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辑原应属于信维通信 或圣邦股份,2支标的都长期跟踪;
虽然,信维通信 信众众多,历史上气势磅礴的文章层出不穷;
虽然,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 也不乏钻研大神;
但依旧敢写。
可还没等写完,前者近期凌厉反弹,后者更是迭创新高;
当下,写大幅上涨后的科技标的,总战战兢兢。
与其这样,第24辑就写科创板,虽然明知是坑;
《中国科技公司》系列比写赞誉更可贵的,应该是写期许中的问题。
科创板第一周,大超预期。
在原始股东一夜暴富,中签者欢天喜地的另一面;
是各大平台、行业分析师、价值投资者、大V,对25家标的估值严重不匹配的喧嚣质疑。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光阴荏苒,总有尘归尘,土归土 的那一天。
与其讨伐,不如宽慰,科创板给了参与者瓜分肉签的机会;
主板创业板科技标的也有了一个短暂估值提升的契机;
一件皆大欢喜的事。
所有的共识是,25支标的从此刻开始,都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估值回归过程。
绚烂落幕,定格在这一历史的霎时,本文尝试抽丝剥茧,用公正的视角,尽量理性的语言浅析25支中,最耀眼的那一颗。
《中国科技公司》系列第24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科技亚男
一、国产替代梦想下 映照的现实
①化学机械抛光(CMP)液/②光刻胶去除剂三年营收占比:
以上是安集科技2项主营业务,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及先进封装领域。
(注:CMP分抛光液和抛光垫,安集科技主要业务为抛光液)
①化学机械抛光(CMP)液
公司核心产品化学机械抛光液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没什么值得书写;
看上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为2.42%、2.57%、2.44%。
连稳定的增长也做不到?
抛光液国内需求:
看上表,公司铜抛光液2018年新增近一倍产能,产量却低于前一年?
②光刻胶去除剂
公司截至2018年底产能利用率,产销率:
看上表,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产销率基本未过百,产能是否过剩?
与此同时,仍打算继续扩产,扩产产能是否又无法即时投入生产?
折旧与摊销拉升成本,是否将使净资产收益率再度承压?
从三年营收及扣非净利润增速看,哪里能看出高成长性?
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是否预示公司产品竞争激烈?哪里能看出产品护城河?
二、与世界龙头的共舞
Cabot Microelectronics(卡博特电子)占全球份额:35% 总部:美国
18年收入5.9亿美元 1.1亿美元净利润 最新市值33.66亿美元 静态PE30.6倍
值得注意的是占比Cabot业务80%的抛光(CMP)液 ,2000年Cabot占全球份额是80%,一路下降到目前的35%。
Cabot在中国大陆营收占整体收入比例——14.70% ¥5.15亿
安集科技在中国大陆营收占整体收入比例——90% ¥2.48亿
Cabot及安集科技抛光液两者产品、技术、下游应用差异:
看上表,Cabot与安集科技抛光液产品表面上好像各有所长;
但实际后者是否只是聚焦于铜抛光液?
产品种类,技术能力与前者等国际巨头存在多少差距?
Versum Materials(慧瞻材料科技)总部美国
18年收入13.72亿美元1.98亿美元净利润 最新市值56.67亿美元 静态PE24.83倍
我们把美国的2家同行和安集科技根据18年年报做一下最直观的对比:
与世界龙头共舞,公司是否差距尚大?
三、至关重要的衣食父母
公司客户情况看下表:
公司客户90%为大陆,10%为海外,中芯国际是当之无愧的大客户。
(台积电2018年销售收入占比为8.15%,长江存储2018年销售收入占比为8%)
大客户销售占比如此集中,是否存在风险?
四、经年累月后的大股东
再回眸发展历程
2004 上海安集成立 研发中心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2006-2安集科技成立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原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2008 首款化学机械抛光液产品上线并进入量产,并成为中芯国际核心供应商之一
2009 光刻胶去除剂开始陆续向士微兰,长江存储供货
2014 进入台积电供应商体系
2015 通过境外架构重组,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成立台湾子公司 台湾安集微电子
2016 完成股份制改造,大基金入股
2017-8 在经过一系列股权架构调整的运作后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宁波第二生产基地开工
目前旗下三家子公司(无参股公司)
上海安集 宁波安集 台湾安集
2019-7,登入科创板。
十大里,主要看前两大股东
现有其他股东间不存在其他关联或一致行动关系,因各股东持股比例分散,Anji Cayman没有实际控制人,因为安集科技也没有实际控制人。
看上表,国家财政部间接持股。
股权分散,没有实控人,各大股东互相制约,在瞬息万变的产业竞争中,公司决策效率是否会打折扣?
五、前景何在的研发
此次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30,310万 ,其中拟投资科技创新领域:
对于募投项目,公司自称符合集成电路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不存在技术迭代,产品过时风险。
公司并承诺超募将用于主营业务,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不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公司。
然而,公司近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虽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1%左右;但研发成果到底如何?
安集科技及子公司现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均为发明专利);
190项(中国大陆140项 中国台湾42项 美国4项 新加坡3项 韩国1项);
而最近一次申请专利日,为何却是要追溯到2014年12月?
六、受制于人的原材料
化学机械抛光液的主要原料包括:
研磨颗粒、各种添加剂和水,其中研磨颗粒主要为硅溶胶和气相二氧化硅。
抛光液原料中添加剂的种类根据产品应用需求不同:金属抛光液中有金属络合剂、腐蚀抑制剂等;
非金属抛光液中各种调节去除速率和选择比的添加剂。
需要关注的是,硅溶胶 和气相二氧化硅 等研磨颗粒为公司生产化学机械抛光液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否都需直接或间接从日本进口?
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
看上图,从生产成本能看出,原材料占比超80%;
然而,就是占比超80%的关键原材料,却严重依赖日本厂商。
①若日本一旦加强出口管制,是否会影响原材料价格?
是否会使得公司无法获取原材料?
②公司主要从上游基础化工或精细化工行业采购原材料,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供应是否有趋紧的可能?
③即便没有出口管制,原材料价格受市场影响,是否会大幅上升?
是否会影响公司的生产、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以上因素是否都将可能对公司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及时性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问号背后的期许
行业、同行、估值、产品、财务、客户、研发、原料供应,写了这么多的问号,好像安集科技一无是处。
本文不加入讨伐大军。
安集科技不是半导体公司,更多属于半导体材料;
材料处于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技术门槛高,壁垒高,细分行业多,新换代快。。。等等
全球半导体材料产业就是由美国、日本两国厂商执掌;
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真正意义上有实力的中国半导体材料公司有几家?
在细微细分领域迎来突破的中国公司,就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瑰宝。
如今,静态PE高达 208.18的安集科技,其中的150PE是否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家,实在太缺乏真正脚踏实地的基础科学技术,余太多鸡汤式的营销话术PPT,而给予的溢价?
高估值,技术落后也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应该学日本,学德国,学韩国,学台湾,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和地区?
学习他们的坚守,学习他们的刻苦,学习他们的精益求精。
有了至死不渝的决心,什么高估值,什么技术隔代,什么研发不足,什么产品落后,都将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像安集科技这样的中国科技公司,关键的关键是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有一天,若真正做到了一家比肩美日的科技公司,今天本文的质疑算什么?
参考资料:
《安集科技招股书》Cabot Microelectronics SEMI中文
太平洋证券 东方财富choice 同花顺i问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科技亚男
欢迎阅读亚男其他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