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赚不到钱怎么办?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不管是一个月赚一千块,还是一个月赚十万块,依然很焦虑。
在我前面的文章说过,我做的是电商,平台规则变化很快,每年进入的人也多,竞争激烈,生意起来的快,下去的也快。
行业会衰落,你也会被新人代替。
如果电商做不下去怎么办?
我一直很苦恼,
因为我发现,不论怎么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特别是对于一无所长的我,对未来充满迷茫。
我能做的只有努力,一直奔跑在这条路上,即使很疲惫,还得跑下去。
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曾不断的地诘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
内心的答案是,我怕失去现在的生活水平。
我又继续追问自己,失去现在的生活水平又能怎么样呢?
我会滑落现在的阶层。
我很害怕,回到过去。
记得那一年刚刚创业的时候,没赚到什么钱,过年回家,感觉父母,兄弟姐妹都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你,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因为家务事跟家人吵起来了。
具体吵什么不记得了,事后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你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也没赚到什么钱,对我们的家也没什么贡献,现在回到到家,还不主动干点家务活,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果实,你没有一点羞耻吗?
现在回忆起来,仍脸上滚烫,浑身不自在。
这也是多年来不敢停下来的原因。
害怕自己不够优秀,不被人认可,害怕自己一事无成,不被人喜爱,就好像自己时刻处在一个悬崖边,如果不拼命努力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在读了阿兰德的《身份的焦虑》后,我才明白,这是来自于身份的焦虑。
书中说: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我一直被教育的意识,是落下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不被欢迎的,不被接纳的。
就像书中描述的,
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 ,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之为”无物”。
每个人都不喜欢这种一无所有,一无所是的感觉。
这种对身份的焦虑,一直在潜意识里操控着你,让你恐惧,让你焦虑,做任何事都很功利。
让你不能够放松下来,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被这种恐惧所驱使着。
一种不被需要的恐惧,一种不被接纳的恐惧,一种没有稳定收入被排斥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源于家庭教育和世俗的观念。
小的时候,可能父母经常会这样对你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捡垃圾,扫马路;
到了社会,你需要获得更高的学历,更高的权力,更多的金钱,才值得被尊重;
这当中形成的信念,像鞭子一样,不断抽打着你,让你生命不止,奋斗不止。
毫无快乐而言。
一直要处在奔跑的路上。
风风火火,匆匆忙忙。
无暇去思考“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一定是对的吗?”
也从未质疑“只有拼命努力,你才有价值,才值得被家和尊重”的信念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幸福,拥有了真正的价值感、爱和安全感?
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工具人。
但在另外一本书《与神对话》里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所有人类的行为在其最深的层面都是由两种情绪—恐惧或爱所推动的。人类的每个念头及人类的每个行为,都是建立在爱或恐惧上的。如果你没有生活在爱里,那么就一定在恐惧里。”
如果不想生活在恐惧里,那就生活在爱里吧!
这里的爱,
用《身份的焦虑》解释就是:
“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
我的理解是:这就像妈妈给予孩子的无条件的爱,无论你好还是不好,无论你走得多远,犯了多大的错误,妈妈都会爱你,接纳你,包容你,欢迎你。
因此,
我会主动做事,不再惧怕错误;
我会专心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我会坚持长期主义,耐心地等待开化结果;
我会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会通过自我的实现,帮助更多的人,创造社会价值。
我会始终做真实的自己。
所以,把恐惧转化为爱,你才会真正的有时间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更大的事业。
而这才会帮你摆脱身份的焦虑,彻底解决“赚不到钱怎么办”的焦虑。
那怎样才能做到由恐惧驱动转变为爱驱动呢?
我们下篇文章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