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珍坚持分享第1191天
本次咨询担任咨询师角色,咨询思考重点是:
以温和挑战取代面质
不少咨询派别会针对当事人不一致的言行或所谓不合理的信念进行面质,以促使当事人面对自己想法的扭曲。
焦点解决认为:面质技术可能导致当事人难堪,并使当事人对自己更加否认与怀疑。
焦点解决相信:当事人任何的想法在其脉络中一定其来有自、有其道理,值得咨询师尊重与尝试理解。
因此,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咨询师并不强烈面质当事人的不一致,来处理当事人所谓的抗拒行为,反而选择采用较为温和的自我揭露方式,来澄清咨询师所发现的当事人的矛盾之处及其存在的主观诠释,最多以温和挑战的技巧来催化当事人反思。
如此,可以避免使当事人产生负向感受或影响,亦可以避免咨询师借自我揭露之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视当事人为专家,会虚心向当事人学习如何帮助他。由此创造的正向运作气氛会更加引发当事人自发的自我反省与面对现实。
摘录焦点解决研究院老师关于面质的文章:
一、温和的背后是相信
有些来访者前来咨询的时候,认为事情都是别人引起的,期待他人做出改变。面对这种情况,温和面质的技术就可以相继登场。
例如,一个打孩子的家长前来咨询,在前面的表述中,都是希望孩子和妻子做出改变。他打孩子是出于中国传统的“打是亲,骂是爱”。
咨询师回应:“我知道你是个传统的父亲,并不认为打孩子是一个问题,但是当你用打孩子的方式去表达意见的时候,你想让孩子和家里人同时看到什么?”
这样的问句,一是强调了来访者打孩子是“表达意见”,二是有“想让孩子与家里人看到什么”的善意,这就体现了SFBT相信来访者所思所做“一定有个重要的理由”的人性观。
认为当事人所思所做“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一种全然的相信。
这种相信,背后一定是可以HOLD住一切的见识与格局。
心理学家麦基写过一本《可怕的错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看事物的时候,一定会从客体身上去佐证自己的见解。
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当你相信这个男士是有问题的时候,你一定会从他身上去找各种问题,而当你相信他是自己生命的专家的时候,你便会从他的一切行为中去探寻资源。
二、面质的朝向是目标
温和面质虽然温和,但毕竟是面质。
一般来说,如果当事人可以回答你的面质问题,这就说明他经过了思考过程。
即使当事人不会马上承认自己的问题,也会在思考的时候,产生“自我面质”。所谓自我面质,是指自己内心向自己的设问。
例如,一个辍学的孩子说“我觉得我不上学会比上学更有成就”。
SFBT的咨询师会回应:“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得不上学会帮助你取得成就?”
接到这个问题的孩子会在回答时把自己的思考放进去。
接下来的晤谈,可能会让咨询朝着当事人的目标前进一步。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想为家里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有的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涯规划,而有的,可能是因为某一些问题自己无法面对。
不论怎样,只要来访者接了这个问题,咨询师便已经激发了当事人的希望,一种朝向当事人目标的正向运作气氛也就形成了。
上面的自我面质,是一次自我反省的过程,有了自我反省,当事人会更好地面对现实。
三、好奇的语言是尊重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派的代表,SFBT注重"听选建",注重捕捉来访者述说中的一切优势资源去共同建构。怎样让“面质”显得“温和”?好奇的态度与语言呈现是关键。
温和面质的目的是“澄清”。当遇到来访者说话内容前后矛盾或不一致时,需要使用这项技术。
来访者的这种不一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来访者说话前后的态度不一致;
来访者的信念与行为之间不一致;
来访者前后的行为不一致;
当咨询师带着好奇的态度去面质时,来访者一定能感受到不被评判的尊重。
比如,当一位女士抱怨说,她“一天也不想要这个婚姻了,因为天天吵架,一直吵了很多年”的时候,
咨询师一定会带着好奇回应:“听起来你们天天吵架,吵了很多年,而且一天也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了。不过是什么原因你们没有去民政局,而是来到了这里?”
这样的回应,会促使来访者反思所言:生活中是不是天天吵?是不是真的要离开这个人?
当咨询师带着全然的尊重去澄清来访者思维逻辑的时候,希望也就即将产生。
这正是温和面质的神奇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