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状态不是很好,本没有啥主题灵感,但写着写着就思考到了前天跟朋友聊的关于主副业发展纠结的问题,然后就为自己梳理了一些内容,详细问题不做展开,我就从中,提取我的三点思考。
01 工作只是技能,不是优势
之前跟一位朋友会在聊主副业的事情,我们会纠结于好像放着主业优势去干其他的,有点“不务正业”,甚至是“弃长补短”。
但当时没意识到,前提条件就错了。就是目前本职工作是优势,其实不太对的。
目前的设计工作,只能说是一种练习比较久的技能,它并不是自己的优势。
而优势,是自己比别人天生就拥有新手的运气,发挥好,放大优势价值,是能让自己比别人更具有竞争力的东西。
无论是设计或者读书写作,都是一个个的技能,但哪些更匹配是在发挥优势,那就要先有一定程度的认清自己。
02 读书写作也并不是放弃设计工作
我并不是就此放弃了设计工作投入到内容创作中。
而是我挖掘自己的优势后,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读书写作是一个基础技能,是我拥有良性收入系统和成长系统的必备条件,它能够让我在未来产生巨大的收益。
所以有些事,雷打不动地认定坚持。但也并不表示我自己认为的就一定对的。
因为结果我无法确定能不能美好发生,这里面是一个叫「认知」的东西帮助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果写着写着发现后面是错的,那没关系,认栽,因为自己做的选择,要有勇气承担风险。
而工作也不是就此甩丢,而是通过读书写作,让我更加清晰哪些更适合发挥优势,真正帮助自己在工作上扬长避短。
03 成为 π 型人才
所谓技多不压身,在不确定时代,如果只是一份工作,那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
有专业保持稳定,再拥有一门热情手艺技能,增加了另一个维度的竞争力,再插上商业的翅膀,赶上的是下一个超级个体时代。
真正的扬长避短,前提是要清楚自己的真正优势力在哪,我自己是属于内向型人格,在思考、专注方面更具有优势,相反的,我在与人交流、社群运营上,就是我的劣势,最近我在社群方面的表现上,虽然还没真正干点什么,就已经搞得自己头炸。
无论是什么事情、什么道理,很多时候,都不是从单一维度去思考得出结论,还会结合个人、环境、长期主义等等因素来考虑。
最后,如果你在职业发展上有瓶颈,或者不知道该不该学一门新技能,也许你可以思考一下,做这件事、学这个技能,它未来能不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