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上一任校长购买了网阅系统,那感觉就是好,原来低头判两天卷子,必然犯颈椎病。
有了网阅系统,再不必低头一动不动判两天,也免去了总分和登统,分卷的步骤,感觉工作量不止减半。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网阅系统被搁置了,我们又恢复了啪啪甩卷子的原始判卷方式。
新局长上任,要求全县统考必须网阅,我们再一次启用网阅系统,这简直是大快人心。
谁知好景不长,领导说:校长儿子历史大题写得满满当当,结果一分不得,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求所有任课老师要把每一步如何赋分写清楚。
历史组长很迷茫:“我们的答案就是这样的!每句话几分都写很清楚,这么多年一直这样…”
旁边政治组长也说:“是呀,我们的答案一步几分,一直标的特别清楚。”政史一张卷,他有发言权,可见历史这锅背的——冤!
领导:“是呀?那咱们就把每题得分写到答题卡上吧!”标准答案都已经下发了,而且所有人都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答题卡及个题得分,这工作不是无用功吗?
我们集体反对:“这不是再判一遍吗?我们直接判答题卡不好吗?”
领导:“不行,网阅有数据分析。很简单,不用重新判,只要打开学生试卷抄一下每题分数就行。”
既有标准答案,又能在智学网看到自己的答题卡及得分情况,只要想看,不要说每题得分,就是失分原因也能看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要再抄一遍呢?我抄了,所有人都能看吗?真是不明白。
既然说不通,只得阳奉阴违,试卷当然必须讲评了,只是没见谁在给答题卡标成绩。
期中考试才结束,领导再一次召集我们开会,当然传达的又是校长的意思:考试后必须复盘!把所有答题卡标上得分,然后组内自查,年级抽查。
这次,阳奉阴违这事儿是门儿都没有了。
这是要怎样?网阅APP上,每个题得分情况都清清楚楚,只要看一眼,高频错题就一目了然,非把分再抄到答题卡上,意义何在呢?
虽然觉得是无用功,因为年级要抽查,还不能不做,不说了,我写分去。
我漂亮的屏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