤残人士的惯例,让鬻拳担任大阍一职,通俗点讲就是城门管理员。

再说说城门管理员这个职务,大家可别以为只是个看门的,没什么了不起,在古代这可是极其重要的岗位。冷兵器作战时代,城墙是防御和保护自己的关键,而城墙上的城门就成了关键之中的关键,关门打狗,门户大开,这些词汇都说明了门的重要性。

相传雍正能够顺利当上皇帝,隆科多的支持至关重要,而当时隆科多就兼任着一个重要职位:九门提督,也称步兵统领。这个职位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守备北京城的九大城门。

再比如说,女生宿舍楼下的看门阿姨如果不让你进门,你就只能望眼欲穿,不见伊人,空把心焦急,没法挪半步。

说来说去,门真的很重要,而看门人更重要。

现在,堂堂楚文王也一样。鬻拳的一道封门令,让他吃了闭门羹,有家不能回。可是,楚文王还真是一点脾气没有,他知道,和这个犟脾气,认死理的鬻拳讲道理,纯属多费口舌。

因此,楚文王只好无奈地选择掉头离开,去了黄国。

黄国,侯爵封国,嬴姓诸侯国,地盘范围在今天河南潢川县一带。

去黄国干什么?

去揍黄国人一顿呗。因为根据游戏规则,只有打了胜仗才可以进城,所以楚文王选择去揍黄国人一顿,然后就可以高高兴兴也回家了。

这是典型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悲催的黄国完全是躺着也中枪啊!

不过这一次,楚文王倒是没有挑错对象,黄国人捏起来很顺手,楚军在踖陵(今河南潢川)打败了黄军。

由于此战目的只为回家,取胜后楚军没作逗留,很快就撤军回国了。但是,当军队回到楚国湫地(今湖北宜城附近)时,生龙活虎的楚文王突然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同年夏天的六月十五日,楚文王病逝。

噩耗传来,最后悔的人莫过于鬻拳。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道封门令,不但封死了楚文王的回家路,还把他送上了不归路。自己的本意只是想让自己的王做得更好些,没想到天意弄人,结局竟然会如此惨淡。

他无法释怀,无法原谅自己。

我有罪啊!既然生不能再辅佐你,就让我死了去地下继续辅佐你。

鬻拳把楚文王安葬以后,自己也在附近自杀身亡。楚人明白他的心意,将他安葬在楚文王的地宫前庭,成全了他的心愿。

楚人将鬻拳尊为太伯,让他的后代一直担任大阍一职。

有识之士认为:鬻拳算是爱护国君了,由于劝谏而对自己施刑,受了刑仍不忘使自己的国君归于正道。

相关文章

  • 春秋往事67 鬻拳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封楚文王的门?难道不要命了吗? 这个不怕死的人叫鬻拳。 楚文王是楚国老板,大家都怕他。但是这个...

  • 鬻拳之名

    春秋时期,楚国发生内乱,巴国的军队恰好在楚国郢(音“影”)都附近,所以巴国趁隙讨伐楚国。 到了春天,芈(音“米...

  • 我不救你,是为了你好!

    春秋大臣奇葩多,楚国有兵谏自戕、拒国君于城门之外、害国君病死征途的鬻(yù)拳。 晋国也不遑多让,晋惠公时期,有一...

  • 国王战败逃回,城门官拒绝开城门:把那个嬴姓国灭了就放你进来

    古人都说魏征是犯言直谏的典范,为了建言不惜口头得罪皇帝,但是跟楚国的鬻(yu)拳比起来他就弱爆了。 鬻拳是楚文王时...

  • 自我提升项目之身材管理

    自我提升之身材管理,20年还有67天,认真开始减肥吧。 1、饮食:211原则,2拳蔬菜,1拳蛋白质,1拳主食。晚餐...

  • 往事(67)

    文/丘墨豸 通过这次抄档案工作,我对林场有了一些深层的了解。这个林场是辽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林地面积两千多公顷...

  • 春秋无往事

    今天是三月十四日 星期三 天气还好吧 说是下雨要降温 但也只是上半天下了点微微的小雨 下午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却看见...

  • 伤逝•春秋往事

    在这个寂寥的夜里,骤然想起一个久远的故事一阵阵莫名的心悸电般袭过我全身正如那天决绝的你,留给我一个冷冷的背影 孤单...

  • 鲁西南方言杂谈-鬻

    鲁西南人常说“汤鬻了”、“鬻锅了”的鬻字,很是古老。鬻字中的“鬲”是煮饭的炊具,两个"弓"字代表热气腾腾,“米”在...

  • 一根筋下属用绳命顶撞领导 最终的结局是……

    这位哥们就是楚文王的大臣鬻(音:玉)拳。楚文王名字叫熊赀(音:资),就是那个抢了美女息妫的家伙。(见《她让四个男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往事67 鬻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tk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