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俞洪敏说自己一年至少看200本书,罗永浩则一年看300本书。
咪蒙自称一周大约读两本书,还说看书是治疗自卑的唯一方法。
简书一哥彭小六更牛,称一个星期看15本书都不在话下。
你看,在阅读这件事上,比你成功的人还都比你勤奋。
惭愧之余,你或许也会想,一天看一本书,这事太酷了,我也要这样做!
这样想就不对了。因为一年看300本书这种事,只要弄清楚三个问题,其实就一点也不酷了。
〉〉02
首先你要知道,一年看300本这种事,基本上是不受吃瓜群众待见的,你默默地做了也就是了,但你要发简书、发朋友圈炫耀,会成功吸引一大波人围追堵截你。
一、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阅读?
买了一本书,半年还没看完。这种事在我身上发生过好多次。相信你也不缺类似的经历。
通过自查自纠,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是对阅读这件事的敬畏,认为看书一定要一字不落看完才算,否则不如不看;
二是对阅读这件事的畏难,看了也不可能一次就看懂,还是先别浪费时间了。
在如此矛盾纠结的心态下,就给了拖延症趁虚而入的机会。
培根在读书论中强调: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
有些书可以生吞,
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言下之意,阅读这件事,其实是有弹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阅读目的,选择对书的内容的阅读程度。
火得不要不要的咪蒙迅速出了一本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如果也把速读这件事套上“功利”的外衣,把大量阅读看成是知识试错、迭代、内化的一种途径,看300本书真的就没有什么好喷的了。
认识这一点,再碰到简书、知乎、豆瓣上有人晒书单,而且动辄就是上百本的时候,你大可不必再那么激动啊亲。
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阅读?
2《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成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这是一种阶梯式的阅读方法,闯关等级逐渐由低到高。
基础阅读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教会你了,这里不提。但如果你要完成一年看300本的巨大工作量,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阅读层次调整一下。
1.先逆向思维,从主题阅读做起。
所谓主题阅读,是就特定主题同时看好多同类书籍。简书上的很多大神,如彭小六,经常用这种方法解决知识输入问题。
像我现在写这些书评,就是以“如何提高阅读速度”为主题,同时召唤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10倍速影像阅读法》、《王者速读法》、《超级快速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等书。
我是零基础在学阅读术,而且直接生吞了阅读方法中最难最大的青蛙。因为是有目的地在阅读,只要有所领悟,就能够保障快速迭代和输出。
2.接下来开始检视阅读。
这一步就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可以尝试运用“两看一翻”法迅速看完一本书。
一看:看书名、书腰、序言、后记,大致弄清楚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要讲什么内容。
二看:看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如果把书比喻成人,看框架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营养不良还是精神饱满。
三翻:随意翻翻整本书,重点是看目录中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其它的就一带而过。
通过“两看一翻”法,你可以迅速判断这本书对你的阅读价值。如果不感兴趣,那么你就算是看完这本书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就要继续花时间进行精读。
3.最后是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的宗旨是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
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检验知识内化的程度:
能够用一段话介绍书中的内容。
能够写出书中重要的篇章,说出它们按照什么逻辑组成整本书的主要架构。
能够找出作者想要问的问题,或者回答出作者提出的问题。
通过主题阅读,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看完一批书,并且通过对这些书的交叉对比验证,建立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三、确定什么样的阅读目标?
一年看300本书,只是一种手段。
阅读的终极目标不是一年看300本书,而是找到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向着喜欢的方向奔跑。
根据未经证实的说法,全球每天平均生产36万本书。如果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很容易迷失在书本森林中。
如何确立自己的阅读风格,建议去看看斋藤孝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
书中提供了16款“伟人学习法”,德鲁克、斯蒂芬·金、村上春树,包括斋藤孝本人的学习方法,总有一款能够给你触发。
阅读的世界充满风景。我们不需要站得多高,重要的是站对位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