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坐标 火焰山
人物 罗刹女
牛魔王一家有多么的憎恨悟空,这一点在落胎泉边,悟空就有了心里准备。悟空一口咬定,红孩儿跟了观音菩萨做善财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修成的正果。但从罗刹女这个当妈的角度来看,自家的孩儿即便犯了罪,打也打得,骂也骂得,罚也罚得,就不应该被迫出家,吃苦受罪,从此断了自家的香火不说,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了。还间接导致自己的老公——牛魔王出轨,孩子是维系婚姻关系的纽带,一点多不假。
罗刹女手中的芭蕉扇,能熄灭火焰山上的火。可那火焰山的火,是悟空当年闹天宫时,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落下凡间的砖头,跟着背锅一起受到处罚的,还有负责的炼丹的童子,他当了火焰山的山神。童子、炼丹炉和芭蕉扇是配套的,而那扇子如今却到了罗刹女的手,联系到红孩的三味真火,那么可以推断出山神与与他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悟空打着亲情的幌子,却想把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对方,用以控制对方的思想。亲情相处,最基本的要求是相互的尊重,包括思想和行为。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罗刹女料斗不过悟空,取出芭蕉扇自卫,悟空顺着风飘了一天一夜,抱住了一座山才算停下来。
小须弥山灵吉菩萨的道场,他告诉悟空“我当年受如来的旨意,赐我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面,如今送了大圣。。。”如来分明知道有朝一日用得上这两样东西,可怎又派了个,名不见经传小小的灵吉菩萨来完成这项任务呢?毕竟隔着好几层的衙门呢。
有了定风丹,悟空再次来借芭蕉扇,罗刹女故伎重演,取出扇子“望行者一扇,行者巍巍然不动”罗刹女慌了,急忙收了宝贝,转回洞府。悟空紧随罗刹女来到洞里,急中生智,一头扎进茶叶的泡沫下面,被罗刹女一口咽下。
吃进了异物可不是好玩的,为母则刚的红孩儿妈妈,禁不住悟空在肚子里折腾,交出了芭蕉扇。但悟空不知这只是缓兵之计,火焰山的火,被扇得越来越旺。
樵子对于罗刹女的评价是“这圣贤有件宝贝,善能熄火,保护那方人家”“大丈夫鉴貌辩色,只以求扇为名,末认往时之谀话,管情借得”。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罗刹女有圣贤的口碑,不但做到了保护一方百姓的平安,而且通情达理。罗刹女原本是一个妖精,不过是从小比较自律,才修炼而成。她身上,具有普通百姓所期望的所有的优点——长得漂亮、有爱心、温柔、顾家、容渣男牛魔王出轨、生了个大胖小子。她有一把和太上老君一模一样的芭蕉扇,实打实的证明了她与太上老君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英雄不论出处,无论罗刹女出身是妖是鬼,通过自己 的努力,她拥有了公众所认可的各种美德,并受到了老百姓的尊重,称她为公主,这使她在故事的结尾时保全了自己。
有了这样一位完美的女人做媳妇,渣男牛魔王还是弃了罗刹女不顾,他在红孩出生之后不久,就弃了罗刹女娶了肤白貌美玉面狐狸做媳妇,雄性动物贪财好色的本质暴露无余。
听说来借芭蕉扇,牛魔王咬紧了钢牙,和悟空斗了百十回合,不分胜负。忽然听说有酒可以喝,便置老婆孩子的深仇大恨于不顾,明哲保身溜之大吉。
悟空在花果山称王的初期,他们这几个拜把子的兄弟没少帮助他,可当时悟空为了保存自己的势力,害的其他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兄弟间本来就暗藏不满,这次再加上悟空如此傲慢的对待自己的媳妇,实在是不能容忍。
悟空尾随渣男牛魔王来到水底,见他正和一些臭鱼烂虾喝酒作乐,便偷走了他的坐骑避水金睛兽。渣男的坐骑居然也很渣,像共享单车一般,得谁跟谁走。。。于是就有了悟空出卖色相调戏自己的嫂子,骗得真正的芭蕉扇,并且得到的口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牛魔王成兴而归,却不见了自己的坐骑,感觉不妙。听了罗刹女的哭诉,才激发出作为一个男人的斗志。一来,红孩被观音受做徒弟就等于断了老牛家的香火;二来朋友妻不可欺,牛魔王当然恨极了悟空。牛魔王的心结,也是天下所有男人的心结。他化作了八戒的模样。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悟空,并没有察觉来人是假,芭蕉扇被骗走。悟空这个恨呀,终朝打雁今天让雁啄了眼,于是一场关于芭蕉扇的争斗升级为两个男人,关于面子的恶斗。这一打真的是棋遇对手,将遇良才,不亚于那场众天兵天将捉拿妖猴的战争。
牛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般的变化,只是身体笨拙变化出来也不灵活。悟空的七十二变是菩提老祖亲传,可文中并未提及牛魔王是悟空的师兄,原著有“自西方,对头牛王是心猿变”一说。可见牛魔王是悟空的心猿,如果说六耳猕猴是悟空的那邪恶的一面,牛魔王则可以代表,悟空作为凡胎,那种情欲、性欲、自私、自我伪善的一面。
七十二变与天兵天将更配呦!最终牛魔王被收服,火焰山的火最终熄灭,宝贝芭蕉扇也回到了罗刹女的手里。好人有好报,罗刹女也算功德圆满。
名词解释 劖chán
1)用锐利的器具凿或者铲
2)古代一种铲形工具
3)砭刺、刺
4)讽刺
5)铲除
6)姓氏
愆 qián 1) 罪过 过失
2) 错过 耽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