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刷手机越来越频繁,真正有效利用的时间越来越少,有过焦虑、担心。甚至在很多时候明明知道不应该继续把时间花在刷手机上,却依旧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总认为玩一会就可以了,越是这样的想法,最后刷手机的时间越长。也曾在刷手机的过程中会产生自我否定,责怪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么宝贵的时间花在刷手机上?为什么想着新一天有几件事情要去做,最后却把时间都花在了刷手机上。
大概半年前就有这样的行为,一开始把刷手机当成是消磨、娱乐的时间,慢慢变成刷手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大概在半年前对自己有所放松,因为前两年的自己就好像是一个只会工作和学习的机器人,没有好好的给自己放松。那两年,几乎没有看过任何的电视剧或者是综艺节目,只为完成某一个目标。之后,便开始松懈下来。刷手机成了日常的一部分,甚至发展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刷手机越来越频繁,慢慢意识到这背后的原因是希望能有人陪着,可以像别人一样享受着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希望离我似乎有些遥远。
从希望变成奢望再到落空,慢慢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刷手机似乎成了另一种形式上的陪伴着,无聊孤独的时候,用它来打发时间。
刷手机的确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无聊这一情况,但无法解决想要的家人、朋友陪伴的事实。
没有人告诉我刷手机可以解决背后根本的原因,一开始并不知道根本原因是需要什么。通过佳阳循序渐进的引导,慢慢发现,最在乎的最需要的是陪伴。
我当然意识到刷手机的时间越长意味着什么,除了眼睛会疲劳,视力也会急剧下降,此外整个人状态也随之走向下坡路,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松懈…
如果,日常减少一部分的刷手机时间,我想,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更充实更快乐。无论是否有人陪着我的内在会更丰盈。
此时此刻,意识到自己在等待某一个人的出现,能解决我当下的现状。我又回到了原始状态,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我需要别人来“拯救”我,我需要别人来帮助我,我把力量给了别人。
不太相信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从未想过方法解决。知道与做到之间,总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如果打破了这个模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佳阳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想象出了无数美好的画面。一个自律、自信、大方的女孩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她是如此喜悦!
今天,从知道和做到之间选择开始行动。依旧会出现刷手机的想法、刷手机的行为,只是在很大程度上选择通过阅读取代。每阅读半个小时,可以奖励刷一会手机。
今日阅读松浦弥太郎《我想要终始不渝的生活》,看到了有质感、有温度的生活的模样,是那么令人向往。他的书看了好几本,一如既往的喜欢,喜欢那样的生活方式,那样的生活状态。
从阅读中获取力量,这份力量提醒着不要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
尽管过去、现在喜欢刷手机,我全然的接受接纳我自己,我释放旧能量的拉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