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旅行,如果问大多数人对旅行的看法,没有不喜欢旅行的。只不过鉴于现实生活所迫,很少能达成。因在消费方面,也可能因工作上的事以及成家后有了小孩,无法抽身,没更多自己的时间空间。
有想去的地方,有时憋在心里太久,是一种约束,心灵上的约束,贼难受了。
我是有同感的,一直以来都有许多想去的地方,但一直都没付诸行动。想去的地方一直留在心里默默的存放着,并没有实地实景观看过。得趁早还是要来一次个人的旅行。
直到去年秋天,我认真的任性了一回。独自一个人走出去看看,去看心里一直想去而没去成的地方。
开始路线:从丽江,济南,泰山,兵马俑,华山,西安,柳州,广州深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50ef5c56216a809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ee34cf94fe7e807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d5d81143a95701c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020e75f3e377e50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bc2140c33304f7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1d33c2205002e8d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9aef1dfb0ee779c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327fff3b567e029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43074f266d9bef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802e1fc03b986f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b93f123bea9d3f6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f6dd14e43ab860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3b16bdeada5c848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28420/f9ceaef737a4a53b.jpg)
那一次旅行结束后,写了过三万的旅行游记,记录了路上点点滴滴,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彻底喜欢上独自旅行。并对独自旅行有了些许感受。
1.旅行纯属就是走出去,看看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书籍的介绍、看视频影像,或者和他人的聊天中也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一旦尝试以走出去亲自感受身临其境并认认真真体验更为重要。
独自一人旅行的好处就是,能按照自己所想的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不分顺序。那种没有人在旁边打扰的“清静”,让我更加能与旅行地的景色和当地风格亲身感受其中,那一种获得,我想就是了打开看世界的方式。
2.融入当地的生活,把自己当成是当地人去感受。
当融入当地的生活,就相当于你在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会略有疲惫,但收获与成长,也同时伴随着你,而当结束了旅程,总会略有些思考,思考体验过的生活与现状生活之间的联系,会懂得生活并不是单一的,。
3.旅行能打开看世界的方式,也透过这样的方式了解自己
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旅行是动中的阅读
每一次到陌生的城市,都有其适应的短暂期,在调整适应过程,更加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记得在爬泰山和华山时,因为我都是纯徒步上下山的,真的是一步一台阶,对我的体力和意志力都是一种挑战,还有在华山尝试的长空栈道,克服了恐高的害怕。
还有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话题“怎样离开舒适区”,可实际上,坐着分析的头头道道的,也制定了各方面的计划,最终还是难以实行,回归到原有的样子。通过这次旅行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次旅行就相当于暂时的走出舒适区,与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相处,无形中短期模拟“想走出的舒适区”,可能在旅行的过程中自己并未发觉,到结束后实际静心下来思考,给我的感受就是如此。如果哪天决定走出舒适区,就来一次旅行吧,它让你更加深刻所要面对的各种具体事。
总体上,通过这次独自旅行,让收获良多,因为独自一人,所以更多的是清楚自己的当下的感受。不管是遇到的困难,还是看到美景,发展有趣的事,当把这些事通过眼睛的透视,心灵上的阅读,凝结成一段自己最接地气的旅行教育。它的教育虽是见仁见智的,但一定会了然于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