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学段,学生们主要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以我们熟悉的。《棉花姑娘》一课为例。课后题中主要说:通过“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等词组,感受叠词重叠的表达效果,并学习积累和运用。再比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课文后面通过朗读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等词语,发现组合规律,学会正确搭配词组的方法。而通过词语表达规律了解词语的意思。得出推论的。教学策略就是第一学段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到了第二学段,学生们就要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有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个和我们之前分析和给大家分享的提问策略又结合在了一起。例如《鸟的天堂》一课。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体会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和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并理解为什么第一次去鸟的天堂什么都没有看到,而第二次却看到了许多鸟,其实这就是对于本课中心内容进行整体提问。再比如《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我们就发现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如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严厉的惩罚。而在这里其实就是要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结合文中的语境想一想宙斯气急败坏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吃屎?它的售价去惩罚普罗米修斯呢?
到了第三学段就要让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比如说我们人教版以前的课文《窃读记》,在这里的气。它的感情色彩是什么?文中最关键的句子,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该怎么样去理解呢?还有《桂花雨》一文中,我们会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是要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如果没有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作者的潜台你是无法体会的。再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课后题中有这样的要求,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体会句子中词语的表达作用,如两个不可估量的特殊作用。课后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我们教过的老师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只有通过对圆明园之前。万园之园景物的铺陈再现,我们对文中这个不可估量的这个词才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就是通过没毁之前的辉煌和被毁之后的破败形成强烈的反差之后,才能够让人直达心灵的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不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更是对于世界人民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实今天相对而言分享的推论策略的教学目标,其实说白了就是对于词语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敢于对文中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大胆的提出,并做出明确的判断,这也是我们日常在教学中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没有把他类型化条理化理论话,其实这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