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做正常的傻瓜

别做正常的傻瓜

作者: 珂壳可克 | 来源:发表于2017-02-19 18:03 被阅读0次

    《别做正常的傻瓜》

    先说一个故事:今晚音乐厅将上演一出你期盼已久的音乐会,票价1000元,不过你早就准备看了,买好票了。吃过晚饭,你正兴冲冲的赶去时发现门票不见了,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也没有,你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该不该去音乐厅再花1000元买一张票听音乐会呢?你的决定是什么?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同样是一场梦寐以求的音乐会,你打定主意去听,票价是10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打算到了音乐厅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时,你发现你把刚买的一张价值1000元的电话卡给弄丢了。这时,你还会去听吗?

    实验证明大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不会再买票,而第二种情况下他们仍会去音乐厅。你的选择呢?其实,客观上讲这两种情况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因为都是损失了1000元。但为什么你的选择会截然相反呢?那正是心理账户所带来的误区。

    心理账户和经济学意义上的账户最大的概念上的不同是:从经济学来说,每一块钱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而正常的傻瓜有心理误区,他在心里对每一个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若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你应当 避免人为的设置心理账户而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让财富在你的心理账户流通。

    其实,我就是前一种的正常的傻瓜。

    【day 50珂珂】《别做正常的傻瓜》

    一个例子:

    若你接到一个澳门的工程项目,辛辛苦苦做了差不多两三个月,拿到10万元。这时,你会不会去澳门赌场赌?请做出你的决定。

    同样在澳门,你某天突然中到了彩票得到10万元。这时你会不会到澳门赌场赌?请做出你的选择?

    你是不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更会倾向于去赌一把呢?同样是十万元,但是由于这两笔钱来源不同,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另外,心理账户的另一个表现是大钱小花,小钱大花。比如说你做家教一个月总共领到1000元的工资。这时候你更倾向于把它存在银行上。而若每一次做完家教后发工资50元,这时候你的做法又不同了,你会更倾向于把它花掉,吃顿大餐或者买你想要买的东西。

    本来他们应该都是等价的,但就是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和影响,你对他们的认识和态度就变得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点。作为子女,当你给父母一大笔钱希望他们能够买点营养补品或衣服时,父母一般会把这一大笔钱存起来。但若我们把这一大笔钱分成若干次小额金钱,比如说一次给三千换成十次三百,说不定他们就会把这三百花到日常生活当中。

    【day 51珂珂】《别做正常的傻瓜》

    还是一个例子:一杯啤酒,若在普通的杂货店买,你最高出多少钱?同样一瓶啤酒,在一家高级酒店买,你又最高出多少钱?据调查,前者人们平均出1.5美元,而后者人们出2.65美元。

    如果你朋友帮你以2美元从高级酒店买回来,比你的心理价位节省了0.65美元,获得了很大的交易效用,你内心会很高兴。但如果是从杂货店买来,你就会感觉吃亏了,因为此时你的交易效用是负的。

    正常的傻瓜通常在交易中会受到无关参考值的影响,过多参考价格和商品实际价格的差额,这是多余的。

    另外一个:沉没成本。简单说当你花钱买了一瓶过期的酒,这时正常的傻瓜会想:钱都花了,不吃就浪费了。我们经常也会出现类似的傻瓜行为。好比如买股票:一只股现在是6元/股。一位股民是以2元/股买入的,另一位是8元/股买入的,一般来说后者更倾向于抛掉。但是,理性的讲,多少钱买入与你现在是否抛掉它完全没有关系。我们考虑是否抛售还是持有应该以该股票的走势、其他备选投资股票的情况和你当时所需的资金为考虑为据,而不应该囿于买入时的价格,也就是沉没成本。

    所以,对于沉没成本,我们大可不必纠结,而是以当前情况为考虑。

    【day 52珂珂】《别做正常的傻瓜》

    看到最后了,其实说了两个知识点,但是我相信大家也都应该了解的。

    第一个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过于自信的,可能你自己没发觉,作者给我们做了十道题,答案都不怎么明显,都需要猜。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猜中的概率大于50%。

    第二个是适应性偏见。大家应该都有这种体验:晚上停电后,刚开始看不清,但过一会就依稀能看清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做正常的傻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mj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