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作者: 柒点陆贰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22:30 被阅读0次

      故作高深,看那些看起来正儿八经的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的自己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或许自己真的不是什么想象中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也到底改不了贩夫走卒、市井小民的本色,便索性拿起本小册子,好好的读一读,放纵一下自己的本性。

      这本《一日三秋》便是这种情况下很好的读物,好在哪儿呢,好在它很有趣,有趣的同时又不是那么的滥俗。对于一本通俗读物来说,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尤其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想要靠不烂俗就能既挺直了腰,又赚到了钱,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做一名投人所好,摇笔杆子赚钱的人固然难,而做一名有点理想,不甘心随波逐流的作者,则难上加难了。《一日三秋》的作者无疑是很有些理想的人,在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作者为了找到那种微妙的平衡,而做的挣扎。

        小说记录的是几代延津人的故事,而这几代人的故事里夹杂着总总的怪力乱神,在唯物主义者眼里,这似乎有些胡扯,仅仅是用来吸引读者眼球的东西,而在去掉了这些怪力乱神之后,故事整体上似乎也并无多少惊奇,就如同许许多多普通人的生活一样,充满了琐碎的恩恩怨怨,无谓的喜怒哀乐,总留下个众生皆苦的印象。但是那些怪力乱神确实是可有可无的噱头吗?我看未必,在那些物质世界贫乏的年代,精神世界也未必丰富,工作之外的生活哪会如今日一样丰富多彩,终日面对的是同样的人,同样的事,过得是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些超自然的传说,自然会成为呆板生活中难得一见的色彩,成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如果在这些怪力乱神里,加上一些因缘果报、命中注定的说教,那么这种传说,甚至会有种朴素的教育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要比像模像样的教育更有效些。

      然而,时光最是无情,把一日三秋反过来看,三秋也不过一日,如同过了短短几日,几代人就经历了自己的一生,曾经的那些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如同小说两百年的枣树,说过去就过去了,仅留下传说里的些许印记,而这印记终究也会随着传说的消散而消散。那些曾经发生在延津的怪力乱神,因缘果报,也曾经发生在许多别的地方,如今那种生活已经过去了,这些伴随着几代人的朴素说教,怕是也快过去了吧。

相关文章

  • 一日三秋是何滋味,经历过的才懂

    古有成语“一日三秋”,今人照常使用这个词,如今也是秋天了,说起这个成语也是挺应景。今天就来一起谈谈一日三秋的滋味。...

  • 《为孙女题照》16

    咱家孙女咱家宝, 掌上琼琪小娇娇。 一日三秋心念念, 回眸一笑百烦消。 注:一日三秋,出自《诗经.王风》:“一日不...

  • 春日

    春懒难解人意 乍暖还寒时候 本想清歌妙舞 一日三秋多愁。

  • 采葛

    佳人采葛高山上, 羞花闭月袖添香。 多少男儿非非想, 一日三秋愁断肠。

  • 叹香君

    媚香楼台花扇持,一日三秋鱼雁知。 相逢无言凝噎处,枝头燕雀静默时。

  • 七言绝句:岁月旅行

    慢悠悠一日三秋, 急匆匆岁月依旧。 念去去欲语还休, 山青青绿水长流。——风惜炎著

  • 一日三秋人儿魅 昼思夜梦心理罪 秋水伊人知是谁 拳拳在念书相陪

  • 一日三秋

    一秋艳阳里, 有你清风似的手。 二秋碧空下, 有你波浪般的眸。 三秋后, 你把迢迢的千里, 铺满了温柔。 那飘荡在...

  • 一日三秋

    六月的第一个午后,天气异常闷热,我带着宝宝在客厅席地而坐,一边给宝宝扇风,一边汗流浃背。我心情烦燥。阿苏倒是心安理...

  • 一日三秋

    今年10月1日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小长假八天假期。为尽量少占用工作时间,我决定一放假就到医院做手术,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日三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gmxrtx.html