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今天跟着徐文兵老师,着重学习了几个要点,挺受启发。
1.和于术数
上古之人之所以能度百岁,他们在为人做事的价值观上,的确不同于我们。他们的选择基于遵从自己内心,先关爱自己,选择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和职业,可能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恬淡简单快乐和长寿。
学习了这个标准,感觉做现代人真是挺难的,在社会洪流中打拼的我们,如果随便问身边的一个人,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可能没有人张口会说长寿,估计只有老年人才会这样回答。
但经历这次疫情,当大家都被关在屋子里反思时,才会从心底意识到,生命和健康最宝贵,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心真的能认同,最最想要的就是长寿健康得善终,可能我们目前存在的很多焦虑,自然而然就没了。
2. 食饮有节
饮食对于人的健康长寿尤为重要,老师一再讲,“顺应”和“节制”,顺应就是不压制,顺应自己的生物钟,顺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不人云亦云,学会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当身体健康和需要时,做到按时吃饭,身体过饱或有病时,顺应实际情况。关于喝水,古人的不渴不喝,个人觉得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经常一忙起来就忘了口渴喝水的人,身体肯定是缺水状态,感觉还是要随身配备保温杯,经常多喝两口。
老师讲的喝冰水,就像胃里装个冰水袋,要消耗很多胃的能量,才会暖到人体温度36.5度,很形象,一定要讲给在外求学一直喝凉水的儿子听,目前孩子的胃肠道已经出了很多问题,要让他知道根源,自己去注意。
3. 起居有常
起居要有固定的规律,要顺应四季和昼夜变化,这对人身体健康相当重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顺应天地运化,就必定走运。
这一点自我感觉还是做得不错,因为个人有常年的户外跑步习惯,都随时跟着四季变化和日出日落时间来调整作息,清晨每当升起的朝阳照耀在身上时,身体真的有感觉,能汲取到大自然的能量,身心受益很大,这种感觉只有你真的去做了才能体会得到。
刚刚开始的黄帝内经学习,还没顺应过来,这两天因为工作忙搞到很晚才完成,争取早日调整到一早完成学习,不这么晚消耗自己,早休息相对早起。
4.不妄劳作
“妄”字解释为欲望、过分劳作。人其实需要的并不多,而想要的太多,把妄想当正常去追求,就会消耗我们自己的生命,“妄想、分别、执着”,是我们一生要修行的。
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爱好太多,也就是想要的太多,这也喜欢那也喜欢,这也想做那也想做,搞得自己很累。上古之人说的务快其心,放纵喜好就是消耗身体,真的要好好做减法,克制妄想,只做最想要的,极简爱好,极简生活。
60大寿,80中寿,100长寿,120天年,向120岁无疾而终,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