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先森日记第39篇:智能可穿戴概念的由来

王先森日记第39篇:智能可穿戴概念的由来

作者: 王先森科技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22:49 被阅读0次

一、智能可穿戴概念的由来

今天的主人公叫彭特兰,被誉为“智能可穿戴之父”,早在三十多年以前,这位 MIT 的大牛就已经提出了智能可穿戴的概念,而且做出了模型进行实现。

彭特兰毕业于美国常春藤联盟里面的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之后加入了 MIT 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在那个年代,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还是比较火的领域,但是彭特兰却独树一帜地想用计算机来理解人类的行为。

我们知道如今在医学领域已经开始出现用人工智能帮助诊断心理疾病的征兆,但这在三十年前还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项目。

大学期间他在美国的航空航天局做兼职,就是在著名的 NASA 旗下的环境研究所里面做编程。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用卫星图像来数河狸的数目。可是当时通过卫星图像是无法直接观察到河狸的,因为不仅是图像的清晰度不够,而且河狸的个头实在太小了。但是呢,河狸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用各种树枝在池塘或者河流里修建“水坝”,用以藏身。

所以他就想到用统计池塘中水坝的数量来估算河狸的数量。而且这件事让他闪过一个念头,从卫星上观察河狸的水坝,就像是从上帝的视角观察一种生物。

那如果用类似的方法来观察、理解人类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后来到了 MIT,他开始思考用传感器来时时刻刻地记录人的各种数据,然后交给计算机,交给人工智能去处理和学习,并且尝试给出建议,帮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效率。

因为人每天都在移动,为了能够实时记录数据,他就想能不能把计算机给穿在身上,这就是可穿戴设备的最早构想。

二、彭特兰的成就

在学术上,彭特兰最有名的是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人类社会科学,写过一本书,中文的译本叫做《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

实际上这本书叫社会物理学有点儿为时尚早,因为他获得的数据并不足,研究做得也还不够深入。还不能像物理定律一样精确地总结人类的行为规律。

但是彭特兰至少开创了这个领域,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使我们能够相信未来某一天,一定能够把社会行为像研究物理学一样进行研究。

彭特兰最为人们称道的,是除了在 MIT 这样的尖端的工程大学做研究外,还可以和全世界的顶级的学者一起做出实实在在的可穿戴设备的模型。

在 MIT 的介绍页面上,我们可以找到他参与研究的许多可穿戴设备,这些很多都是现在可穿戴设备的雏形。

大家耳熟能详的谷歌眼镜,十多年前就诞生在彭特兰的实验室。

他把它叫做 MemoryGlass,叫做记忆眼镜。当时的 MemoryGlass 和如今的谷歌眼镜物理结构已经非常相似了。也就是在眼镜框外部增加一个摄影头,把视频信息投影到视网膜当中,形成现实图像和虚拟图像的叠加。

当时的 MemoryGlass 已经可以帮助使用者调用房间中的位置信息,并且识别眼前的人物,在视线的左下角下方,实现显示对方的基本信息。只是限于当时处理芯片的计算能力,想使用 MemoryGlass,就需要穿一件带着计算机芯片的特制的很重的夹克。但现如今的谷歌眼镜已经能把计算机芯片嵌入到眼镜腿里面了。

值得一提的,其实谷歌眼镜的开发者叫 Staner,也是彭特兰实验室的学生。此外,如今各种各样的可穿戴摄影设备,比如 GoPro(著名的小型移动摄像机,如国内许多综艺节目里经常用的摄像机)、NarrativeClips(小型相机,约为两个麻将块大小) 这些最早的雏形都诞生于彭特兰的实验室。

彭特兰的一个视频当中就展示了一个将计算设备塞入一个龟壳一般大小的背包里,再从背包里面延伸出一个摄像头,外置到胸前的背带上。

这个设备的摄像头采用鱼眼的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接近180度的广角视频,使用者背着一天,能把他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说的话等等所有的视频信息都记录在这个龟壳里。

我相信,今后随着存储技术和网络带宽的增加,人们可以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都同步到云端设备上,这样就可以回忆过去发生的一切,仿佛拥有了时光机器一般。

三、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有效结合

彭特兰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有效结合上可以说是一位楷模。

他不仅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在产业界更是有很大的话语权。他是包括谷歌,美国最大的通信公司 AT&T,联合国秘书组织等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他作为一名连续的创业家,也联合发起和创立过十多家公司和技术联盟。

你一定会好奇,为什么彭特兰有这么多经历,又做研究,又做创业,而且一下子创办了这么多的公司?

其实这里面有个小秘密,因为彭特兰共同创办的许多公司都是他的学生受到彭特兰的影响,毕业之后继续将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发扬光大所创办的公司。

既然是学生办公司,老师用天使投资加指导的方式来参与,这在美国可是最司空见惯的创业方式了。

在学生眼中,彭特兰不仅仅学术很牛,更是一位完美的精神领袖。他不仅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的研究,还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把实验室的成果搬到现实生活中来。

多年以来,彭特兰指导了超过60位博士毕业生,其中有超过一半是世界领先的研究院所的教授,还有一半是在工业界指导研发,或者是自主创业的工程师。而在自主创业的公司当中,很大一部分又是彭特兰赞助和指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先森日记第39篇:智能可穿戴概念的由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yb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