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7日本市入梅,降水过程趋于增多。
上海入梅首周成绩:开梅两场暴雨,竟已超去年整个梅雨季雨量。
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8凌晨到白天,过程雨量可达30~50毫米,个别地区50~80毫米,小时最大雨强20~40毫米。
之后,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到江南中部一带南北摆动,本市主要降水过程在20~21日和25日前后。
天气预报
近一周天气,大家感受一下
衣服晒不干、异味、霉斑……
大家笑称一年一度拼内裤时间到了,
糟心的不只衣服, 身体也容易“发霉”,
小编提醒,要注重防范这5类常见疾病……
1、心脑血管病:少出门、食清淡、多饮水
风险
由于气压不稳,温差变化,易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度增大,从而加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梅雨季空气缺氧,易诱发心肌梗死或脑中风、猝死。
防范
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梅雨季节应尽可能的少出门,饮食清淡、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多饮水。特别强调的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坚持按时服药。
2、风湿病:莫受凉、防感冒、走平路
风险
阴雨天气由于湿度大、气压低,加上阴晴不定、气温波动大,许多风湿病病人关节疼痛的症状就会加重。
防范
要保护好腕、肘、肩、膝等不要受凉。避免淋雨、赤脚涉水,空调、风扇直吹,以防感冒。要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运动时应注意晨练不要太早,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中老年人运动以走平路为最佳。可据医嘱用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药物。
3、皮肤病:常通风、抗过敏、慎用药
风险
霉菌在梅雨季节活动最为猖獗,手足癣病的病情就会加重。咬虫性皮炎等皮肤病也会增加,表现为蚊虫叮咬后迟迟不好。细菌类感染引发的脓疱、真菌感染的甲沟炎也易被诱发。
防范
保持干燥通风是防止霉菌感染的第一要务,且要勤换衣服,洗浴用具专人专用。过敏性体质的人服用抗过敏药会非常有效,还要尽可能少接触碱性洗护用品,如不要总是用肥皂洗手。还要注意出疹生疱时不要随意用药。
4、呼吸道疾病:忌冷饮、勤洗手、作息好
风险
阴雨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期,主要是由室内外温差大及湿气过重引起。人体最适宜的健康湿度为41—45%,在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都会降低,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防范
要注意空气流通,不要总是关窗,并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作息时间要正常、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在天气晴好之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应该要注意的就是,勤洗手、勤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食物中毒:少存放、勤消毒、不生吃
风险
薯类、竹笋、西兰花等进入梅雨期,食用后都会增加中毒风险。
防范
梅雨季节,在常温条件下,食物存放尽量不要超过2小时。尽量不要吃剩菜剩饭。
保温盒饭必须使盒饭在食用前始终保持在65摄氏度以上。此外,在食堂、餐馆尽量少食刀豆、扁豆等豆荚类食品。
梅雨季怎么吃更健康
饮食清淡
少吃大鱼大肉,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
清补为主
小朋友要少吃甜食,如冷饮等;老年人的保健品最好停一停,如真的要补,以清补为主。这个季节,可以用金银花、甘草、菊花等泡茶喝,有清热解火的功效,还能利湿。
健脾利湿
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自己熬制的米仁粥。多吃点百合、山药,也有补脾肾、利湿的功效。从效果上看,百合具有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的作用;山药可以助消化,治疗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泻等效果较好。
充分休息
晚上最好10点前休息,不要熬夜,时间允许的话,可在中午小睡片刻,傍晚建议多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
除湿食物推荐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薏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