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与同道之友去了北京西路上的The McKinnon Hotel,本着第一次体验浸入式话剧的激荡心情,不由得说——大大超出了预期!先手动比赞。
票是年前就定下的,之前看到朋友圈有人晒票,很高级的样子,正好因为想看的话剧票价被黄牛大叔大婶们炒得飞涨,心灰意冷之下,一咬牙就定了这部《No Sleep Night》。然后草率的在手机预订了事件提醒,票子就压在了办公桌的抽屉里。
到了那日一大早,小伙伴心急火燎的call我,今晚要去看很贵的话剧,别忘了拿票,于是才想起还有这茬,在点评上看了看介绍,换了双舒服的鞋子就去了——这是最明智的,全程都在跑楼梯,不敢想象若是踩着高跟鞋去的女生,大概真的只能躺在人家Hotel的场景里了。
话剧的主要剧情是围绕莎翁的《麦克白》展开,这个故事很早的时候在课本上读过,内容几乎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整个剧情对我来说是蒙圈的。
一开始有担心台词的语言,看攻略的时候发现是默剧,全程几乎无对话,而且因为是浸入式,连观众也被要求保持沉默。最大的噱头就是观众是用自己的脚步走完全部场景的。
酒店一共五六层吧,每一层都有许多房间,每个房间角落都是场景,观众老爷戴上白色面具,漫步在场景中,让我感慨非常的是——它的场景真的做的很好啊,十分的用心,每一个小件都是可以触摸的,都带了恰逢事宜的气息。有书桌,座椅,卧榻,假山,雕饰……每一件都很精致。
都是超级棒的演员,气场超强,面对面能被带入其中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不着门道,完全就在研究小物品,电话机拿起来听一听,每本书打开来看一看,令人感动的是,它摆放在桌子上的书也都是可以看的,每一本都是真书,虽然十之八九都是圣经,咳咳。
然后在楼道里与剧情人物狭路相逢,我目瞪口呆的看着对方,对方互动性的朝我招了招手,我傻啦吧唧的就跟了上去,一路跑楼梯穿房间,在眼神的交互间为舞者的肢体,柔软,曼妙,轻盈所折服——然后,对方居然消失在一道暗门后。我上去推了推,被黑面具的工作人员阻止了,这以后才意会到了需要一路跟随穿梭的演员,才能完成整部剧的剧情的。
由于剧情分了好几条线,经常半路上就把剧情人员跟丢了,然后半路找起,囧。难怪在门口排队入场的时候听见一个妹子说,她都已经看了第三遍了。若是细致来看,的确需要主线跟一遍,辅线跟一边,还有隐藏的暗线,加诸那些有劲的小道具,真是可以看好几遍了。
这样的浸入式,说新奇其实也已经散布很久了,甚红的《忒修斯之船》亦是如此。翻开书页满满当当的笔记字体,残页,手纸,信封,等等等等,相当于一本解谜书,有主线有辅线有可以自己推测的暗线,组成了一部连贯的大本。
不知从何时开始,浸入体验越来越风靡,VR,VC,开放结局,观众老爷们不再是纵观全局的上帝视角,而更加倾向于创造视角,像模拟游戏,参与其中,与之互动,制造结局,这或许在不久后将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更多的参与,更多的浸入,更多的相融,属于自己独特的感知,而不仅仅只是单调的观赏与接受,反馈成了立时三刻变现的事实。
《No Sleep Night》的主创:
❀ Punchdrunk
It is a British theatre company, formed in 2000, by Artistic Director Felix Barrett MBE. Since its inception, Punchdrunk has pioneered a form of "immersive" theatre in which the audience is free to choose what to watch and where to go. This format is related to "promenade theatre". Artistic director Felix Barrett prefers the term "site-sympathetic" when describing their work.
——(度娘没有资料给我,只好从wiki找了)
不由得说,每一个道具都是精品,细节之处让人惊讶得恐怖,演员的张力——那种可以贴近到面前,依然沉静并散发出来的气势,忍不住发自内心的赞叹,Bravo!
唯一槽点是:爬楼梯太累!!!现在的观众似乎越来越愿意为了参与感而花钱了,这其实很棒,但也要节制一下人流,不然噗出来了就不美了,而且会影响演员的心情,嗯,对那些准备去看的小伙伴——眼神交流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