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参加了@战隼老师的@百日阅读计划,不知不觉,百日阅读计划已经过去了大半。这些天,发生了些什么?
读书速度快了,参加计划前,一个月读一本书,参加计划初,半个月读一本书,现在一天可以读完一本书,并且理解得比原来还深。原来觉得一天读一本书完全超乎想象,能做到的都是大牛人,现在知道只要有集中的时间和精力,三个小时读完一本两三本页的方法书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能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开始用Kindle看书,当阅读速度加快和进行主题阅读后,没法将想读的全买回来(我很喜欢藏书,但可惜屋子小,不够地方放),而且不是所有书都值得收藏,有的书略读即可,于是电子书顺理成章成了一个补充方式。用Kindle看书后,因为有发送样章的服务,有助于快速了解想要看的书的内容,马上进行筛选,觉得好的,继续选择看全本,如果更好,就买回纸质书阅读。原来是很不喜欢看电子书的,觉得没手感,现在发现也能接受,而且有几个好处,1、更加加快阅读速度,眼睛可以整屏扫射(读纸质书,眼睛就不习惯,喜欢一句一句来)2、降低成本,对只需要略读的,在Kindle看即可,时间、费用、空间占用均降低。如果是非常喜欢的书,那我肯定就一定要买回家,捧在手心慢慢读。
读书理解深了,原来看书一页一页翻,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落下,读的时候也很明白,也会在不错的句子下划线,然而合上书,如果问作者讲了什么,怎么论证的,头脑里肯定是一片浆糊。现在读书速度快了,理解反而更透彻,拿到一本书,不急于马上翻开从第一页读起,而是前后看看,如序言、目录、后记等,然后以目录为纲,带着问题阅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每一部分如何论证等),读完做框架(半思维导图)笔记,在扉页做索引,用简练的话对书的内容做分享,对书的主要观点、内容都非常清晰;
思维结构化了,学习主题阅读后,深深感觉到主题阅读的魅力,原来是散点读,想读啥就读啥,没有系统性,没有相关书单,也没有相关结构化的思考,现在做《时间管理》的主题阅读,发现看几本书的效果和看一本书的效果真是完全不同,同时也逼着自己必须建立框架,去归纳整理这个主题各个方面的内容。现在不仅看书,会带着问题来读,就是平时的工作生活各种事务,都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想达到什么目的?我这有做有价值吗?经常性地审视自己,会让自己跳出琐碎的杂事,把握大的方向。
习惯养成了,不仅坚持每日阅读,做读书笔记,在这期间,还在养成其他习惯,每日写作和每日早起。这两样都是我原来最为抗拒的活动,但是当决心开始行动后,至今写作已进行到87天,早起28天。为什么能同时做到?其实这三者相互关联,阅读是输入,稳定的输入后,就会想着要输出,输出反过来也加强了输入;当进行阅读和写作后,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决定要早起,早起至少半个小时。养成一个习惯,刚开始可能需要外力,需要挣扎,但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获得习惯的种种好处,再坚持就不那么费力了。当然,定期地奖励自己,时刻提醒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能帮助养成习惯。开始,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改变我们。不仅量变引起质变,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只要积累,不管多大的年龄,自己还可以发生改变,人生还有这么多的可能……
在参加活动之初,其实我并没太多期待,我也不知道最终我会收获什么,我只是有一份好奇,我想知道,如果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呢?然后,我就老老实实地完成每日作业,然后就收获了以上众多超乎想象的回报!
此刻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深深的感恩,感谢战隼老师的引路,感谢各位管理者的付出,感谢百日阅读平台给我带来的魔力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